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BBC消息,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的家人已經確認。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關於生命的意義,霍金這樣說: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你們好,我是史蒂芬·霍金,一個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有時候還是個夢想家,雖然我行動不便,也必須通過電腦發聲,但我的思緒卻在自由馳騁,得以探索關於宇宙的大哉問。


例如生命有意義嗎?在這脆弱珍貴的世界裡,我們的存在有何來由嗎?究竟活著的意義為何?思考的意義為何?作為人類的意義為何?甚至探討現實本身的極限……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科學讓我們得知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人類的大腦遠比你意想中更為錯綜複雜,但若並非如此,你也不可能意想任何事。它包含了許多腦細胞,數目和銀河系的星星一樣多,約有一千億上下腦細胞連接在一起,彼此之間的連結比已知宇宙裡的星系還要多。大腦研究似乎應該歸類於神經科學,但因為大腦受控於基本作用力,例如電磁力。因此思考動作本身最終還是歸結到物理學,這是快速複雜的物理現象。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人類是高度複雜的生物機器,行為舉止全根據自然法則。大腦得以創造並延續人的意識,有賴於奇妙的神經元互動網絡,而人的意識創造了外在世界的三維模型,這種最適模型就是我們所謂的現實。

這種現實的範圍,比日常生活中周遭所見還要廣大。當我們探索宇宙時,我們認知中的現實世界拓展得愈來愈大。

我們回顧過去,一直到宇宙自身的起源,這一切,這整段137億年的宇宙歷史,都是存在於我們心中的模型。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那我們該如何找出生命的意義呢?我認為答案非常清楚,意義本身不過就是:每個人在大腦裡建構的現實模型其中的一部分。

大腦不只是掌握我們感知的現實情況還包括我們的情緒和意義。愛情與榮耀,對與錯,都是我們心中建立宇宙的一部分,就像一張桌子,一顆星球,或者一個星系。

我們的大腦,基本上就是依據物理定律動作的眾多粒子,竟擁有這種奇妙的能力,不僅能感知現實世界,更能賦予它意義。

那麼生命的意義為何,全由你來選擇。意義只能存在於人類心智的架構內,如此一來,生命的意義就不在外面某處,而是在我們的腦海裡。

正如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所說,我們是宇宙對自己的省思。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相對於我們眼睛所觀察到的世界,往往是膚淺的表象。只有用內心去體驗和反思,才會審查到事物本來的面目。

今天看到霍金去世的消息,在重溫他智慧的話語時,我想,我們的一生很快就會過去,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便總會覺得時光迅速,過去的幾十年恍惚如同昨日。

仔細想想自己二十多歲的年紀,餘生不過只剩下20000多天的光陰,不但短暫,而且被業力所轉,苦樂無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還並沒有主宰自己生命的意義。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他特別喜歡《哈姆雷特》裡的一句話:

“即使我身處果殼之中,我仍以為自己是宇宙之王。”

霍金走了,地球上少了一個能觀察宇宙的人。但他一生走過的歷程在很多人的心中播種下探索人生意義、尋求真理的種子。


當我們越來越善於審視自己的人生,內心清明、方向堅定,便可以像智慧的農夫一樣,在此生的沃土裡收穫提升自己、自利利他、超越侷限的豐盛果實。就像這位智慧的科學家用此來激勵自己:

不管在什麼時候,

我們都不能忘記頭頂的星空,

要永葆好奇,

永遠前進。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 如何收看我們的音視頻內容 ·

霍金:時間只是巧合,但人生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