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看到農村老人不願去城裡,卻看不到這背後的辛酸

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通過自己的艱苦奮鬥在城裡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為了儘自己的一份孝心,也想讓父母安度晚年,會選擇把父母接到城裡和自己一起生活,認為在一起可以照顧到老人家,可是大多數的老人卻並不願意到城裡生活,這又是為什麼呢?

你只看到農村老人不願去城裡,卻看不到這背後的辛酸

生活、消費習慣不同

在農村生活久了,會覺得還是農村自由,可以到處走走,鄰里互相都認識,但城裡就不同了,同一個小區的可能都不認識,出去玩的話,道路太複雜,自己根本就無法辨別,還需要小孩帶著,可是他們白天又都要上班,哪裡會有時間呢?整天悶在家裡,心裡也難受,就像關在牢籠裡面的鳥。

你只看到農村老人不願去城裡,卻看不到這背後的辛酸

在城裡的開銷大,所以的都是要花錢的,自己種種地,種點農作物,平時吃的菜也不用買菜,甚至還能有多的,拿到市場上去賣。感覺自己住在這裡,每天也沒有事情做,還需要消費,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小孩的經濟負擔。

你只看到農村老人不願去城裡,卻看不到這背後的辛酸

更多去到城裡的老人只是為了幫忙照顧小孩而已,孩子小的時候,也要照顧,孩子讀書的時候,也是得天天接送,但是等孩子大了,自己能上學放學回家,這個時候回覺得自己的使命就算完成了,這個時候他們更想回到農村。

你只看到農村老人不願去城裡,卻看不到這背後的辛酸

不願與年輕人生活在一起

婆媳問題是自古以來的難題,因為各自生活習慣的不同,很多人農村老人避免產生矛盾,比如老人愛靜,年輕人喜動;吃方面老人愛清淡,年輕人重口味;老人做事嚴謹,年輕人較隨性。

你只看到農村老人不願去城裡,卻看不到這背後的辛酸

長時間生活在一起,老人會看不慣年輕人的一些做法,看不慣就得說,說了又容易起矛盾,起矛盾就影響了小兩口的夫妻生活,這是做老人最不願意看到的,老人都希望子女們家庭和睦,所以還是自己在農村生活的更舒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