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一顆菸蒂破滅門慘案,案件詳情曝光

近日,一起發生在23年前的滅門慘案公開宣判,被告人汪某明、劉某彪一審均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1995年,兩名犯罪嫌疑人為搶劫錢財,在湖州織裡鎮一旅館先後殺害4人,包括一家3口和1名旅客,社會反響巨大。

在潛逃多年後,其中一名嫌疑人漂白身份,成為知名作家,另一名嫌疑人已成為企業主。

1995年11月29日凌晨,織裡鎮晟舍村當地一家旅館發生命案,民警趕到現場後發現,旅館老闆閔某生、老闆娘錢某英、老闆孫子閔某及旅客於某峰4人被殺害。

經官方報道,案件水落石出,嫌疑人是劉某彪與汪某明。根據檢察機關起訴,劉某彪,出生於1964年,歸案前為某校刊編輯;汪某明出生於1953年,小學文化,歸案前是上海某公司職員,兩人是安徽南陵老鄉。

據劉某彪交代,汪某明因急需用錢,“當時就想搞點錢,說要是能搞上一兩萬塊錢,就能解決問題了”,這是兩人第一次商量要去搶劫。

與他們同住一個房間的山東人於某峰成為目標。11月30日凌晨,趁於某峰熟睡之際,兩人用榔頭猛擊於某峰頭面部數下致其死亡,劫得20餘元。

因所劫錢財較少,兩人又以退房結賬為由,將旅館的閔老闆騙至房內,對其綁手、塞嘴,威逼錢財。劫得金戒指一枚後,汪某明用榔頭猛擊閔某生。

為進一步劫財,他們又以同樣方式將旅館老闆娘錢某英、閔老闆夫婦年僅12歲的孫子殺害。

此後幾年間,劉某彪搖身一變成了知名作家。農民出身,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憑藉自己的中短篇小說集《一部電影》獲獎,2013年7月加入了中國作協。2014年11月,他創作的25萬字歷史演義小說《行者武松》出版,並改編成50集電視劇劇本。

2017年,湖州警方抽調刑偵技術人員和專家組成專案組,並下設重要線索查證組、物證蒐集檢驗組、大數據後臺支援組、重點地區調查組等,對這起命案再次發起強攻。值得慶幸的是,警方在案發現場提取的痕跡物證,多年來都保存完好,成為22年後破案的關鍵。

DNA生物鑑定技術的發展,給此案的偵破帶來契機。2017年,通過對當年案發現場物證的鑑定以及大量的摸排,警方將嫌疑目標鎖定為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的劉氏族人。

法院判決兩被告死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