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綜合素質50分作文《教書與育人》,教資作文不用愁!

分享一篇綜合素質50分作文《教書與育人》,教資作文不用愁!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對教師的期望,也是他師範教育實踐的指導思想。有人說:“教師要教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所以,‘學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說:“教師以育人為天職,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身正’最重要。”……那麼,你的看法呢?請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於800字。

【命題分析】本次作文題側重考察考生對於教師“學高”與“身正”的理解,以及議論文的基本寫作素養。

【技巧點撥】

(1)審題:①審文體——議論文;②審題型——材料作文;③審要求——字數要求。

(2)立意——確定文章的觀點/中心思想。材料中表面上讓考生選擇“學高”重要還是“身正”重要,其實根據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建議考生立意時兩方面都兼顧,分別強調兩者的重要性,不要偏頗。

(3)選材:從闡述原因、舉例子、反面論證、援引觀點等方面進行搜索材料。

(4)佈局即議論文的結構。

【參考範文】

教書與育人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有人說成:“學深為師,品正為範。”從中可見學乃教育之基礎,德乃教育之本源,從字義理解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師呢?是簡單的知識淵博型,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的教師呢?答案是兩者兼備的全面教師。“學高”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巨大庫存,只有博學和慎思,才有可能帶出才能傑出的學生。而“身正”是教師自身的品德修養,只有教師品德高尚,學生才能德才兼備。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品德優良、專業知識豐富的好教師呢?應具有事業心、責任感與愛心。

教師不是職業,而是事業。所謂“把教育當事業”至少有兩個含義:第一,研究;第二,創新。有事業心的教師,面對教育中的所有現象,都能夠以一種研究的眼光去打量與審視,並自覺地進行研究,然後結合自己的每一個教育行為進行分析、比較、質疑、琢磨、提煉等。有事業心的老師總是具有一種超越自己的慾望,不願意簡單地重複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課文,針對不同的學生,或者在不同的時期,也希望能夠講出新意。如果說,把教育當飯碗,能夠滿足教師物質生活的需要;那麼,把教育當事業,則能給我們帶來自我價值實現的精神滿足。

教師不是演講者,而是榜樣。教師被人們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而如今卻出現了很多玷汙教師這一神聖職業的事件,在汶川大地震中撇下學生的“範跑跑”,以及在孩子痛苦表情下肆意淫笑的溫嶺幼兒園虐童教師。有責任心的合格教師要

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教師不是學生的長輩,而是學生的朋友。平易近人、與擎生交朋友是師生溝通的橋粱。教師在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時候,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學生長輩的位置。學生不聽教師的話,教師就會勃然大怒。一些道德修養不高的教師甚至會出現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對於今天的教育,教師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教師是社會的一員,不僅要充當“教師”這一角色,而且要充當多種角色。只有與學生交朋友,學生才信任教師,師生之間的溝通才會更方便,更有效。

學識是教師的頭腦,教書是教師職業生涯的風帆,師德是教師的靈魂,育人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