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第一個國字號非遺原來是她

李雲勝 採訪整理

講述人:劉浩,原合肥市文化館館長,長期專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民間文學研究。現為安徽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省非遺研究會副秘書長,合肥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編著有《合肥民間文學集粹》《包公故事集》《李鴻章故事集》《話說包公》《合肥群眾文化五十年》等多部書稿。

合肥第一個國字號非遺原來是她

一、

作為合肥非遺保護工作的參與者、實踐者和見證者,我從2004年第一次接觸“非遺”,至今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

早在1998年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就制定出“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傑作宣言”;2001年首次公佈第一批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的傑作;2003年10月17日,第32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而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始於2003年3月,又過了兩年,安徽省文化廳下發了《關於貫徹〈文化部辦公廳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的通知〉及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意見》,要求全省各市上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合肥市文化局隨即召開縣區文化局長會議,並徵詢相關方面意見,最後確定將“廬劇”“洋蛇燈”“門歌”3個項目作為首批名錄予以上報。

當時離申報只剩下20天時間了,市文化局黃先明局長將此項任務落實給社文處,要求市群藝館配合,並將分項任務落實給市廬劇院、肥東縣、包河區,由他們組織精幹力量,加班加點,參照省廳提供的“範本”樣式,以最快的速度,製作成“申報文本”和錄像資料予以上報。

合肥第一個國字號非遺原來是她

二、

到了8月10日,我市僅用短短的半個多月的時間就將選定的“廬劇”“門歌”“洋蛇燈”3個民間文化傳統項目整理成“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文本,連同製作好的錄像帶一併上報省文化廳。

經由省廳社文處組織的專家委員會初審,我市的“洋蛇”和“門歌”因“文化價值的欠缺”和“社會影響的侷限性”等因素落選,僅有“廬劇”名列其中,但要求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

對於非遺申報,過去誰也沒有搞過,所以難免要走些彎路。為了確保廬劇項目申報的順利過關,市文化局遂成立廬劇申遺小組,對原有的申報文本和錄像片進行修改加工。

申遺小組的工作主要是加強對廬劇史料的陳述和廬劇劇種社會狀況的陳述。

我們找到1985年在巢湖市發現的石碑。這是當年在巢縣任知縣的陳炳所頒示的禁約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陳示”4個大字。碑文約400字,禁約為4條,第2條即提到倒七戲。

這塊石碑的發現,證明了倒七戲這一劇種早在13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而且對其產生年代提供了科學的明證。即倒七戲這一劇種形成的年代,可追溯到1840年前後,即清代道光、咸豐年間。

合肥第一個國字號非遺原來是她

三、

由於我曾經蒐集整理過合肥解放初期(包括解放前)的文化史,瞭解廬劇前身倒七戲是如何從民間自生自滅的傳承狀態逐步轉為國有的過程,所以我在提供這方面史料的同時,對廬劇院的申報文本提出一些建議,其中包括申報的立足點應該是廬劇這個劇種,而不是劇院,因之要顧及到當時活躍在城鄉基層的幾十家國有或民營廬劇社團。

同時,根據黃局長的提議,我們請來時任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錢念孫所長等同志會商。

記得錢所長將他所珍藏的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大會的節目單帶來。其中有王本銀演出倒七戲《討學錢》、丁玉蘭《借羅衣》的參賽劇目,還有《打灶》《打桑》《打蘆花》等幾齣小戲的觀摩劇目。

1954年上海華東區戲曲觀摩大會是華東地區首次舉辦的規模空前的戲曲匯演活動,共有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安徽六省市及華東戲曲研究院代表團、30多個劇種參加。合肥倒七戲名列其中,也算是一件歷史大事。

對於省專家組提出的修改意見,市廬劇院的同志感到壓力較大,一度想請省裡的專家接手,後在我們的鼓勵和參與下,幾次對原申報文本及錄像資料進行較大幅度的修改加工,以求全面、準確的闡述和突出廬劇劇種的個性化特徵。

在修改過程中,廬劇院已經退休的李之冬先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最終申報文本及錄像資料片得以完成,經合肥市政府批覆,於9月5日上報省文化廳。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公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共有518項。我省申報的共有32項,其中有19項入選,13項落選。

合肥市“廬劇”有幸入選“首批名錄”,佔有一席之地。

7月上旬,為慶祝廬劇團建團50週年暨祝賀廬劇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合肥市廬劇院還在小劇院舉行小戲演出,將《萬年橋》《魂斷赤闌橋》《包公趕驢》《撥浪鼓傳奇》4臺新創作的小戲展現給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