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频道出品的《2018新中产白皮书》带给我在理财上的四点启发

最近吴晓波频道出了一份关于新中产报告的白皮书《2018新中产白皮书》,从多个方面对于新中产进行了分析,包括消费观,财富观,家庭观,价值观,职业观等等。这份报告对于我们在理财上有哪些启发呢?

一、自己是属于新中产么?

白皮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对新中产进行了定义,包含的维度有价值观、经济、职业和教育这是个维度。这份白皮书对于新中产的收入水平给出了明确的范围:家庭年收入20万—100万,家庭年净收入(除去各项支出)10万—50万,可投资资产20万—500万。

给出的范围很大,如果是按照最低的要求,估计不少人会把自己当做是新中产,如果是按照最高的要求,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在新中产的范围里,自己顶多算是处于温饱线以上而已。

报告中新中产的可投资资产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20万-50万,第二层次是50-100万,第三层次是100-200万,第四层次是200-500万。

你是不是属于新中产呢?如果是,处于哪一个层次呢?

吴晓波频道出品的《2018新中产白皮书》带给我在理财上的四点启发

二、有保险意识,但是依然不够

在报告中显示,新中产的保险意识是非常强的,保险观念是非常好的,不像以前老一辈对于保险那么的排斥,意识到保险对于家庭财富中安全系数的重要性。而且大多数购买的保险都是健康保障类的险种,比如重疾险、意外险和寿险,这是建立家庭保障体系最基本的要求。

当然依然还有有很多的家庭没有给自己以及家人进行保险的配置,在不少的家庭说持有的资产当中是没有保险这一类的金融资产的。

保险是家庭财富最基本的保障,是底线,是有很多人对保险有误会,认为保险不是必须的。其实正确的思维应该是先做好底线的保护,才能更好去规划以及积累其他的财富,如果底线都守不住,再多的财富也许会有流失的一天。

吴晓波频道出品的《2018新中产白皮书》带给我在理财上的四点启发

三、理财意识强烈,技能却不足

现在很多的中国人对于财富的认知要比以前好很多了,以前想要解决的温饱问题,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创造的财富多了起来,自然是想要更好管理自己的财富。

很多人人生中的第一笔投资要么是余额宝,要么是买房了。平时在跟理财训练营的一些学员进行交流的时候也发现这样的问题,大多数人收入都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家庭的年收入大多数都会有50-100万期间。但是当了解了家庭财务的打理之后,发现对于理财技能还是太弱了。

主要体现在没有建立基础的理财框架,缺乏对于财富的正确认知,对于理财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多。中国的财商教育还是非常缺失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需要在理财的学习上下更多的功夫。

吴晓波频道出品的《2018新中产白皮书》带给我在理财上的四点启发

四、不注重自己的信用,缺乏信用管理

白皮书显示,新中产当中90.6%都拥有了信用卡,有40.3%的人还拥有两张及以上的信用卡,虽然新中产的信用卡普及率还是不错的,但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起来,整个中国平均的信用卡数量不及一张,只有0.44张。

虽然新中产的信用卡普及率是非常不错的,然而信用管理做得却不好,对于自己的征信记录根本不关心,只有买房的时候才会查看一下。有将近一半(48%)的人都没有查看过自己的征信报告,甚至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份报告的存在,也不知道去哪里查看。一个人的信用程度是会影响到财富极限的,在关键时候一张高额的信用卡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大问题的。

看到这个数据,我内心一阵凉啊,我们对于金融知识是多么的缺失,我们到底还有多少知识需要去弥补,需要补多少课程呀。

吴晓波频道出品的《2018新中产白皮书》带给我在理财上的四点启发

创造财富难,管理财富也难,守护财富更难。对于新中产而言,是处于还在创造财富的阶段,同时也要管理好财富,在财富管理这条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课需要弥补。

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最大的收获,可以提前去学习,弥补自己丢失的知识,不至于当自己成为新中产的时候没有能力和本事去管理自己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