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三轮车行情,真的这么悲观吗?

2018年,电动车行业的困难年!不仅针对两轮车,三轮、四轮车也深受影响!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浓浓的悲观情绪笼罩着整个行业。

一方面是市场开始饱合,普通三开进入拐点,而篷车和休闲三轮却仍然没有打开局面,大厂销量下滑,小厂的价格战失灵,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开始起作用。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针对三轮不友好,甚至实施禁限政策,再加上环保严查等因素,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开始对三轮车行业进行调整。

大家对三轮车行情,真的这么悲观吗?

许多人开始悲观,认为行业没有未来,三轮已经骑不多久!可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针对众人的这一疑惑,小编走访了大量市场,并对一些消费者进行了采访。小编发现,自2017年开始,市场虽然低迷,但是基本的需求还在。三轮车虽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并非没有未来。

其实,从长远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三轮车行业目前的困难,只不过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点小插曲罢了。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要有人买,就会有人卖!三轮车有需求,有未来这一点,大家不要怀疑。

不过,困难是存在的,特别是政策层面的困绕,一直是众多厂家和商家的痛点。那么,面对目前存在的困难,作为最为弱势的经销商群体,大家到底该如何面对呢?

小编认为,面对行业存在的问题,不同的经销商有不同的对策和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来灵活掌握。

比如地市级以上的市区经销商,除了要面对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之外,还要面对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大城市针对三轮实行禁限,无牌无证的车辆跟本无路可走!

因此,这些区域的经销商,所经营的品牌一定要有国家资质,杂牌车就不要再卖了!也就是说地级市以上的城区经销商,以后一定要卖能上牌的车子。

大家对三轮车行情,真的这么悲观吗?

一方面手里握一个可上牌的品牌以备未来的政策风险,同时,手里还要至少经营一到两个盈利能力不错的品牌,把眼下的日子过下去。

另外,一定要把未来和眼下结合好,既不要被其它地方禁限和上牌的负面消息吓破了胆,拱手让出市场;也不要只看眼前,不关心行业发展的大势。

小编认为,电动三轮节能环保,轻便实用,是老百姓的刚性需求,也是中国小型私人交通工具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如果从地域上来看,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乡镇市场,三轮车这一交通和运载工具,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都是老百姓的刚需。

因此,小编认为三轮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很广阔。在需求的面前,无论大厂小厂,无论杂牌品牌,都有适合自已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大家还是努力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