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羣運營的四大祕籍&社羣常見的五種死法

社群運營的四大秘籍&社群常見的五種死法

四大秘籍

社群運營的四大秘籍&社群常見的五種死法

關於社群的運營,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圍繞“用戶”展開,包括引流(吸引用戶)、保流(留住用戶)、提升活躍度、社群商業化等等。

這些環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群運作體系。

1

引流階段(吸引用戶)

1、引流階段的內容創造(引流平臺:社群、自媒體、社區)

內容創造是社群和自媒體的核心。在信息氾濫的互聯網,不能給用戶提供優質的內容,根本無法吸引用戶的關注。

社群的冷啟動,首先是一個PGC階段,由我們自己創造內容,根據用戶的定位和興趣及需求,來生產內容。

引流階段的內容和表達形式很重要,如何產生吸引力?如何取得用戶的信任?

我們要掩蓋自己的企業身份,不要以企業為中心進行廣告式傳播。如果採用第三方的立場,就容易獲得其他人的信任。

2、創造什麼內容?

1)圍繞解決用戶痛點的核心價值傳播;

2)將企業話題與熱點話題嫁接的爆點傳播。

3、導流入口植入

很多平臺不允許在文章中植入企業聯繫方式,或者企業平臺。怎麼辦呢?

根據引流平臺的屬性不同,可以採取很多的應對辦法。

1)以企業為案例:剖析某個商業模式,或作為成功案例說明某個問題;

2)在視頻中植入廣告:剪刀手,中間植入,或片尾植入,或字幕植入;

3)在彈幕中發佈品牌廣告:優秀的影視彈幕量很厲害的;

4)掛羊頭賣狗肉:

純粹以第三方角度發表某個觀點文章,當用戶打開後,依然會看到完整的內容,但是文章的周圍佈滿了大量的企業廣告,緊緊把這篇文章包圍起來了;

5)短信傳播:短信營銷被人重視的不夠,實際上這是一種很好的溝通形式;

6)熱門帖子評論區:神帖子都會容易引起關注,努力做個神寫手吧。

2

保流階段(留住用戶)

通過前期引流運作,將用戶吸引到了社群中。下面要做的就是如何留住用戶,即保流(保留階段的內容創造)的問題。

1、lPGC模式

優質的社群必須是去中心化的,但開始階段還必須實行中心化。

通過創建符合社群定位的高質量的內容,讓用戶全面和深刻認識社群的價值,並且這種價值的提供必須是持續性的,所以

內容的創造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生產線”。

2、內容的性質

1)廣告宣傳內容:適當的發廣告,廣告也是有價值的;

2)高價值內容:用戶進群的目的是什麼?需求是什麼?能不能在這裡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案?能不能在這裡找到同好群體?創造高價值內容是黏住用戶的關鍵。很多招商群把人拉進去後,除了推送廣告就是發心靈雞湯,大家進群難道是來看廣告和喝雞湯的?

3、IUGC模式

當有其他用戶陸續的參與進來後,我們要及時的跟進,關注他們的問題,並回答他們的問題,或提出建議。適時的鼓勵用戶,讓他們有一種被認可的感覺。

這種用戶對社群來說是很寶貴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群”的,依靠如此的波段推動,使社群逐漸成氣候,從而逐漸達到眾創的目的。

3

提高社群的活躍度

1、用戶分析和篩選

要提高社群的活躍度,首先要保證社群的健康度。

社群用戶有三種類型:價值用戶(有效用戶、活躍用戶、核心用戶)、垃圾用戶、潛水用戶

社群不以人群數量衡量,而是以有效用戶、目標用戶做為社群價值的標準。如果社群裡人數再多,卻不是有效用戶,那就成了垃圾用戶。

垃圾用戶了除了在群裡發廣告,對社群的內容是不會感興趣的,優質內容對他們來說就是對牛彈琴,更不會成為潛在的成交用戶,所以要對垃圾用戶進行處理。

潛水用戶中也有很多是價值用戶,只不過沒有有效的激發他們。

核心用戶是社群的中堅力量,是社群活躍度的根本保證。

同時在將來社群商業化的過程中,以及社群裂變的過程中,核心用戶都是種子資源。

2、提高活躍度的方式

活躍度的運營是社群運營的重中之重。如何讓用戶活躍起來?

在社群裡多組織話題交流,活動邀請、問題求助,引進一些熱點話題等方式,增加社群的活躍度

時刻不要忘了展示網站的核心價值,這直接關係到有效用戶是否能夠轉換為活躍用戶。

通知、提示、引導廣告或者精準推送的內容會放大這個用戶創造的價值,甚至給你驚喜。

4

社群裂變階段

通過企業價值的傳遞,讓用戶認可社群,增加用戶粘性,這就是粉絲的培養。

用戶成為粉絲後,他們對企業的態度就變了,變得忠誠,在社群裡的活躍度會更高。願意主動替社群宣傳,並且不要任何的報酬,從而更好的影響其他用戶參與進來。

在社群壯大和用戶轉化為粉絲的過程中,社群必須持續的提供價值,圍繞價值創造去建立社群的粘性。只有這樣才能與用戶建立穩固的關係。

五種死法

社群運營的四大秘籍&社群常見的五種死法

同時你也應該注意到了,就是我們加了那麼多微信群或者QQ群,大多陷入沉默,或者變成廣告群、垃圾消息群,最後要麼自己退出,要麼解散,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我們先分析一下目前社群常見的五種死法:

1

沒有主題定位

有些人經常一時興起,把自己朋友圈裡面認為不錯的人一骨腦全拉進來,美其名曰“優質資源群”“XXX的合作交流群”,希望大家以他為核心建立連接,可是這個群的主題是什麼,所有被拉進來的人都一臉懵逼,又因為人群層次落差過大,本來互相都不認識就沒有什麼共同話題,一般很快就有人退群,最多活不過一週。所以如果進來的人不能明確這個群的定位和主題,或者是這個群跟我沒有任何直接的利益相關,就會很快退群的;

2

沒有群管理者或者管理不到位

張小龍說過微信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除了群主有踢人和改群公告的權限,剩下的人權限是幾乎一模一樣的,不像直播平臺只有嘉賓可以發言。但去中心化是對群員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需要大家有良好的自律才可以維持的,而大部分人不具備這個能力,所以一旦群裡的管理不到位,這個群會很快陷入無序狀態;

3

垃圾信息過多

沒有管理者管理不到位帶來的兩個壞處一個就是很多人會把這個群當作是廣告群,發很多廣告信息或者帶來循環效應越來越多垃圾信息,就不再有人說話;

4

社群形成騷擾

相比於變成沉沒的廣告群,另外一種情況也很可怕,群裡的人太活躍了,群員比較多共同話題,一天能有上千條消息,但是當你回顧歷史消息時卻發現很多都是閒聊的,沒有什麼有價值的信息,變成一個灌水群,以至於有價值的信息被淹沒;

5

社群質量下降

本身這個群是質量是不錯的,在初期也會有一些大牛在裡面解答或者做有價值的交流,但隨著大牛在群裡活躍得越來越少,其他群友的成長又跟不上,社群的質量就會越來越低,大家看不到有價值的信息,就會慢慢離開。比較健康的社群就是群裡邊的網紅能做一個傳遞者,繼續做一些有價值的交流,但是如果沒有的話就會慢慢變成前面的灌水群或者廣告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