「開放銀行」元年:銀行開始「跪求」金融科技合作?

“開放銀行”元年:銀行開始“跪求”金融科技合作?

文 | 米格

銀行的開放時代來了。

浦發、建設、招商、眾邦等多家銀行,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開放銀行”,大行開始全面佈局。

銀行開始將自己的數據和產品輸出,延伸到各個有流量的領域。

有人說,這樣一來,銀行將漸漸退化,品牌消隱,淪為持有牌照的資金方。

也有人說,這意味著銀行的全面覺醒,它們會像無數觸手,遍佈金融的毛細血管。

銀行的開放,到底預示著怎樣的未來?

01 開放銀行元年

7月,浦發銀行推出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

媒體報道顯示,浦發API Bank是通過API平臺,將產品和服務嵌入合作伙伴的平臺。

譬如,它們嵌入一些社區APP後,業主就可以通過後者,直接繳納物業費。

而浦發在這背後,依然提供很多金融服務,如支付、權益優惠、積分等。

在當時的發佈會上,浦發副行長潘衛東將浦發比喻成一個大廚,而API Bank裡裝有各種蔬菜,如青菜、蘿蔔、西紅柿,“客戶按照自己的需要,可單點,或是搭配。”

實際上,這並不是業內首例涉足開放領域。

媒體報道顯示,早在2012年,中國銀行就將金融服務植入各類商業生態系統。

但從今年開始,銀行這些開放的舉動,變得越來越頻繁。

建設、招商、眾邦等銀行,都相繼推開了開放銀行的大門。

因此,業內將2018年,稱為銀行的“開放元年”。

以前,都是金融科技求著銀行合作,輸出自己的技術和客戶。

如今,銀行卻敞開了大門,自己去找金融科技和流量方合作,把數據和產品輸出。

銀行為何會有這些轉變?

“開放銀行”元年:銀行開始“跪求”金融科技合作?

最近幾年,銀行的客戶流失嚴重,客戶的滿意度也在不斷下降。

一本智庫最近發佈的《科技金融時代下,銀行的智能金融之路》報告提到,僅有30%的客戶認為銀行提供了個性化服務,而銀行家估計的這一數據是55%。

銀行的客戶都去了哪裡?

實際上,現在大部分用戶的需求場景,不在金融端,而在生活、經營中。

比如,一個客戶在淘寶上用花唄買了一件衣服,在微信端繳納了水電費和燃氣費,但他幾乎毫無意識的是,這些資金和服務,其實是銀行提供的。

“金融應該回到本源上,服務生活、生產與經營。”新網銀行行長趙衛星表示。

而另一個原因是,銀行的生存環境變了。

眾所周知,銀行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

不僅是同業銀行競爭加劇,消金公司也步步緊逼。

“很大一部分潛在用戶,被消費金融公司搶走了。”銀行業內人士耿樂坦言。

銀行再不突破困局,就將 “在沉默中死去”。

與其被動革命,被消金公司收割用戶,不如主動出擊,將觸手下放,這就是銀行主動“開放”的原因。

“開放式平臺、開放式銀行的時期已經到來。”趙衛星表示。

02 開放式銀行

開放式理論,正在改寫金融思維。

本質上,開放式銀行就是跨界融合,利用開放API等技術,實現銀行與第三方之間的融合。

而現在銀行主要找的合作方,就是流量比較大的金融科技公司。

合作也有兩種模式:

一種是自建開放銀行平臺。

另一種是與第三方平臺合作。

譬如,上海華瑞銀行SDK產品“極限”、微眾銀行的“微動力”。

它們通過API、SDK等技術,將銀行的金融服務或產品,直接嵌入合作方平臺。

目前,這類產品在租房、教育、醫療、出行等各個領域都可以看見。

開放銀行時代的到來,在行業內引發了兩種聲音。

有人說,開放銀行是銀行“覺醒”的產物,預示著銀行業新時代的到來。

這樣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銀行可以讓更多的用戶使用銀行產品,有引流的效果。

在很多銀行從業者的眼裡,這樣的聯合是互惠互利,“銀行擴大了客群,平臺解決了支付、資金等問題。”

有人卻說,這會加速銀行品牌的流失。

“開放銀行”元年:銀行開始“跪求”金融科技合作?

這就像銀行成了一個超級容器,插了無數管道,去輸出“資金”。

然後,這樣的模式,卻進一步加速了銀行品牌的“隱形”。

人們只記住了金融的品牌,卻忘記了到底是哪個銀行在提供服務。

銀行的品牌的確在喪失,人們甚至提出質疑:“我們還需要那麼多銀行嗎?”

“銀行在消失,但銀行業不會消失。”行業內開始流傳這樣的觀點。

這樣一開放,銀行將漸漸喪失品牌,淪為簡單的資金通道,僅存唯一的優勢,就是“牌照”。

那銀行的開放時代,到底是一個進步,還是退步?

03 困難重重

擺在開放銀行業面前的,並不是一條平坦的路途。

以前都是金融科技來跪求銀行,銀行當甲方已經習慣之後,卻突然發現,關係反轉了。

“很多機構不缺金融服務,獲取資金的成本也不高。”銀行資深從業者李源表示,“收益不足以打動它們。”

它們感興趣的,是銀行數據。

和很多大數據領域的弱數據相比,銀行的數據,實在是信貸行業的強相關數據。

“我們去談合作,很多平臺一上來就問,數據能不能共享。”某銀行商務負責人羅成稱,數據共享,成了談判籌碼。

但是,在數據監管趨嚴的情況下,數據成為了核心機密。

面對這樣的要求,銀行通常只能拒絕。

“談了很多家,都被拒絕,他們覺得我們和普通合作機構毫無區別。”羅成稱,他們只能脫敏後,再分享一些數據。

而合作過程中,對數據的控制,也處處敏感。

“我們甚至設了三道防線,領導還是不放心。如果出現一起數據外洩,領導就要下臺。”羅成稱,涉及數據業務的開展,實在是如履薄冰。

當創新的風險太大的時候,銀行通常都會選擇退縮。

這成為了開放銀行的一大阻礙。

另一個阻礙,是貸後管理。

實際上,開放銀行是剝離了B端,“甚至把它當成銀行的一個獲客渠道”。多位業內人士表示。

譬如,信用卡方面。

“開放銀行”元年:銀行開始“跪求”金融科技合作?

“我們通常都會將手續費和利息中實際收到的10%或15%,分傭給合作方。”耿樂透露。

而現在多頭借貸問題嚴重,很容易出現不良貸款。

也就是說,當大量用戶發生不良時,銀行需要獨自承擔損失。

“所以我們之前,跟一家大平臺的合作沒達成。”耿樂坦言。

另一方面,一些合作方還會搶銀行客戶,尤其是泛金融平臺。

用戶註冊平臺時,合作方很容易得到一些數據,“而這些數據,銀行並不想讓它們知道,比如銀行賬單。”耿樂坦言。

很多合作方,確實是這麼幹的。

“我們跟很多銀行合作,要麼是為了數據,要麼是為了客戶。”某位金融科技的商務負責人,曾在公開場合對外宣稱。

也就是說,這個模式對於大的流量方來說,就變成了利益的“博弈”。

目前來說,開放銀行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先從小機構入手。

小機構本來就缺金融服務。“以前根本不奢望能和銀行合作,這樣的模式對於它們來說也是機會。”李源稱。

很多時候,銀行是按行業來拓展的。“在一個行業拿下一個客戶,再去推同行業其他客戶。”耿樂表示。

比如,先拿下寓見,再去談自如。

這樣的深耕慢拓,可能是目前最適用的方式。

“開放銀行”元年:銀行開始“跪求”金融科技合作?

每個時代,金融都有自己的存在模式。

銀行雖然正在去品牌化,資金源頭的屬性卻在加強。

它正在變成一個轉接器,前端,接入資金,後端,用各種細小的管子輸出資金。

金融在分工,而且這種分工的精細化,將越來越明顯。

開放銀行,就是大勢所趨。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