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选择了给予以色列经济补偿,但以色列至今都未能完全原谅德国

1951年,德国打破沉默,主动寻求与以色列及犹太人和解,并于次1952年,德国与以色列签订《卢森堡协议》,给予以色列经济补偿、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秘密为以色列输送武器,并曾在阿以问题上直接明确支持以色列,致使德以关系迅速回暖。必须看到的是,二战之后,德国努力寻求改善德以关系,承担历史罪责,有利于德国展现“知错能改、负责任”的国家形象,有益于德国尽快被西方国家接受。

德国选择了给予以色列经济补偿,但以色列至今都未能完全原谅德国


德国选择了给予以色列经济补偿,但以色列至今都未能完全原谅德国


德国选择了给予以色列经济补偿,但以色列至今都未能完全原谅德国


德国选择了给予以色列经济补偿,但以色列至今都未能完全原谅德国


在施密特在执政时期,德国就已将以色列置于近东政策次要位置,致使两国关系再次陷入低谷。

当前,默克尔赞同“两国方案”,力争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中寻找平衡,甚至会因经济利益疏远以色列,在欧洲“一个声音”的背景下,加入到批评以色列的行列,在承认巴勒斯坦地位上亦有所松动。

德国出于赎罪及现实利益的考虑,不断追求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目前德国已经是以色列仅次于美国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双边关系仍未完全摆脱历史影响,以色列至今都未能完全原谅德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