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遊記

千佛山遊記

初到千佛山南門,正值驟雨初歇。

記得民國韓復渠曾作詩一首:“遠看大山黑乎乎,上頭細來下頭粗。有朝一日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此處先不去賞析詩文犀利的措辭與高雅的意境。我只是奇怪,臨到千佛山腳下,我的腦海裡怎麼忽然憶起了這首意境高遠的詩句來。

剛接觸這一千古名句還是我在鄒魏一園的時候,那時我的班長老孟,此人身高八尺,生得是膀大腰圓豹眼環睛,我隨即仿寫一首《詠班長》:“遠看班長黑乎乎,兩頭細來中間粗。如果一月不吃飯,中間細來兩頭粗。”此詩一出引起劇烈反響,班眾譁然。當然代價就是老孟當即在班中挨個查QQ找作者,嚇得我一星期不敢上QQ。

抬頭仰望千佛山,山中峰巒俊秀,萬木披露,觀舍廟宇隱現於青翠之中。此情此景,根本與詩文半分不符,沒想到我牽強附會的本事已臻化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千佛山的確是上細下粗。

千佛山,古稱歷山,又稱舜耕山。隋朝開皇年間興建千佛寺,始稱千佛山。到達山腳已是正午時分,對於昨晚晚飯都沒吃的我早已餓得是蟬腹龜腸,但環顧四周竟無一賣飯的。沿街道行至山的西側後方才見到一個快餐店。點了一份粉皮雞一頓豪吃猛嚼之後從西門上山。

從西門向上,山勢較為平緩,曲徑石階,林木掩映,山花紅勝火。六月月末,暑期來臨,山上旅遊的小妞也漸漸多了,一路之上鶯鶯燕燕好不養眼,給千佛山增添了不少別樣的風景。

從綠景苑往北為三清觀。三清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尊、太清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在道家裡面這三位是三十三諸天最高神。對於欣賞黃老道學的我來說,若不進去拜會一下就太說不過去了。走近三清觀,觀門兩側書有:“清光盈古觀,紫氣啟玄門”二句,字體雖灑脫飄逸但看上去有點像缺鈣。一進觀門兩側為青龍與白虎二位神將把手。只是青龍應為東方位,白虎應為西方位,但觀內卻將二將的位置放顛倒了,不知是故意為之還是疏忽大意。正殿毋庸置疑供奉三清,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就不多說,生得雖不是玉樹臨風但也算仙風道骨。只是上清靈寶道尊讓我有些意外,此人生得面黃唇厚,濃眉大眼,儼然一副農夫大漢的形象。一個面黃唇厚的莊稼大漢都能位列三清,我自幼也熱忱長生之術,不知道能不能修得混元道果呢?

千佛山遊記

出得財神殿往上為臥佛。臥佛佛像為釋迦牟尼像,右臂枕頭雙眼半眯,全身鋪以黃色錦緞。佛像全長約七八米,香菸繚繞。相傳釋迦牟尼在拘屍那揭羅國收了最後一個弟子善賢之後,便“入寂滅樂,於雙樹間北首而臥”。人參悲慼,感嘆大覺世尊將寂滅,眾生福盡。釋迦牟尼便“右脅臥獅子床”安慰大家。這便是臥佛的由來。以睡修行的人道家也有,比較著名的為陳摶老祖,據說這廝睡夢中得道,睡覺即是修行。暗想自己也是善睡之人,上班期間經常魂遊太虛,只是沒有這倆人睡得有水平罷了。

再往上各類飾品商店漸漸多了,各類首飾,雕刻以及避邪護身符等等。而今各旅遊景點都賣有避邪護身一類的飾品,但真正能避邪的卻一個都沒有。更坑的是美其名曰“法物流通處”,只是一堆地攤貨而已。其實世界上真正能護身避邪的東西大體分為三種,一種是靈物避邪,這類物品處於極地,受日月星辰照耀,天長日久具有一定的靈氣,或得道高人長期把玩的物什,長時間之後有念力凝聚在上面,這一類物品佩戴除避邪之外還能受益自身。第二種為煞物避邪,如殺過生的刀、劍或人物畫像等等,這類物品殺生過多後,會帶有一定的凶煞之氣,雖然能避邪,但放在身邊卻有害處。第三種為自然生克之物避邪,如野桃木的西南枝、未配過種的公雞血,黑狗血等等,這類東西本身帶有強烈的陽氣,對於邪魔鬼祟具有天然的剋制作用。另外一些如某些顏色避邪,用大糞、騎馬布等穢物避邪就屬於偏門了。但是像某些商店裡面的“大溼”、“叫獸”拿著飾品念念咒就能所謂開光避邪這純屬坑爹了。只是世人愚昧,如此坑爹的把戲卻有無數人趨之若鶩。

千佛山遊記

路過觀音院,山路漸窄,僅能容納兩人通過。蜿蜒的石階沒於青翠濃密的山林之中。密林層層,枝葉葳蕤,林梢不時傳出陣陣鳥鳴。一路拾階而上,約盞茶時間,終於到了千佛山的正主——興國禪寺。興國禪寺,位於千佛山陰山半腰,南依峭壁,北臨泉城,是千佛山的主體建築。創建於隋開皇年間,時稱“千佛寺”。唐貞觀年間,經擴建,改稱為“興國禪寺”。禪寺與歷山院對立,中間有一塊石砌空地,站在空地上憑欄而望,可依稀看到山下的車水馬龍。由於剛下過驟雨,空氣中升騰起淡淡的水霧,遠遠望去,車水馬龍置身於雲煙之間,如夢似幻,看不真切。

千佛山遊記

蒼山連葉葉連天,驟雨樓臺淡飛煙。閒來品茗論詩酒,且將逍遙至神仙。晨鐘暮鼓,曲徑通幽。我很是羨慕這種遠離塵世的清淨生活,等日後自己年邁之時,我也效仿一下古人,協同老伴尋一處山水之地,日日銜觴賦詩,採菊東籬。

千佛山遊記

興國禪寺褐瓦黃牆,廟門低拱。一進寺廟正殿大雄寶殿。記得日本動畫片哆啦A夢裡面的男主角也叫大雄,只是佛家殿堂不可能去供奉哆啦A夢。進入大雄寶殿正位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坐於蓮花臺,右手結蘭花印。這貨肚大腰肥,頭脖同粗,如同王帥。話說釋迦牟尼原為多寶道人,封神之戰後,截教戰敗,兩教三商共籤封神榜,從此多寶遁入沙門,為人間界的佛教代言人。釋迦牟尼兩側有菩薩羅漢侍立,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阿難,迦葉等弟子。文殊菩薩原為文殊廣法天尊,為哪吒的哥哥金吒、木吒的師父,而普賢菩薩原為普賢真人,為黃飛虎之子黃天化的師父。偏位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形態正好相反,體黃肌瘦,面色疾苦。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的接引之人,故而又稱接引佛或接引光佛。一般我們中土都信奉禪宗,而像西藏喇嘛教等則信奉密宗(又稱真言宗)。另外什麼天台宗,三論宗等等佛教經典,信奉者也不在少數。

偏殿供奉各路菩薩,如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韋馱菩薩,彌勒佛等等當真是讓人眼花繚亂。我不禁感嘆,古人閒著沒事是不是都去出家當和尚了?參禪悟道可以,若是真的剃個光頭遁入空門,就落得下乘了。既然看破紅塵又何來出世入世之分?真正看破紅塵,乃是逍遙於紅塵之中且超脫於紅塵之上,削髮自度只不過小乘境界的自了漢,未能度己先能度人方為佛法大乘。而就如今來看,那些自了漢也是一個個臨時演員,真正修行的能有幾人?佛門,已非清淨之地。

出得興國禪寺廟門,忽見幾個青年男女站在廟門護欄旁邊,面向遠方憑欄高呼,雖神態豪情奔放但長得不敢恭維,遠遠看去如同發情的狒狒一般。往下齊煙九點坊,二柱一樓式,坊前匾額刻有"齊煙九點"四字。濟南古為齊州,城北有九座秀山,由東向西,依次為臥牛山、華山、鳳凰山、標山、鵲山、匡山、北馬鞍山、藥山、粟山。九山山勢各異,雲霧潤蒸,嵐煙繚繞,形成煙景,故稱"齊煙九點"。大溼人郭沫若曾作“半輪新月天心吐,一片東風掃雪痕”的詩句。此時下午光景,沒有新月,也沒有雪痕。站在牌坊下面與其它景點也沒有區別,看來牽強附會的能人並不只有我一個。

往下路過唐槐亭又回到了來時的山路上。沿山路向下,路兩側刻有十八羅漢雕塑,個個神態迥異。佛經當中其實共有十六個羅漢,後來人們又加了降龍、伏虎兩位羅漢,湊齊了十八這個數字,據說濟公活佛就是降龍羅漢轉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到達山腳,千佛山之行算是結束。多長的旅途總有走完的一天,多長的歲月亦有過完的一天,更何況人之一世幾載春秋,更是白駒過隙。回首再望一望那俊秀山巒,揮手離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