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卫资本】国有五大行不良率6年来首次集体下降

国有五大银行(工、农、中、建、交)3月29日正式交出了2017年成绩单:小编注意到,这次五大行的成绩“好看”了不少,尤其是资产质量方面,出现了过去几年难得一见的“亮眼”成绩单:2017年净利润增速全部回升,不良贷款率实现自2012年以来首次集体下降。

赚钱能力:农行增长最快、工行最多

在经历了2013年的两位数、2014年的个位数、2015年的接近零增长,再到2016年的小幅回升后,国有五大行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在2017年集体走高。

其中,建行、农行、中行和交行在去年都实现了4%以上的净利润增速,其中,农行(4.90%)连续两年拔得头筹,中行(4.76%)、建行(4.67%)和交行(4.48%)紧随其后,国有五大行中净利润增速最低的是工行,2017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增速为2.80%。

【弘卫资本】国有五大行不良率6年来首次集体下降

图源:澎湃新闻

不过,作为“宇宙第一大行”,工行去年的赚钱能力依旧遥遥领先于其他上市公司和同业。2017年,工行实现归属该行股东的净利润2860.49亿元,日赚近7.84亿元。

从规模上看,国有五大行的排序没有任何变化:工行稳居第一,建行紧随其后,农行和中行排在第三和第四位,交行则排在最末。

6年来不良率首次集体下降

相比赚钱能力,国有银行们去年最明显的改善,是资产质量。

五大银行不良贷款率集体下降,为近年来少见。特别是农业银行还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大幅度“双降”。

【弘卫资本】国有五大行不良率6年来首次集体下降

图源:澎湃新闻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表示,从资产质量来看,工行去年不良率、逾期率、劣变率、剪刀差几个关键性指标都出现较大幅度改善,不良贷款率也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尽管如此,至去年末,五大银行总计不良贷款余额仍有8327亿元。对此易会满表示,最近三年来,工行每年拿出700亿元现金用于不良贷款处置,三年时间有效处置了近6000亿元不良贷款。中国农业银行副董事长、行长赵欢亦强调加大了对不良贷款处置的力度,2016、2017两年,农行处置不良贷款3000多亿元,其中仅2017年就处置了逾1600亿元不良贷款。

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潘岳汉29日表示,从数据上看,中行潜在资产质量的压力有所缓解,资产质量进一步企稳,不良率相对较低,拨备充足,风险抵御能力良好,信贷风险整体处于可控、可化解范围,相信2018年信贷资产质量将稳中向好。

银行多方式应对“资管新规”

据《北京商报》3月30日报道,除中行拨备覆盖率下降外,其余三家大行拨备覆盖率均有较大提升。其中,农行拨备覆盖率最高,为208.37%,同比提升34.97个百分点;建行171.08%,居其次,同比提升20.72个百分点;中行159.18%,同比下降3.64个百分点;工行拨备覆盖率最低,为154.07%,但较上年末大增17.38个百分点,为两年来首次回到监管线上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备受业界关注的资管新规,已在3月28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对于规模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市场而言,银行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为投资人实现资金的投资增值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多家银行表示已做好准备。

工行行长谷澍表示,2017年工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4%,存量规模和增量都是同业最大,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强监管的影响会延续,工行已经做好了准备。

农行董事长周慕冰指出,严密盯防各类市场风险因素波动情况,主动对接资产管理新规,切实管住市场风险。

2017年末表内外理财规模突破1.6万亿元的交行也在年报中表示,会持续推动表外理财产品创新,加快推进净值化产品转型,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

本文来源:综合整理自投资快报 、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北京商报、界面

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弘卫资本

北京弘卫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卫资本)成立于2015年12月,系链君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专注于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产业投资的专业基金管理公司。

弘卫资本已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编号:P10635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