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地产商抢占深圳城中村?

各大地产商抢占深圳城中村?

半个月前,莫老爷的一位地产业内朋友透露,他亲眼见证了万科、碧桂园、华润、金地四大企业,同时在深圳龙华民治某一村委,上演分割争夺全村农民房的激战。

这位朋友还描述称:“为了做二房东,租金涨幅之高,年度增幅之高,村委(业主)提的超过数十条苛刻要求,包括清租,还有街道、工作站现场协调等工作,四大企业均悉数收揽。每家都摆出一副舍我其谁、势在必得的架势。如此恶性竞争,此前的《13万富士康劳工代表致万科、房东及监管部门书》瞬间显得多么的微弱和无力。”

《13万富士康劳工代表致万科、房东及监管部门书》的起因是万科进驻富士康龙华工厂北门的清湖新村进行改造,深圳富士康员工担忧城中村房租将增加2倍-3倍,于2018年6月初发起的一封表明自身立场,维护合法权益的公告书。次日,万科也紧急作出回应称,城中村改造前后租金价格处于同等区间。

要知道深圳约2000万常住人口中有超过1000万居住在城中村,深圳每届领导最不敢碰的就是这些“法外建筑”问题。这一届真是勇气可嘉啊,已经白纸黑字红头文件明确要求,必须在“十三五”期间,将深圳100万套(间)城中村住房升级为长租公寓。

此外,据莫老爷了解,房企改造治理深圳城中村的效果,还会作为日后政府考评房企入门城市更新项目的标准之一。可以这样简单理解:经过40年的开发,深圳现可开发面积只剩下20平方公里左右,每年新增用地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房企想留在深圳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城市更新项目!那么,现在不积极参与统租运营,尤其是城中村这个最棘手领域的房企,以后想在深圳拿城市更新项目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对了,深圳的城中村改造计划,对那些已经前期入驻城中村一直在跟村委谈旧改事宜但进展缓慢的开发商,以及买入了城中村小产权博旧改的投资者,是一大利空。总之,这盘棋现在可乱了,各种博弈=。

这是被碧桂园搞定的深圳白石龙某城中村...

关于改造城中村,莫老爷今天也说几点个人看法吧:

1.房企做二房东,推高房租是肯定的。

各大地产商抢占深圳城中村?


不仅仅是房租涨了,与此同时,你的居住面积也会变小。以前你1000块能租个三房一厅的单间,现在你是1000+块只能租个四房一厅的单间,因为开发商会把你原本宽敞的大客厅隔一半面积出来,打造为房中房,增加一个单间再租出去;

以前你的物业管理费是30块,以后可能就是200块,水电费的计算方法也会改变,当然是往高了改...等等杂七杂八新增业务费用一加,居住成本提高不只一点点;

关于舒适度,只能说是有增有减,比如基础家具给你换一套新的,舒适度提升了,但你的卫生间数量会减少,以前是三户用一个卫生间,以后就是四户,那么舒适度也降低了。

2.未来深圳租赁市场是否会形成垄断?

现在万科的“万村计划”展开大规模行动,未来是否会形成租赁市场的垄断寡头?万科跟那些房东签的合同都是锁定10-20年的,如果形成垄断拥有定价权,对于租户而言...呵呵。想想看,以往你是跟小业主谈房租,多灵活啊,以后换成了和企业谈,多强势啊!

尽管各家开发商都把改造城中城说的可好听,啥也不图做慈善一样,莫老爷还是要提醒大家,要看商人做的事,别听商人说的话。

3.生物有多样性,城市里的人也一样需要多样性,这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

目前,深圳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52938元,但却要面对五六万的平均房价。据深圳链家研究院统计,深圳八成人口租房,53%是租住在城中村里。其中有超过一大半的人月收入不足6000元。城中村就是低收入群体最好的安身之处。

2017年北京上海的人口都是流出的,深圳则依然是流入的。很多人选择来深圳打拼都是受这句话所感染:“来了就是深圳人。”但是未来,当城中村都化身高档公寓,有多少人低收入群体会被迫离开。来了不再是深圳人,只是深圳的奴隶,榨干你的青春你的梦想,最后把你抛弃。城市再发展,也需要低收入群体来做高收入群体不愿从事的工作。

4.许小年《回荡的钟摆》:“我们欠农民的太多了。”

许小年说,我们搞了60年经济建设,前30年靠工农业“剪刀差”,剥削农民,积累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本。后30年靠农民提供低廉劳动力,牺牲他们的正常生活(农民进城打工,导致夫妻分离,农村老弱病残留守,父母和子女也分离,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国流动人口目前接近2.5亿,平均每人每年回家的次数不超过两次。)。我们欠农民的太多了!

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最亏欠的就是农民,不能一座城市需要农民工的时候就各种利好诱惑人家来,不需要了就甩包袱。城市应该思考怎样创造一个让所有收入群体的人都能快乐生活、工作的环境。

5.城中村以及外来务工对于深圳的飞速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

看过深圳发展史的书,所以知道城中村的来龙去脉。很多年前邓小平一声令下,国家把政策给了深圳,于是深圳飞速发展,各种土地开发建设。到了1992年,深圳关内没地了,政府只好对关内农村土地“统征”,给了适当补偿,结果是一次性把全部农村土地转化为了城市国有土地,比较成功。又发展到了2004年,关内的地也不够用了,政府只好想办法弄关外的地,于是又对关外的农民实施“统转”,即将关外农民全部变为城镇居民,地也变成国有的。可惜,补偿力度还和1992年“统征”的力度一样,很多人就不干了,并立刻“种房保地”,形成“抢建潮”。当时不是政府不管,而是管不过来,关内的看见关外“违建”如此疯狂,也跟着效仿。加上这种行为也有被政府默许,深圳发展太快,外来人以及外来企业疯狂涌入淘金,深圳特区才刚成立,哪有那么多匹配的廉租房,所以这些城中村就起了廉租房的作用,它们对深圳今天的辉煌是有重大的贡献的,不可抹掉。

6.深圳还要继续大步迈向前,城中村改造也是不可阻挡的。

深圳还要再创奇迹,还要继续发展,地已经没了,城中村改造是不可阻挡的。只希望开发商对待租户“温柔”一点,最近看到的报道都是,以房子突然要装修,或者达不到防火标准为由,就在这么高温的天突然强迫租户半个月内撤离。这体现的是一种以管理者的方便为优先,而不是以人为本!

最后,莫老爷还是非常相信以及肯定深圳政府的能力的。政府表示,未来住房供应将60%都是政策性房产,包括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廉租房等等,都是比市场价格便宜的解决方案,低收入群体可以多多留意这些方面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