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的四大秘籍&社群常见的五种死法

社群运营的四大秘籍&社群常见的五种死法

四大秘籍

社群运营的四大秘籍&社群常见的五种死法

关于社群的运营,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用户”展开,包括引流(吸引用户)、保流(留住用户)、提升活跃度、社群商业化等等。

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群运作体系。

1

引流阶段(吸引用户)

1、引流阶段的内容创造(引流平台:社群、自媒体、社区)

内容创造是社群和自媒体的核心。在信息泛滥的互联网,不能给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根本无法吸引用户的关注。

社群的冷启动,首先是一个PGC阶段,由我们自己创造内容,根据用户的定位和兴趣及需求,来生产内容。

引流阶段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很重要,如何产生吸引力?如何取得用户的信任?

我们要掩盖自己的企业身份,不要以企业为中心进行广告式传播。如果采用第三方的立场,就容易获得其他人的信任。

2、创造什么内容?

1)围绕解决用户痛点的核心价值传播;

2)将企业话题与热点话题嫁接的爆点传播。

3、导流入口植入

很多平台不允许在文章中植入企业联系方式,或者企业平台。怎么办呢?

根据引流平台的属性不同,可以采取很多的应对办法。

1)以企业为案例:剖析某个商业模式,或作为成功案例说明某个问题;

2)在视频中植入广告:剪刀手,中间植入,或片尾植入,或字幕植入;

3)在弹幕中发布品牌广告:优秀的影视弹幕量很厉害的;

4)挂羊头卖狗肉:

纯粹以第三方角度发表某个观点文章,当用户打开后,依然会看到完整的内容,但是文章的周围布满了大量的企业广告,紧紧把这篇文章包围起来了;

5)短信传播:短信营销被人重视的不够,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形式;

6)热门帖子评论区:神帖子都会容易引起关注,努力做个神写手吧。

2

保流阶段(留住用户)

通过前期引流运作,将用户吸引到了社群中。下面要做的就是如何留住用户,即保流(保留阶段的内容创造)的问题。

1、lPGC模式

优质的社群必须是去中心化的,但开始阶段还必须实行中心化。

通过创建符合社群定位的高质量的内容,让用户全面和深刻认识社群的价值,并且这种价值的提供必须是持续性的,所以

内容的创造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生产线”。

2、内容的性质

1)广告宣传内容:适当的发广告,广告也是有价值的;

2)高价值内容:用户进群的目的是什么?需求是什么?能不能在这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能不能在这里找到同好群体?创造高价值内容是黏住用户的关键。很多招商群把人拉进去后,除了推送广告就是发心灵鸡汤,大家进群难道是来看广告和喝鸡汤的?

3、IUGC模式

当有其他用户陆续的参与进来后,我们要及时的跟进,关注他们的问题,并回答他们的问题,或提出建议。适时的鼓励用户,让他们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

这种用户对社群来说是很宝贵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群”的,依靠如此的波段推动,使社群逐渐成气候,从而逐渐达到众创的目的。

3

提高社群的活跃度

1、用户分析和筛选

要提高社群的活跃度,首先要保证社群的健康度。

社群用户有三种类型:价值用户(有效用户、活跃用户、核心用户)、垃圾用户、潜水用户

社群不以人群数量衡量,而是以有效用户、目标用户做为社群价值的标准。如果社群里人数再多,却不是有效用户,那就成了垃圾用户。

垃圾用户了除了在群里发广告,对社群的内容是不会感兴趣的,优质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是对牛弹琴,更不会成为潜在的成交用户,所以要对垃圾用户进行处理。

潜水用户中也有很多是价值用户,只不过没有有效的激发他们。

核心用户是社群的中坚力量,是社群活跃度的根本保证。

同时在将来社群商业化的过程中,以及社群裂变的过程中,核心用户都是种子资源。

2、提高活跃度的方式

活跃度的运营是社群运营的重中之重。如何让用户活跃起来?

在社群里多组织话题交流,活动邀请、问题求助,引进一些热点话题等方式,增加社群的活跃度

时刻不要忘了展示网站的核心价值,这直接关系到有效用户是否能够转换为活跃用户。

通知、提示、引导广告或者精准推送的内容会放大这个用户创造的价值,甚至给你惊喜。

4

社群裂变阶段

通过企业价值的传递,让用户认可社群,增加用户粘性,这就是粉丝的培养。

用户成为粉丝后,他们对企业的态度就变了,变得忠诚,在社群里的活跃度会更高。愿意主动替社群宣传,并且不要任何的报酬,从而更好的影响其他用户参与进来。

在社群壮大和用户转化为粉丝的过程中,社群必须持续的提供价值,围绕价值创造去建立社群的粘性。只有这样才能与用户建立稳固的关系。

五种死法

社群运营的四大秘籍&社群常见的五种死法

同时你也应该注意到了,就是我们加了那么多微信群或者QQ群,大多陷入沉默,或者变成广告群、垃圾消息群,最后要么自己退出,要么解散,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我们先分析一下目前社群常见的五种死法:

1

没有主题定位

有些人经常一时兴起,把自己朋友圈里面认为不错的人一骨脑全拉进来,美其名曰“优质资源群”“XXX的合作交流群”,希望大家以他为核心建立连接,可是这个群的主题是什么,所有被拉进来的人都一脸懵逼,又因为人群层次落差过大,本来互相都不认识就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一般很快就有人退群,最多活不过一周。所以如果进来的人不能明确这个群的定位和主题,或者是这个群跟我没有任何直接的利益相关,就会很快退群的;

2

没有群管理者或者管理不到位

张小龙说过微信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除了群主有踢人和改群公告的权限,剩下的人权限是几乎一模一样的,不像直播平台只有嘉宾可以发言。但去中心化是对群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大家有良好的自律才可以维持的,而大部分人不具备这个能力,所以一旦群里的管理不到位,这个群会很快陷入无序状态;

3

垃圾信息过多

没有管理者管理不到位带来的两个坏处一个就是很多人会把这个群当作是广告群,发很多广告信息或者带来循环效应越来越多垃圾信息,就不再有人说话;

4

社群形成骚扰

相比于变成沉没的广告群,另外一种情况也很可怕,群里的人太活跃了,群员比较多共同话题,一天能有上千条消息,但是当你回顾历史消息时却发现很多都是闲聊的,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变成一个灌水群,以至于有价值的信息被淹没;

5

社群质量下降

本身这个群是质量是不错的,在初期也会有一些大牛在里面解答或者做有价值的交流,但随着大牛在群里活跃得越来越少,其他群友的成长又跟不上,社群的质量就会越来越低,大家看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就会慢慢离开。比较健康的社群就是群里边的网红能做一个传递者,继续做一些有价值的交流,但是如果没有的话就会慢慢变成前面的灌水群或者广告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