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本期内容

■ 什么是电信诈骗

■ 电信诈骗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如何加强防范意识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本期讲师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 张仕琴,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检察官

○ 省妇联“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公益讲师

本期内容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检察官张仕琴。电信诈骗层出不穷,害人不浅,怎样识别电信诈骗?又怎样防范呢?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讲讲这个话题。

我们先由一起真实的案例说起:

徐玉玉被骗案

徐玉玉是一名刚刚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花季少女,因为家庭困难,她向教育部门申请了一笔助学金。

2016年8月19下午,徐玉玉接到一名叫郑贤聪、并自称是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人打来的电话,郑贤聪告诉她可以领到一笔2600元的助学金,但必须今天领取,并要和财政局工作人员陈文辉联系。

徐玉玉立即与陈文辉联系,陈文辉以激活账号为名,诱骗徐玉玉把9900元学费存入陈文辉指定的助学金账号。随后,在福建泉州的一个自动取款机前,有人把徐玉玉的9900元学费全部取出。

见迟迟没有等到回信儿,徐玉玉回拨了对方的电话,却发现对方已经关机,这时徐玉玉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了骗子。徐玉玉与父亲去派出所报了警。当从派出所出来走了没到三分钟,徐玉玉就倒了。

2016年8月21日,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虽然陈文辉等人最终因诈骗罪被定罪处罚,却已经无法挽回逝去的花季生命。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看了这则案例,大家是不是对徐玉玉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对犯罪分子的罪恶行径无比愤慨?回归理性,当务之急,我们就是要了解、防范电信防骗。

什么是电信诈骗呢?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话、计算机网络等电信技术,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在信息空间中传播虚假信息,使他人陷入认识错误而交付财物,从而诈骗人骗得财物的行为。电信诈骗犯罪并不是我国刑法中的一个独立罪名,而是从属于诈骗罪,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对其进行刑事处罚。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电信诈骗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呢?

公安部刑侦局归纳出48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方式,其中,使用电话类的占63.3%,使用短信占14.8%,使用网络的占19.6%。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其中比较典型的方式有:

1.冒充熟人诈骗

骗子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冒充受害人的亲戚朋友、同事、老师等熟人,以遇到急事、就医、还钱、交学费、代购等借口,编造各种剧情骗取受害人转账汇款。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2.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公证处工作人员等,以手机短信、电话、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谎称受害人中大奖,要求受害人将“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等存入指定银行账号,其再向受害人兑现支付“现金”,以此骗取受害人钱款;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部分犯罪团伙雇佣人员到城乡推销奖票或发放附刮奖的产品宣传单,刮开后大都会中10万或20万以上“巨额大奖”,犯罪分子再谎称需先将“中奖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等存入指定银行账号,后凭相关票据到银行兑现“大奖”,以此骗取钱款。

3.冒充电信、公安、银行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电信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电话费欠费,诱导其将电话转到“公安局”,假冒的“公安民警”以诈骗人员盗取老百姓的身份信息和银行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请核查银行信息是否盗取为由,将电话转至银行,假冒的“银行职员”接电话后一查,谎称“你的银行账户已经不安全,马上把银行的钱转到我们指定的安全账户上”。老百姓按“公安局”和“银行”吩咐去办理,由此上当受骗。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4.短信中暗藏木马链接

犯罪分子发送的短信中暗藏木马病毒的网站链接,一旦点击就可能被盗取手机内的网银密码等信息,导致网银内的资金被盗。同时,中毒的手机还有可能自动向通讯录中存储的号码再次扩散病毒短信,导致亲友“中招”。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为达到目的,骗子往往会以各种夺人眼球的文字为噱头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比如“你老公、老婆有外遇了”、“看看你干的好事,身边的人都知道了”、“最近干嘛呢?我整理了上次聚会的照片,记得去看哦,照片链接网址……”

此外,骗子还很会抓热点,比如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均以“被抽选为幸运观众”为由,诱使用户点击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

5.网络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设置虚假网络购物平台,利用招聘网站、兼职类QQ群等发布兼职刷单虚假信息,要求受害人拍下商品并付款,随后返还购物款并支付一定数额的“佣金”,之后再以高额报酬诱使受害人继续刷大单。随着刷单数量和金额的增加,便以系统、网络问题等为由拒返本金及佣金,并要求继续交易才能归还,一步步诈骗钱财。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6.贷款、办理信用卡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建立虚假网站或通过短信、邮件群发信息,称可为资金短缺者办理信用卡、提供贷款,且无需担保,方便快捷。一旦受害人信以为真后,便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7.网购退款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网上商城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或出现质量问题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然后盗刷受害人资金账户或诱使受害人扫描二维码转款实施诈骗。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诈骗的方式层出不穷

我们该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呢?

01

THE FIRST

克服“贪利”思想。

对“意外之财”保持谨慎态度,尽量克服占小便宜的思想,很多诈骗分子就是利用人们好占小便宜的心理进行诈骗。

02

THE FIRST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秘密、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这些信息或者结合其他信息可以识别特定人的身份或者反映特定人的活动情况,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因此,对自己和家人的这些信息一定要严格保密。

03

THE FIRST

查证核实相关信息。

对于电话、信息等花言巧语,不要轻易相信,特别是在接到短信或电话要求转账时,一定要仔细核对信息的真实性,可以打电话询问当事人,如果当事人的电话无法接通,则可以向当事人身边的朋友、同事或其他家人询问,一定要把信息核实清楚。

04

THE FIRST

被骗及时报案。

发现受骗要留存好相关证据材料,比如:与诈骗分子的通话记录、短信、微信记录、银行转账记录等等,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银行ATM向他人转账24小时后到账,报案越早,追回被骗钱财的可能性越大。

虽然诈骗分子的手法越来越高明,但骗局始终是骗局,是骗局就有漏洞,只要我们不贪图小便宜,不轻信他人,就不会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切实保护好我们的财产安全!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第二十六期」远离电信诈骗 共建和谐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