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招聘考试微观经济学高频考点秒杀技巧

2019年银行校园招聘都即将进入笔试阶段,在复习备考的路上,掌握一些高频考点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可谓事半功倍。小编在此给大家梳理微观经济学高频考点——市场失灵,帮助大家能够快速做题,顺利通关。

市场失灵指的是由于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者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对于这一知识点常考的就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一般在考试过程中考察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考察市场失灵的原因,四大原因能够选择即可;另一种是针对特定原因进行细致考察,且第二种方式为考察趋势。下面中公金融人带领大家针对各个原因逐一击破。

一、垄断

对于垄断,一般考察垄断低效率表现,主要涉及:1.垄断带来机会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2.垄断企业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导致管理松懈;3.导致寻租活动的出现。


银行招聘考试微观经济学高频考点秒杀技巧

二、外部性

外部性主要考察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对社会及个人的收益、成本的影响。外部性概念很好理解,是指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造成了好或坏影响,但并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简单来说,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是产生好的影响,当然自己付出的成本比社会成本多,自己得到的收益比社会收益少,即私人收益社会成本;而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是产生坏的影响,自己付出的成本比社会成本少,自己得到的收益比社会收益多,即私人收益>社会收益,私人成本

三、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主要考察公共物品特点。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可以同时使用、不影响。非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简单说就是大家都能用、不排斥。

四、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主要考察两个问题的含义理解,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质量差商品往将好挤出市场现象。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后的一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来获取利益。针对这两个概念有秒杀技巧,看到"交易前"可以快速判断为逆向选择;看到"交易后"可以快速判断为道德风险。

通过考点的简单梳理,希望大家能够快速掌握,通过习题小试牛刀,提速提分,实现笔试通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