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种银元价值高存世量稀少

为什么银元袁大头价值高存世量稀少

为什么各种银元价值高存世量稀少

历朝历代的衰亡必然伴随着货币的变更,这是人类文明和货币文化的演变规律。

1928年之前,中国市面上同时存在各种纸币、银元,但还有农村地区还是用清代的银两,也就是银锭。

到了北伐成功以后,1933年出台法律禁止使用银两。于是,之后几十年,市面上只有各种银元和纸币。

不过,之后因为西方经济危机,美国商人开始低价在中国收购白银。

2年之间,虽然出台法律禁止,仍然有3亿多枚银元通过各种途径包括走私进入美国。这导致中国市面上银元开始短缺,纸币贬值。

为什么各种银元价值高存世量稀少

银元,大体三个去向。

1被国家收购

战争爆发以后,收购了大量的银元库存。

2仍然在民间流通

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更别说还有很多军阀割据。

3老百姓私藏

很多老百姓将银元作为古董私藏下来,至于被国家收购的银元,除了出售给美国以外,大部分收购的银元回炉熔铸后封存在国库中,作为贵重金属储备。当然,还有一部分则用于首饰用银。

为什么各种银元价值高存世量稀少

为什么各种银元价值高存世量稀少

“大清银币”像这种币,一贯以来都是大保藏家朝思暮想的,刘益谦曾说,对于这种极具保藏价值的藏品,收集到即是缘分,福分。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数为赝品,因为真品“大清银币”存世量是极为稀少的,真品“大清银币”,一贯都是有价无市。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十七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相同,版式繁多。仅以明显区别划分,其版式亦有数百种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