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成帶娃「主力軍」,解析爲什麼請不到合適的育兒嫂

相信最近大家都被一則新聞刷屏了,也在寶媽圈你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孩子都有姥姥帶,姥姥帶更好....這是新聞記者在成都、福州和長春的調查結果,無疑姥姥成了現在帶孩子的主力軍。為什麼姥姥成了帶孩子的主力軍,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怕引發婆媳矛盾導致的。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

在如今母嬰市場如火如荼的情況下,為什麼寶媽們依然還是選擇老人來帶孩子,而不是選擇育兒嫂呢?

外婆成帶娃“主力軍”,解析為什麼請不到合適的育兒嫂

一、育兒嫂供需關係不平衡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對於育兒嫂產生了需求,而母嬰市場育兒嫂的發展跟不上市場上的需求程度,導致了育兒嫂緊缺,而物以稀為貴的市場法則註定了育兒嫂的價格必定上漲,從理性的角度上講,我們請月嫂和去月子中心屬於衝動型消費,服務時間僅僅一個月,不會去計較。而育兒嫂的服務週期更長,少則一年,多則幾年的時間。這時候父母都會理性的算一筆賬,考慮家庭是否能夠長期承受,因為目前育兒嫂的工資基本上能跟白領持平。

二、信任問題

為什麼現在的寶爸寶媽依然選擇老人帶孩子,因為許多寶媽對育兒嫂依然還是很不放心,而這類事的事情新聞上也有許多報道。“目前市面上的育兒嫂大多數都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由保姆轉變而來,缺乏專業的知識和職業素養,所以建議大家儘量在正規的月嫂公司挑選育兒嫂會更有保障”。月貝佳母嬰護理敖春華如是說。

外婆成帶娃“主力軍”,解析為什麼請不到合適的育兒嫂

三、客戶對育兒嫂的要求更為具體

大家都知道,月嫂主要是照顧產後的媽媽以及寶寶的生活,而育兒嫂主要是圍繞寶寶的生活護理,以及早期智力開發等,但是這裡往往跟客戶的需求是矛盾的,無論是月嫂還是育兒嫂都沒有提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做家務的事情,雖然許多客戶都知道,但是依然會旁敲側擊的問,能不能把家務也兼顧了,而在挑選育兒嫂方面,及要求專業知識過硬,又希望選一個年輕漂亮的,最後經過層層篩選過後,客戶說,這個價格太高,我就只能出4000塊。

四、價值觀念存在較大差異

目前對於育兒嫂來說定位的語音人員,而非家庭保姆,不少有文化,高素質的育兒嫂不願意從事缺乏技術含量的洗衣、做飯之類的工作,如果育兒嫂變成了住家保姆,會讓育兒嫂覺得根本沒有發展前途。而對於客戶來說,大多數都希望育兒嫂能夠不住家來減少開支,因為在沿海城市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也有客戶認為的隱私和安全問題,但是這樣一來,無疑就會造成育兒嫂的收入少了很多,所以也有很多育兒嫂不接受不住家的工作。

總的來是說,關於育兒嫂的問題,客戶和育兒嫂的價值觀念依然存在很大的矛盾,這就導客戶和育兒嫂的匹配度更低,也是許多客戶說找不到合適育兒嫂的根本原因。這也是為什麼老人會成為帶孩子的主力的原因。雖然大家都知道姥姥、奶奶不應該被“捆綁”,只是“臨時替補”,但是依然走不出這個怪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