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名小卒到光烈皇帝,安祿山的成與敗該如何看待?

大唐年間,一個突厥族女人長年不孕,她向戰鬥之神軋犖山禱告,祈求子嗣,在長安三年正月初一誕下一子,取其名為軋犖山。軋犖山跟著母親在突厥族長大,父親死後,母親改嫁。當他十多歲時,同安思順等堂兄弟一起逃離了落敗的突厥,並從那以後改名為安祿山。

從無名小卒到光烈皇帝,安祿山的成與敗該如何看待?

長大成人後的安祿山通曉六國語言,做了生意人買賣時的翻譯員。憑著這項本領,也算是有所長,能夠過上平定安穩的生活,但他並沒有過著普通的日子。有一次安祿山在偷羊的時候被抓住,當節度使張守珪正準備將他懲處時,他大聲說自己能為他斬殺番族,高昂豪放的字句令張守珪為之動容,覺得他是個有膽有識之士,於是將他收入麾下。其實,小編也非常佩服他的勇氣。後來因為安祿山戰績卓越,升職副將,再後來張守珪將他收做了義子。

從無名小卒到光烈皇帝,安祿山的成與敗該如何看待?

有了這個平臺後,安祿山步步高昇,他向上賄賂皇帝身邊的官員們。受過賄賂的官員們在唐玄宗面前處處說他的好話,誇讚他的能力超群,是能為皇上鎮守住泱泱大唐的良臣猛將,唐玄宗因此對安祿山產生了極大的好感,也開始認為他是個值得信任的人。當安祿山的官職越來越大,可以上朝議政時,便完全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

從無名小卒到光烈皇帝,安祿山的成與敗該如何看待?

安祿山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在唐玄宗面前裝傻充愣,將自己偽裝成一個憨厚老實的外族人,小編認為他是想以此來降低唐玄宗的防備之心。安祿山體態肥碩,走路都十分吃力,卻在給唐玄宗跳胡旋舞時轉的像旋風一樣快。當時玄宗專寵楊貴妃,安祿山為討他開心,認了小自己二三十歲的楊玉環為義母,楊玉環甚至還在安祿山生辰三日後給他洗澡,進行新生嬰兒的“洗三”儀式。安祿山和楊玉環搞好關係了,玄宗十分滿意,於是更加寵信他,給了他更多的職權。

從無名小卒到光烈皇帝,安祿山的成與敗該如何看待?

安祿山就這樣在唐玄宗面前演繹一個天真無邪的忠臣良將的形象,逢場作戲,時不時搞笑逗樂,顯示自己的忠厚老實,讓唐玄宗完全放下了戒備,給他越來越多的權力。在楊國忠說安祿山有造反之意時,唐玄宗都覺得是胡言亂語,是令人發笑的謠言。直到安祿山的軍隊從邊關行至潼關之時,他才認識到安祿山真的叛亂了。

從無名小卒到光烈皇帝,安祿山的成與敗該如何看待?

安祿山與楊國忠素來不和,二人爭名奪利,當楊玉環久受恩寵,堂兄楊國忠的地位漸漸高於安祿山,有了想至安祿山於死地的念頭,安祿山掌握雄壯兵力,早有造反的念頭,這下安祿山打著奉帝旨清奸臣的旗號發動了反叛。唐玄宗晚年過著及其奢靡的生活,盲目認為自己的管理團隊足夠完全統治大唐,放鬆了對國家軍事政治的要求。平日疏於訓練的唐軍被打的措手不及,唐玄宗在慌亂之中做出錯誤決定,斬殺前線大將,失掉易守之地。為了自保,攜貴妃逃離長安,讓民眾也寒了心,無人再擁護唐玄宗的統治。

從無名小卒到光烈皇帝,安祿山的成與敗該如何看待?

安祿山攻佔洛陽後,建立燕國,自稱雄武皇帝。安祿山辛辛苦苦走到了帝王之位,卻很快就被親信所害,死於非命。老年的安祿山過於肥胖,生了一身的瘡,日日遭受瘡痛的折磨。又因失明而失去安全感,日益暴躁,對待下屬殘暴不仁。嚴莊本是助安祿山完成大業的主力,卻經常收到鞭打,安祿山的二兒子安慶緒也因父親不在意自己早生怨恨,近身服侍安祿山的宦臣李豬兒也無法忍受他暴虐無道的責罰。於是三人合力,在安祿山睡著時將他殺死,扶持安慶緒為新皇。後來唐肅宗李亨取得皇權,用了七年左右時間才將安史之亂平定,唐朝再也不能重現開元盛世的輝煌,逐漸走向了衰落。

從無名小卒到光烈皇帝,安祿山的成與敗該如何看待?

小編認為,安祿山的成敗皆是因為一個惡字。他的惡成就了他,也毀掉了他。他從一個蠻荒之地的無名小卒,一步步攀登成建立國家的皇帝,他的勇氣膽識的確令人欽佩,但他獲得名利權力的方式著實令人不齒。安祿山本不是正人君子,頂著憨厚老實的假面使著陰險狡詐的招數,他太善於偽裝自己。在登上皇位之後,又因為殘暴的脾氣被親信所害,可謂是惡的循環。

從無名小卒到光烈皇帝,安祿山的成與敗該如何看待?

最後小編想跟大家說,邪不勝正,歷史如是,現在如是。我們要取得成就,就應該勤奮刻苦的學習,踏實努力的工作,要明白投機取巧並不能帶來永久的利益,用自己的實力才能獲得一生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