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頂"中"醍醐"是什麼意思?

qzuser天道酬勤


想知道醍醐灌頂中的“醍醐”是什麼意思,有書君想先帶大家給這兩個字排排輩分。

01 醍醐中祖宗輩——醍

按最保守的估計,“醍”字的出現,約在公元前400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了,意為“第二等級清酒”,引申為好酒,且一直沿用至今。

《周禮·天官·酒正》篇記載了古時釀酒業,對酒澄清的程度分為五個等級的細節:“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三曰盎齊、四曰醍齊、五曰沈齊。”

唐代白居易 《將歸一絕》中“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的醍醐二字,就代指美酒。

02 醍醐中的祖父輩——醍醐一詞的誕生

大概過了800年,在公元540年,醍醐一詞出現。其代表的含義是發酵乳脂,最早出現在《魏書》的記載中,很可能是一個音譯的外來詞語。

有書君認為其含義的本質可能更接近於現代的頂級奶酪。

03 醍醐中的父叔輩——醍醐佛性含義的確立

唐代高僧唐三藏,西去取經17年,公元645年回到長安後奉旨譯經19年,於公元664年圓寂。

譯文中醍醐含有本質、精髓之意,是梵文mandad的譯名,正式出現時間約為公元650年。

《大般涅槃經·聖行品》:“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

“醍醐”一詞不僅用來形象地說明所謂佛教信徒成佛的漸進修煉過程;還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義,在相互辯駁、詰難中,不斷提升的經歷,

04 醍醐中的孫子輩——醍醐灌頂的逐漸被人熟知

自唐以後,醍醐灌頂,即用酥酪上凝聚的油澆到人頭上。佛教中意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

到了現在,可以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有人用這個詞來形容清涼舒適。

如《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還有,明朝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醍醐灌頂,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

現在,有書君來總結一下,醍醐本身的含義有美酒、乳酪、精髓之意,而在醍醐灌頂中,更側重於其佛教中引申開悟的含義。

你喜歡有書君這樣的科普方式嗎?如果喜歡,請記得點贊轉發,讓更多人知道哦!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醍醐灌頂”是一個意會詞,它絕不是指用一桶“醍醐”從腦袋上直接澆下來,實際上在古代“醍醐”很難得,可不是一般人能“澆”得起的。那麼“醍醐”到底是什麼呢?實際上它就是從酥酪中精煉出來的奶油。

“醍醐灌頂”最常見的用法是佛教中用來比喻通過灌輸佛性智慧使人產生靈感,大徹大悟,從而除卻煩惱、身心清爽的感覺。那麼佛教又是怎麼跟“奶油”扯上關係的呢?這就要從“醍醐”二字講起。

一、醍醐

“醍”本是一種速釀的薄酒。《說文新附·酉部》說:“醍,清酒也。”而這種酒又是微帶黃色的丹赤色,故《玉篇·酉部》又說:“醍,酒紅色。”“醐”與“餬”是同源字,指的是糊狀的液體。因此“醍醐”二字,一字表顏色、一字表形狀,連起來就是赤黃色的精煉奶油。醍醐質地細膩潤滑,“在酥中,盛冬不凝,盛夏不融”。

不要以為“醍醐”就只是奶油,

它在古代印度被視為牛乳中的美味極品,“佛書稱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色黃白作餅,甚甘肥,是也”。醍醐難得就難得在“精煉”上,它需要經過重重工序的提煉才能製作出來。《大般涅盤經·聖行品》說:“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穌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連佛經都忍不住稱讚這人間美味。

醍醐不僅可以與面一起加工成“醍醐餅”,還可以做藥引子或直接入藥,醍醐最突出的藥用效果便是清涼去燥熱。對此,唐代詩人顧況有詩云“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於是根據醍醐的這些特性,後世又生髮出許多引申義來。

二、喻佛性之精粹

最常見的便是佛教中常用醍醐來比喻佛性之精粹智慧。“釋經,言聞正法,如食醍醐”。佛教中的醍醐灌頂便是將人食用醍醐後的清涼通感昇華為一種精神上的豁然貫通。又如《維摩詰講經文》稱“聞名如露人心,共語似醍醐灌頂”也是此意。

三、喻精釀之美酒

由於醍醐精煉的特點,古人又將精釀之美酒也稱作“醍醐”,此說多見於詩中。白居易曾寫《將歸一絕》:“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又有《早飲湖州酒·寄崔使君》“手中稀琥珀,舌上冷醍醐”。

四、喻人品之高潔

同樣是借醍醐難得、精粹的特點,古人又用醍醐來代指高潔之士。《新唐書》中有稱讚穆寧四子穆贊、穆質、穆員、穆賞之言說道:“兄弟皆和粹,世以珍味目之,贊少俗,然有格,為酪;質為酥;員為醍醐;賞為乳腐。”

參考資料:《說“醍醐”》、《佛經中有關乳製品的詞語考探》


我們愛歷史


這個問題,有書君來回答: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古代的人類用他們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成語典故。


有人問,醍醐灌頂"中"醍醐"是什麼意思?


現在有書君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醍醐灌頂",是一個成語,想要了解“醍醐灌頂"中“醍醐”是什麼意思,首先看看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成語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譯成現代文就是:“令其探問維摩大居士,聞到大名已經如甘露入心,和他共語,就好像如醍醐灌頂一般,能獲得大智慧。”


維摩詰,他是一位有著超然無礙智慧的佛家著名的居士,在家菩薩,有一次,他生病,佛派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去探病。


文殊見到維摩詰後,兩位菩薩互鬥機鋒,他反覆論說佛法,義理深奧,妙語連珠,使得一起同去探訪的菩薩、羅漢們都聽呆了。


一場論戰後,文殊菩薩對維摩詰倍加推崇,人們對維摩詰菩薩也更加崇敬了。


因此,我們知道了“醍醐灌頂”這個成語,原本是佛教用語,後來就廣泛地被人們用來比喻以智慧灌輸於人,使人徹悟。


而“醍醐”就是從乳製品酥酪中提製出的油。在《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中,解釋了醍醐的來源:


“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也就是說醍醐是乳製品酥酪最精華的部分,非常珍貴。


它是個褒義詞,它的近義詞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恍然大悟,如夢初醒,大徹大悟。


“醍醐”,是個漢語詞彙,在現代成語詞典中,它就是個多義詞。


就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它有著不同的解釋,一般有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



我們己經知道它的本義:是從牛乳中,經過反覆提製出來的油,指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


從《大涅槃》《聖行品》佛經中,知道比喻義是佛教,喻指佛性,比喻最高的佛法,是佛法修煉成最頂級的方法論。


而它的引申義居然為:美酒,它出自《周禮》,而且在大約公元前400年,作為"第二等級清酒"的"醍",就己經出現了。


實際上,醍”和“醐”在古漢語裡,本來是兩個字,而且並不是在同一時間產生的;


“醍醐”,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它還是中藥名,具有滋陰清熱,益肺止血,止渴潤燥之功效。


知道了“醍醐”有這麼多的詞義,那麼,我們隨便也理解一下“灌頂”是什麼意思。


“灌頂”一詞,它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一種儀式:取來四大海的水,裝在寶瓶中,從新王的頭頂上流灌下去,象徵著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統治權力。


佛教密宗,經常在僧人,升任阿闍黎(規範師)時,用甘露作為法水,從佛子們的頭頂上灌下來,表示讓佛種生生不息,永遠不斷。


綜上所述,有書君認為,"醍醐",它已經不僅僅是食物、藥物,它的非常複雜的製作過程,已達到最高境界,它就是引申義,就是指精華,最高級感。


而佛經,之所以用到“醍醐”兩個字,完全就是因為佛經的宣講過程,也是在不斷的漸變,不斷的提升和昇華的過程,就如同“牛乳到醍醐”的制酪、制酥、出醍醐的繁瑣複雜、不斷昇華的提煉過程,它們的基本原理是一樣。


在大唐時期,高僧三藏法師在翻譯佛經時,就把“醍醐”翻譯成為“本質”、“精髓”,用來顯示佛教教義的精華地位,比喻成最高的佛法。


因此,通俗地講,就是將最精華那一部分,從你頭頂上灌下去,輸入你腦子裡面,使你有智能,給你營養,讓你變得聰明。


後來,很多古詩文中,也經常使用“醍醐灌頂”。


比如唐代·顧況《行路難》的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當然,成語“醍醐灌頂”的內涵,隨著歷史的變遷,也在不斷演變。


比如,現在許多專家,在討論中華先祖,是不是也用乳類作為的日常飲食時,也引用成語“醍醐灌頂”,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某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但通過導師,或者其他有智慧的人一指點,"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立即茅塞頓開,有"醍醐灌頂"之感。


比如常見的現象,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裡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裡賣呢?



經濟學家是這樣為您解釋的:


因為飲料,大多直接就著容器可以喝的,圓柱形的更合手,不佔用地方,就可以降低“存儲成本”。


超市裡,飲料都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運營成本”。


而牛奶,人們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而且,牛奶還需要專門裝在冰櫃裡,“存儲空間”相當寶貴,而且冰櫃很貴,那麼“運營成本”就高了。


而用方盒字可以節約“貨架空間”,從“成本”上來講,就提高了經濟效益。


當您聽了用經濟學的“成本”原理,為你解釋了這個平時常見,但不得其解的現象時,你的感覺是不是如“醍醐灌頂”,頓時恍然大悟了!


以上是有書君的個人見解,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有書知道


說到醍醐灌頂,就要先搞清楚什麼是醍醐。

醍醐灌頂是個佛教用語。《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聖行品》:“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 “醍醐”從牛奶中提煉成奶油、再從奶油提煉出酥油、再從酥油中提煉精華,那就醍醐,可見其有多麼珍貴了。

醍醐澆到頭上,能使信徒頓悟,更能除病,所以是一種很高的覺悟。藏傳佛教用酥油點燃佛燈,表示了信徒的最高禮儀。

醍醐既然是奶油提煉的,它當然能吃。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卷六有“醍醐酥酪抱螺”的具體做法:“牛乳貯甕,立十字木鑽,兩人對牽,發其精液在面者杓之,復墊其濃者煎,撇去焦末,遂凝為酥;其清而少凝者,曰醍醐,惟雞卵及壺盧可貯不漏。有白糖為餅者,有作乳酪者,或少加羊脂,烘和蜜滴,旋水中曰抱螺,皆寒月造。”

《金瓶梅》裡面有李瓶兒擅長在酥油泡螺,就是一種奶油食品。應伯爵形容其為“入口即化”,溫秀才說這東西“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因為加工複雜、成本高昂,是當時一種少有的休閒小食。


迷樓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比如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醍醐灌頂就是一個經典的成語橋段。

醍醐灌頂。醍醐是一種從奶乳中提煉而出的油脂狀流體。頂,此處譯為頭頂。

顧名思義,乍看上去它的意思是用醍醐澆灌自己的頭頂。當然,如果這個成語就如這般淺顯無味的理解倒是小覷中華文化了。實際上,醍醐灌頂有大來頭,大說法。

醍醐灌頂有本義與喻義。

本義源自於天竺,即印度那塊。相傳古印度君王新登基都會行灌頂之禮,用容器盛四海之水,澆於新王頭頂,喻義君臨天下,威加四海。

(古印度君王受灌頂之禮)

印度的僧人等級森嚴,也有此做法。凡僧侶弟子登堂入室修行到一定程度都會行灌頂之禮,由施禮人用容器澆甘泉於受禮人顱頂,受禮完畢,受禮人將進行一段時間佛學精髓的閉關修習,由此達到內外灌頂之要義,這一點不難理解。

也就是說醍醐灌頂也喻義佛教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頓悟,我們經常看到影視劇中佛教或者其它宗教施禮人會往受禮人頭上灑幾滴水,此舉追本溯源皆出於醍醐灌頂之義。

(維摩詰對醍醐灌頂有獨到見解)

當然,放到我們凡人身上來說,更多是指聽到了高明的意見使人有恍然大悟、茅塞頓開之感的意思。

不過,醍醐灌頂一詞我們偉大的老祖宗雖早已成文,但其義淺顯,等到大唐玄奘法師西行後才有了更多用意用於佛家。

按照印度那一套,雖然行同等事,但是別人有他們自己的說法。

所以,歸結以上本義與喻義,我們可以總結,醍醐灌頂的醍醐主要用兩個字概括:精髓!

比如唐之前有《涅槃經》對醍醐的描述最為切切“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此句已經夠言簡意賅地說明了醍醐的精髓了。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此句對於醍醐的描述乃出於玄奘西行幾百年之前,大概是玄奘西行回來見天竺灌頂之禮,所行所感雜糅了我國醍醐的至精至髓之要義而將之意譯為“醍醐灌頂”,既用精髓灌注人的頭腦,使人達大智慧頓徹明悟的境界。


朱自清曾有寫《荷塘月色》記荷花之香“有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既將花之香氣通感化,醍醐灌頂概如此理。


不書公子


醍醐灌頂,是佛教的術語。大家也都在說醍醐指的是酥酪上凝聚的油,灌頂就是澆到頭頂。然後用醍醐灌頂來形容深受啟發,清涼舒適,身心愉悅。

但稍微動動心思就會發現這麼解釋並不合理,我看也有回答問題的朋友已經在抗議了:油澆在腦袋上,怎麼會讓人清涼舒適呢?肯定是油膩膩,還帶著腥羶味。醍醐澆在頭上應該是非常的難受才對。

咱們學習如果不獨立思考,只是背口訣就沒意義了。

這個醍醐指的並不是真實的乳油,而是“清淨法乳”。

醍醐是法乳,是比喻,不是世俗的酥酪油。

佛門中有段公案,就和乳有關。有傳說釋迦摩尼在成佛前,曾修苦行,瘦得跟骷髏一樣,已經奄奄一息,但依然沒有悟道。後來有人餵了他乳糜,也就是牛奶里加肉末。釋迦摩尼喝完了,恢復精神,端坐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所以,在後世,釋迦摩尼喝乳糜就成了問題,而禪宗的達摩祖師做出了回答:

佛所食者不是世間不淨之乳,乃是真如清淨法乳也。三鬥者,即三聚淨戒。六升者,即六波羅蜜。成佛道時,由食如是清淨法乳,方證佛果。若言如來食於世間和合不淨之牛羶腥乳者,豈不謗誤之甚乎?真如者自是金剛不壞,無漏法身,永離世間一切諸苦,豈須如是不淨之乳,以充飢渴?如經所說,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溼,不食谷麥糠麩,不與特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此牛者毗盧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憐愍一切,故於清淨法體中,出如是三聚淨戒六波羅蜜微妙法乳,育一切求解脫者。如是真淨之牛,清淨之乳,非但如來飲之成道,一切眾生若能飲者,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個人認為釋迦摩尼喝乳糜這件事本身就是佛經故事,是比喻。達摩祖師是在解答比喻。不是喝乳糜這件事真實發生過,然後後世弟子在做辯解。

達摩祖師說這個牛是毗盧舍那佛的化身,牛本身就是清淨的牛,然後它擠出的乳是清淨的乳。這個清淨的乳哺育一切修行,追求解脫的人。喝了這個法乳,不但如來能成道,一切眾生喝了,都能覺悟成佛。

實際上,醍醐指的就應該是這個清淨法乳。喝法乳,是比喻,實際上就是修行、觀心感悟,以獲得法乳的滋潤。灌頂就是豁然開朗的意思,是通透的意思,也是比喻,注意,開朗的、通透的是自己的心。

醍醐灌頂:清淨法乳在意識裡流淌,心得到解脫。醍醐灌頂是形容心的感受,不要被這個頂字迷惑,以為是在說身體的感受。醍醐是心裡的醍醐!

這時候才會有那種清涼舒適的感覺。你扣一腦袋酥油試試,肯定不是那麼回事。


銳視覺何老師


醍醐灌頂,ti(二聲) hu(二聲)guan (四聲)ding(三聲)

醍醐,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

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


微觀和宏觀全是世界


“醍醐灌頂”中“醍醐”是什麼意思?

答;成語典故: 醍醐灌頂,禪語。小故事大智慧。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

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成語出處: 唐·顧況《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對於每個人一生平平淡淡的生活來說:生活中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是有些溝溝坎坎不順的事情,在自己渴求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能夠讓禪“醍醐灌頂”,使自己真正參與其中,悟出正確的解決辦法和行為準則。 禪講究的是悟性,對於每個人來說,悟性都不可能完全一樣,它也是有千差萬別的。

所以要求每個人平時多讀一些有關禪的故事書,這樣對開悟是大有益處的。而人的鬱悶多半是生活的最平常最普通的事情,而恰恰是這一部分,便人們總是缺乏一種完全理性的思維和認知辨析。

所以那些茅塞頓開的頓悟於人們便是清新脫俗大徹大悟,絕不是玄之又玄的神秘,禪就是醍醐灌頂的那種美妙。

墨已入水渡一池青花,攬五分紅霞採竹回家。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皆是妙諦。禪其實就是人們,在生活裡必不可少的。它象空氣一樣瀰漫在人們的周圍,象涓涓細水一樣流淌在人們的心田。

只是當人們用習慣的用成敗論榮辱觀來思考生活的時候,一切真諦被人們輕忽漠然的揚棄了。最開始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竟然後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禪的最美妙之處在於經過人們的冥思苦想和沉靜醒悟之後發現: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呢,人們的思維便得到一種值的昇華。在事業地位財富、婚姻、家庭、生老病死等等天災人禍等等諸多問題面前都能泰然處置,禪是我們精神的最大財富。

知足常樂2018.4.26於上海


知足常樂98954541


答: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

醍醐灌頂:直譯:用純酥油澆到頭上。

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用 法】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一語中的、聽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茅塞頓開、大徹大悟、如飲醍醐、恍然大悟、豁然開朗、如夢初醒、振聾發聵[1]
【反義詞】執迷不悟、頑固不化
【押韻詞】半夢半醒、天光雲影、捫參歷井、爬山越嶺、高人一等、孤身隻影、杳無蹤影、縮頭縮頸、大煞風景、俛首繫頸、翻山越嶺、一碧萬頃、如夢初醒、吾日三省、伸頭縮頸、昏迷不醒、平平整整、崇山峻嶺、齊齊整整、授人以柄、振裘持領、漚浮泡影、溫凊定省、清浄白省、汲汲顧影、晨參暮省、晏開之警、一日三省、重山復嶺


八條鹹魚


醍醐一詞在佛經中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世尊所引用的世間法的含義,另一種是出世間法的含義。

一、醍醐的世間法含義

在《長阿含經》中有這麼一句話:“譬如牛乳,乳變為酪,酪為生酥,生酥為熟酥,熟酥為醍醐,醍醐為第一。”

這就清楚地告訴了我們醍醐的產生過程,是從牛乳,變為奶酪,然後從奶酪製為生酥,再從生酥製作出熟酥,最後從熟酥製出醍醐,而醍醐作為奶製品頂端的產品,它的味道在當時而言是第一的。

二、醍醐的出世間法寓意

那醍醐在佛經中又有何出世間法的寓意呢?

1、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說:

“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經如乳,調伏如酪,對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猶如熟酥,總持門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諸病,令諸有情身心安樂。總持門者,契經等中最為第一,能除重罪,令諸眾生解脫生死,速證涅槃安樂法身。”

在經中世尊把總持門譬喻為醍醐,並指出總持門在契經中是最為殊勝的,它能除滅重罪,令眾生解脫生死,速證涅槃安樂法身。

2、在《大法鼓經》中說:

“譬如從乳出酪、酪出生酥、生酥出熟酥、熟酥出醍醐。凡夫邪見如初生乳,乳血共雜;受三歸者猶如純乳;隨信行等及初發心菩薩住解行地,猶如成酪;七種學人及七地住菩薩猶如生酥;意生身阿羅漢、辟支佛、得自在力及九住十住菩薩猶如熟酥;如來、應供、等正覺猶如醍醐。”

在經中,世尊把凡夫邪見譬喻為剛剛擠出的初生牛乳,血乳混雜;而受三皈依者就像純白的牛乳;而隨信行和初發心的菩薩住解行地的時候,就好比從牛乳變成了奶酪;而七種學人以及七地住的菩薩,就像生酥;意生身的阿羅漢、辟支佛、以及得自在力和九住十住菩薩就像熟酥一樣;而最圓滿的如來就像醍醐一樣。

3、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中說:

“諸佛、如來有十二種勝妙功德,猶如醍醐,於諸味中最為勝上、清淨、第一,能淨一切諸佛國土,如來於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十二?一者、示現劫濁;二者、示現時濁;三者、示現眾生濁;四者、示現煩惱濁;五者、示現命濁;六者、示現三乘差別濁;七者、示現不淨佛國土濁;八者、示現難化眾生濁;九者、示現說種種煩惱濁;十者、示現外道亂濁;十一者、示現魔濁;十二者、示現魔業濁。善男子!一切諸佛所有國土皆是出世功德莊嚴具足清淨,無有諸濁。如此過者,皆是諸佛方便力現,為利眾生,汝等應知。”

在這部經中,則將如來的十二種勝妙功德譬喻為美味中最尊最上最為清淨的醍醐,它能清淨一切諸佛國土,而如來正是在其中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