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后半句妇孺皆知,为何却无人敢提?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后半句人尽皆知,为何却无人敢提?

战火硝烟持久不断,马蹄铮铮的三国时期孕育了这样一些胸怀天下,一身男儿豪气的英雄豪杰,仁厚淳善的刘玄德,虎距江东的孙仲谋,一代枭雄的曹孟德都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一个有关这一代枭雄曹孟德的故事。人人都知道有“说曹操,曹操到”的俗语,可以说后半句也可以算是妇孺皆知,但为何却无人敢提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后半句妇孺皆知,为何却无人敢提?

三国本就是一个政权动荡的时期,身处其中就要小心翼翼行事,董卓当政的时候,就被自己的干儿子吕布使了绊子,吕布背叛之后王朝内外处处惴惴欲动,董卓的士兵将领无一不想要整出个什么动静,想方设法拉拢人心来强大自己的实力,动荡的王朝最容易出现变故,谁可以更好的利用机会发展自己,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这期间有两位权利滔天的人,郭汜和李榷,原本至高无上万人敬仰的汉献帝也是无法力挽狂澜,在这场政治动荡中仓皇出逃,可事与愿违,逃跑途中又被这两位权倾四野的人抓了回来。正在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一位大臣的提醒让汉献帝去寻求曹操的帮助,可能会使情况有所转机。但消息还没有放出去,曹操就已经派兵前来支援了,也因此就有了“说曹操,曹操到”的俗语,并流传至今。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后半句妇孺皆知,为何却无人敢提?

可是后半句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却无人敢提,究竟为何?下面小编把故事接着讲下去。曹孟德一次与吕布的对弈中触了霉头,为防止自己有更多的损失出现,下达了撤退的指令。败退后曹操冥思苦想了许久终于心里有了小算盘打算出其不意乘其不备进行偷袭,可是吕布战神之名不是白白来的,那需要鲜血的濯灌更需要捕捉敌人动态的睿智眼光。曹操想到了晚上众将士睡着了的时候进行攻击,却不料吕布早已准备就绪,先是诈降摆出失败者的姿态,让曹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进入自己的圈套,而后命令士兵进行包围,将曹操围困其中无法脱身再予以击灭。可是曹操幸运就幸运在这里,吕布不认识自己,当吕布冲进俘虏中寻曹操时,曹操自知承认定会招来杀身之祸,便闭口不言只字不提自己是曹操的事实。于是才有了后来曹操出逃并搅动政权的后续历史。这个故事同样也留下了一个俗语“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这句话就是“说曹操,曹操到”的后半句,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是却无人敢提,倘若曹操当时勇敢一点,可能历史又是一个未知,不过就没有了这个可以堪称一代枭雄的英雄人物了!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后半句妇孺皆知,为何却无人敢提?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曹操这一生有人对他敬仰,敬仰其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豪言壮语下的英雄形象;有人对他鄙弃,鄙弃他身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奸臣形象。历史混杂着滚滚硝烟向前进行,那些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还是纵横捭阖的智谋之士都随之而消散,于后世之人留下一些可以参照的东西。听了小编的讲解,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这句俗语了吧,也都知道了为何现在人不提的原因了吧,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