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你逼的多少學子荒廢學業,甚至走上了絕路

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專門針對大學在校學子們的一種網絡貸款。校園貸主要有以下的三種類型:

  1. 專門針對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
  2. 用於學生助學創業的P2P貸款平臺。
  3. 由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


”校園貸“你逼的多少學子荒廢學業,甚至走上了絕路

圖片源自網絡


每當到了9月學生開學季,這些不法分子就蠢蠢欲動,通過各種方式滲透到學校,大勢宣傳推廣甚至招募校園代理人進行業務辦理。當然後很多生在普通家庭的大學生們,家裡面給的生活費用有限,但是呢,又愛面子好攀比,特別對於一些高端的電子產品如高端手機、pad、筆記本電腦是鍾愛有加,往往會禁不住誘惑選擇網貸分期購買,還有一些大學生是貸款用來進行娛樂,旅遊、打遊戲等項目。校園貸至2014年開始興起,在15年時全國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為260億,在16年則已突破600億元。

”校園貸“你逼的多少學子荒廢學業,甚至走上了絕路

圖片源自網絡


往往很多大學生們沒有考慮到這個網貸的套路之深,利息之高,以及還不起之後會是什麼後果。這導致很多學生在還不起之後要不承擔高利息,跟家裡要了還,要不就不得不以貸養貸。還不上,每天的多至N遍電話信息催要,甚至恐嚇,跟家裡打電話,等讓很多深陷如此的學生終日惶恐不得,別說學業了,甚至會選擇絕路。

”校園貸“你逼的多少學子荒廢學業,甚至走上了絕路

圖片源自網絡


下面就是一些學生的案例:

案例一、大學生請同學出面貸款20多萬拿去賭球血本無歸

杭州某大學生謊稱家裡開船廠,在新加坡有酒店,兼之出手闊綽,是同學眼中的標準的土壕,在取得同學信任後,以做代購生意,向家裡證明自己的能力,但缺乏啟動資金為名,騙取同學幫他到互聯網金融平臺貸款,拿到錢後卻用於賭球,最終全部輸光。

案例二、大學生買手機貸3萬滾成70多萬負債

湖北某大學的一名學生,為了購買蘋果6手機及其他消費,申請網上貸款。隨後,經過拆東牆補西牆,不斷找其他小貸公司貸款還債,其最終欠下多家公司共計70餘萬元的債務,而原始金額僅為3萬元。

”校園貸“你逼的多少學子荒廢學業,甚至走上了絕路

圖片源自網絡


案例三、河南一大學生以同學名義貸款百萬終以命相贖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大二學生小鄭是班裡的班長,近30名同學協助他“網絡刷單”,他則借用同學的名義,先後通過各種網貸平臺貸款,總金額超過58萬元。接觸網絡賭球,最終小鄭在青島自殺身亡。

還有一些女學生,為了所謂的虛榮,攀比成風,往往選擇高消費,什麼都要名牌,不惜選擇比普通貸款金額高2至5倍的裸貸用來消費。

”校園貸“你逼的多少學子荒廢學業,甚至走上了絕路


案例四、95後女生裸條借貸30多萬,最後償還50多萬

一名95後女生小於(化名)向多個校園貸平臺借款本金30萬元,並部分提供“裸條”擔保。如今,利滾利,小於要償還借貸平臺總計本息達50多萬元。相關借貸“裸條”被髮至網絡。為此,她精神瀕臨崩潰。好在父親為其還清,但是並不是每個女孩都那麼幸運。

”校園貸“你逼的多少學子荒廢學業,甚至走上了絕路

圖片源自網絡


案例五 湖南19歲女孩陷入校園貸至母親不堪騷擾自殺

湖南19歲女兒陷入現金貸泥潭涉及18家網貸公司,母親借遍認識的人,拆東牆補西牆還了10餘萬元後,因壓力太大服農藥自殺。就在其母親葬禮的當天,先後來了四撥催債的人員,其中還有帶著刀的催債人。女兒究竟欠了多少錢?其父親依然不清楚。

案例6 上海陳思思借30萬需還50萬,因還不起被逼迫肉償

最為有名的就是這個上海女孩借貸寶裸貸30萬需還50萬因還不起,陳思思被逼迫肉償且視頻曝光在網絡上面。

”校園貸“你逼的多少學子荒廢學業,甚至走上了絕路

圖片源自網絡


這種案例在網上面搜索一下真是數不勝數,太多了。總的來說就是社會上面的誘惑太多,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們過於虛榮,愛攀比,導致他們的消費慾望太過強烈,且不能很好的去剋制,家境一般的給的說活費用不能滿足他們的消費,便走上了貸款消費的道路。

再就是部分貸款平臺的寬鬆的門檻,貸款學生只需提供學生證和身份證,就可辦理,如果順利當天就能放款,會扣除10%的手續費,借3000元的話每月僅需支付利息20多元。有的甚至不用身份證原件只要將身份證拍張照片就可以,然後在填寫下網貸方提供的表格就可以,無需再進行任何審核。有更的學生甚至冒用同學的身份信息去借貸的,隱患也是非常的大。

”校園貸“你逼的多少學子荒廢學業,甚至走上了絕路

圖片源自網絡

這些平臺除了在信息審核不嚴很寬之外,還又高利率、高違約金的特點,而學生在增長的消費慾和僥倖心理之下可能“連環貸”,墜入財務“陷阱”。一些參與過這些借貸活動的同學告訴記者,在各種借貸平臺中,收取費用的名目五花八門,有服務費、諮詢費、信息費等,這些費用實則是以變換名目的方式收取利息。所謂的“低息”貸款,其實是在貸款平臺收取了一定的保證金後,讓學生承擔全額貸款的利息。如貸款一萬元,收取2000元的保證金,卻按一萬元的本金收取利息,且每期收取本息後,卻不減少本金,以後每一期仍按一萬元收取利息,這樣下來貸款年息遠遠高於法律規定的不超過銀行利率四倍的利息。

小編想說的是在校大學生一定要理性的剋制自己的消費慾望,還要找準自身定位,消費不能替代學業、攀比無助進步,需要提倡節儉節約風尚;其次,合理規避風險,以“能承擔、減輕家庭負擔”為消費原則,拒絕盲目跟風;最後,提高金融、消費領域的敏銳性,既不迴避新生經濟事物,也要有相應的風險意識。

”校園貸“你逼的多少學子荒廢學業,甚至走上了絕路

圖片源自網絡


當然國家的相關部門也開始重視起來,已經開始走進校園,配合學校老師們宣傳校園貸的危害,宣揚正確的價值觀抵制攀比風,同時也展開了相關行動,打擊那些個非法的套路貸等網貸平臺。家庭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希望家長也應該重視起來,從小就跟孩子灌輸節儉節約的生活習慣,培養孩子們獨立的經濟意識和風險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