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在二戰不援助同盟國,有沒有可能在雙方元氣大傷的時候統治全球?

軍武奇兵


如果美國二戰時期不援助盟國,那我相信軸心國會取得勝利,那對於美國稱霸世界來說,絕對是災難性的。曾經我記得有一部是,描述軸心國勝利之後的電視劇《高堡奇人》,說的就是在歐亞大陸德日稱霸,在北美大陸美國稱霸,那美國就無法在世界上成為全球霸主,在沒有核武器的前提條件下,佔據歐亞大陸的德日,會成為世界霸主。

我們首先要明白,歐亞大陸所具有的資源和人口,遠遠超過北美大陸,如果美國只是單純被困在北美大陸,無法把自己的勢力延伸到歐亞,非洲等地,那它根本就無法稱霸於世界。

在二戰開始之時,如果不是美國大力援助英國,我相信希特勒會順利的佔據整個歐洲,希特勒佔據歐洲之後,會東征蘇聯。如果蘇聯沒有英美等盟國的支持,很可能會讓希特勒在一年內擊敗,那整個歐亞大陸就會落入軸心國手中。

為什麼羅斯福最終要參與到二戰當中,那是因為如果再不參與二戰,以美國的實力來說,只能稱霸於北美大陸。整個二戰的戰勝,是同盟國戰勝了軸心國,如果一單一的美國的實力來說,在失去了英國這塊跳板之後,對於歐洲大陸的進攻將會受到極大的挫折。

歐洲大陸將會被希特勒統一為一塊鐵板,蘇聯也在失去英美等盟國的支援下,很可能被希特勒擊敗,在希特勒佔據歐洲後,揮師東進與日本佔據亞洲,整個歐亞大陸淪為軸心國。

而這時候,如果美國以單一的實力去挑戰希特勒,那是非常吃力的,這種吃力的結果,就是美國雖然有當時最為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戰爭潛力,但是,被困在整個北美大陸,無法對外形成實力投送,因為整個歐亞大陸以及非洲很可能被軸心國佔領,在沒有核武器的前提下,美軍不可能同時在歐亞大陸以及非洲大陸,對於軸心國開戰。

因為失去英國這樣一個後勤補給基地,美軍獨立海外作戰,很可能會,被德軍擊敗。

我們可以看出,在二戰開始前夕,羅斯福已經認識到了,戰爭是改變國際形勢的一次大好機會,所以,在二戰剛開始的時候,美國大力援助英國,為的就是限制德國勢力的進一步擴張,同時對亞洲地區遏制日本的擴張,這時候美國就需要盟友的支持,來對抗德日,自己並沒有直接參與戰鬥。

特別是在希特勒佔據整個歐洲之後,美國加大了對於英國的援助,因為如果讓希特勒佔據整個歐洲?美國就沒有跳板對抗德國,德國會佔據整個歐洲,成為美國難以對抗的霸主。

羅斯福作為一個戰略家,他非常知道如果美國不參戰,無法得到最後的勝利果實,只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如果沒有盟友,美國的戰略規劃也不會得以實現,單靠自己的實力,我相信以美國自己的實力是無法戰勝佔據整個歐洲或者是亞洲的軸心國。


沐風說史


不可能的,如果美國不援助同盟國,那麼只會出現三種結果:

一是軸心國一方打敗了中英蘇等反軸同盟,站穩了腳跟,解決了後顧之憂後,美國也將面臨實力大增的軸心國的圍攻入侵 與吞併的危機,美國再強也幾乎沒有打贏的機會。


二是軸心國與中英蘇等反軸同盟陷入持久戰、拉鋸僵持,難分勝負,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還保有較強實力和動員數,如果此時美國跳出來要挑戰各方,無異於得罪雙方,不論美國實力多強大,這種自陷被合攻的危機,而且是多線開戰,還是找死。

三是軸心國失敗,反軸同盟的各國獲勝,戰後重新洗牌,美國此時已經沒有了介入的機會,如果想入侵獲勝的各國,同樣面臨一打多的局面,新的反法西斯同盟將結成,美國還是隻有戰敗的命運。


很多人以美國現在全球第一的軍事實力來猜想二戰時期美國有沒有稱霸世界的本錢是犯了時間概念混淆的錯誤,二戰時候的美國還不是超級大國,當時能挑戰美國的國家很多,英德蘇日都有這個能力,戰後美蘇實力暴增才是他們正式升級為超級大國的標誌。

歷史不容假設,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還一直觀望併發著戰爭財的美國就不得不參戰了,歷史讓美國作出了他唯一能選的選擇——加入同盟國,共同宣戰法西斯。得到美國的國力支持後,反法同盟的勝利概率大增,美國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為二戰的早日結束、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龍拳舞秀


美國不援助盟國,恐怕蘇聯會第一個崩潰,其他盟國如中國國民政府也很難抵擋下去,更不消說當時已經三心二意和日本鬼子眉來眼去的印度,英國孤島也是遲早的問題,簡單一句話:不存在什麼雙方元氣大傷,美國不出手,軸心國很可能獲得勝利。當然,在勝利之後,西方的德國和東方的日本也很可能會發生新的戰爭,如果日本鬼子不知好歹的話。

我們就拿蘇聯做個例子,當時蘇聯的戰時糧食生產已經降到歷史最低點,1942年的糧食產量比1940年下降了60%多。如果沒有盟國援助,蘇聯恐怕自己就因為飢餓崩潰了。而且蘇聯氣溫較低,牧草不足,牛羊往往也要吃點糧食,所以蘇聯人吃肉的成本也比一般國家高。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前線的蘇軍連肉罐頭都沒得吃,你以為他們能抵抗多久?難道宣傳教育片裡的那些臺詞能讓你一天不吃不喝就打敗敵軍?

更何況,美國援助蘇聯的可不止肉罐頭,還有號稱50萬輛汽車援助,以及近400萬條輪胎——蘇聯本土的汽車是個什麼狀況,大家可以想想伏爾加轎車。而關鍵是,蘇聯當時蘇聯自己生產的汽油標號太低,不得不壓縮增壓比使用。是美國,提供了大量的高辛烷值汽油使蘇聯空軍有充足的高性能油料,還有鋁材、銅材、錫材和幾百萬噸鋼材。

甚至是靴子、軍服、被子,蘇聯也沒有,即便是有,質量也很低劣,得依賴美國援助。還有大家都知道:德國人的武器在冬天凍住了,蘇聯的武器為什麼沒有凍住,因為沒有美國提供的冬季潤滑油。還有,電話線、電話機、電話總機、無線電設備等等。

事實上,直到朝鮮戰爭之際,蘇聯還把美國無償援助的物資高價賣給某國,呵呵!

所以說,如果二戰中期美國拒不援助英蘇中等國,這些國家的反侵略戰爭將遭遇很大困難。那麼,如果美國真的不援助呢?

那就只能說,老美你秀逗了嗎?因為一旦英蘇中全部崩盤,老美就會陷入空前的困境。因為地球之上當時的南美、南亞以及中東,都存在親德友日的某些勢力,一旦英蘇中徹底戰敗,他們就會徹底投向軸心國一邊。

到那個時候,恐怕老美也完蛋了。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如果美國在二戰時不援助同盟國,有沒有可能在雙方元氣大傷的時候統治全球。

目前的美國雖說沒有統治全球,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霸權國家。並在全球推行著霸權政策以美國利益為先,作為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世界上的第一軍事強國……當今的美國能夠在世界上形成霸主地位,這跟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本土都遠離戰爭,並且,美國都是在最合適的時候以最小的損失和最小的代價介入戰爭。最後以戰勝國的姿態出現來贏得最大的利益。二戰之後隨著英法帝國的沒落,美國隨即取而代之成為了世界上新的霸主……


德國、日本、意大利,這三個國家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的主戰場在亞洲,而德國的主戰場在歐洲。德國納粹為了對付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英法帝國和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當時的美國在幹什麼呢?那就是養精蓄銳坐山觀虎鬥,若不是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相信美國還不會過早地發動太平洋戰爭對日宣戰。

隨著德國在蘇聯戰場陷入被動,美國對日的宣戰也加速了二戰結束的進程。美國不僅在二戰期間大發戰爭財,而且在戰爭之後作為戰勝國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並且對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及頂尖技術人才進行了大量掠奪……這也為日後在冷戰時期和蘇聯爭霸世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然,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霸主,這也跟他的社會體制,民主法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水煮老牛慢火燉


二戰時參戰前的美國並不是個對軍事有野心的國家

二戰時參展前的美國並不是一個對軍事上有野心的國家,一方面,美國國內各方面的國家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全國民眾的激情都投入到了逃離擺脫英國,實現自己的美國夢的想法當中,當時,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甚至都沒有專門的空軍軍種,而是稱作陸軍或海軍空中服務隊,而美國的無論是艦隊的艦艇數量,還是陸軍的實力,都是處於低負荷狀態和少量狀態,原因很簡單,就是日本在西線全面作戰之時,美國認為太平洋天險使得西海岸相對安全,而東海岸已經有英國作為前線,只要英國頂在前線,一方面可以消耗自己的這位老大哥,另一方面英國可以遲緩美國的安全威脅,故而,美國採取了相對的綏靖政策。



一方面,美國狂發戰爭財,接受攜帶大量財富的歐洲和東亞移民難民,同時為英國提供一些生活必須和一定量的戰鬥機生產,美國認為,只要保證了自己在太平洋的相對安全,自己仍然可以有很久的時間悶聲發大財。


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才開啟恐怖的產能

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才開始開啟其恐怖的產能,這是美國大量積聚戰爭財富和移民勞動力之後的集中爆發,以美國和日本對比為例:

首先是陸軍方面:

在1941年-1945年,美國生產了10.84萬輛坦克及自行火炮、37.2萬門火炮,而日本包括戰前才僅僅生產了5000多輛坦克、13350門火炮,軍工產能還不到美國的零頭。我們這麼計算,如果每一萬門火炮是一個火炮師,我們叫炮縱,那麼美國4年間就生產了37個炮縱的裝備,而日本加上戰前開始,也才有一個半的火炮師力量。

然後是空軍方面:

整個二戰日本生產了將近6萬架飛機,而美國四年間產出了32萬架飛機,與此同時,美國的戰鬥機科技不斷升級,而日本在原地踏步,日本零式戰鬥機最後被美國人戲稱為“空中打火機”。

最後是海軍方面:

美國一共生產了150艘航母,6萬多艘各種艦艇,日本總共就是17艘航母,總計不到500艘艦艇。而美國大量的產能,其實都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後爆發的。

當時美國為何沒有趁機統一全球?

一方面因為美國確實沒有必要,作為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美國是剛剛方興未艾,在國內都還有大片中西部土地荒涼和亟待開發的情況下,美國在已經佔據北美大陸優勢位置的同時沒有必要考慮擴張,即使考慮擴張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歐洲是自己的老家,而亞洲則距離美國非常遙遠,要征服收服亞洲,需要在海運成本上下更大的功夫。作為當時想要打造,少而精理想國度的美國來說,遠遠沒有必要。


另一方面,美國本身就是一個自己擺脫殖民統治的國家,無論是公眾輿論還是世界社會情緒,都不允許美國自己變成一個新的納粹,所以美國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去進行所謂的新的擴張,新的擴張引來的美國信心崩塌,不利於美國在戰後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和貿易秩序。

無論是二戰還是二戰之後,都已經不是征服與被征服的時代了,我們的思維需要適應這些。

時至今日,美國的軍事力量和工業產能,即使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依然有能力將全世界剩下的所有國家送回石器時代,而之所以沒有或無法這樣做,核威脅是一個原因,但是同時,世界廣泛的基本道義也存在,而其實,美國也被少數人所控制,而這些人群,來自五湖四海。


七師弟


我認為基本沒有這個可能,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國也在遭受著嚴重的經濟危機,產業蕭條,經濟倒退。二戰開始後,他們的經濟稍有上升,他們暗中支持著歐洲的英國、蘇聯……亞洲的中國、菲律賓、澳大利亞……我覺得,美國在支持這些國家的同時,也迅速發展了他們的製造業,很大程度上拉動了經濟增長,既賺了錢又賺了人氣,讓更多深受戰爭蹂躪的的國家對他們產生好感甚至是依賴,這樣,他們的領袖地位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假如,美國當時只是保持隔岸觀火的狀態,德、日、意聯手各個擊破,最難征服的蘇聯,失敗也是早晚的事,那時,軸心國拿著搜刮來的錢財,再擴充軍事裝備,恐怕德國的原子彈就造出來了,美國坐收漁利的想法也只是臆想,最後連他們也會被收拾了。所以,美國不敢做這樣的假設,只能在最恰當的時候,做出參戰的決定。他的霸主地位是形勢所需,也被各國認可。


燕園輔導中心


沒有可能。

因為這是東方思維。美國人沒有。笨蛋一個。魚蚌相爭,漁翁得利。他不懂。

若懂,他就會坐山觀虎鬥,再摘桃子就是。二戰就會不援助蘇聯了,讓蘇德拚個你死我活了。再來出場。亞洲讓中日拚個死活,再來收拾。他性子急,沒策略(只會講什麼道義),都是德日侵略鼎盛期他大踏步上場了,結果自己死傷多達一百多萬官兵。

打完了,援助完了,歐洲出現兩大陣容對立。丘吉爾恨死羅斯福和美國了。啊哦。


光明進


坐山觀虎鬥,鷸蚌相爭確實是最好的選擇。問題是如果沒有發生兩敗俱傷,而是一個完勝,另一個完敗,怎麼辦? 出手的時機沒掌握好,美國晚進入戰場,卻發現自己孤獨對陣異常強大的德國或蘇聯,美國在歐洲戰場死的人不會是幾十萬,而可能是幾千萬,而且不一定能打得贏。

所以羅斯福的選擇是正確的,否則,後果難以想象。當然,後來又發生了日本愚蠢地偷襲珍珠港,美國再也不能在桃花園裡偷著樂了。


業餘國際問題專家


不賣武器給斯大林,俄毛肯定被滅,不支持老蔣,整個中國及東南亞肯定被滅。地球上就出現了三強:美、德、日。現在多好,真正統治全球,相當於美聯邦,各國自治,不聽令就制裁、打擊。這次下令不許進口伊朗石油,誰敢進口?


靜一境478


歷史年年歐美髮動戰爭財富積累,形成冷血貪婪槍枝武器霸權控制力。時間大量借債通吃以軍事盟友,最終榨壓盟友反目成仇。起義美國內鬥劇本最終自取滅亡大結局,世界以中國為中心貿易貨幣洗牌重組。人民幣通用代替美元世界新主人改革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