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有哪幾個方面?包括必然和偶然因素嗎?

帝子降兮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叛亂,安史之亂的爆發不僅成為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更是對此後千年中國的發展產生了重要且深刻的影響。

“安史之亂”前後綿延連續八年之久,戰爭之中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被迫踏上未知的逃亡之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人間慘象長期籠罩在這片曾經創造過輝煌文化和功績的土地之上。唐朝,這個中國封建歷史中的最高峰,這個曾經創造過“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偉大帝國,為什麼會在一場叛亂的打擊下就迅速走向衰敗?難道帝國百年的繁榮只不過是一場虛假的表象?

以安祿山、史思明為代表的地方邊疆節度使權力過大

節度使本來是唐朝為了穩定邊疆統治、允許各地能夠隨機應變地就地處理與各個少數民族的關係而設置的,在節度使就任之時,皇帝會親自授予旌節以全權行使中央政府在地方的權威,關鍵時刻擁有先斬後奏之權,因此權力極大。

“大將帥及遣使於四方,則請而佩之,顓誅殺。”

《舊唐書》

在此後的歲月中,由於邊疆局勢更加錯綜複雜,再加上古時交通不便,中央不可能及時處理所有問題,所以地方節度使的權力更是受到了無限發展。到唐玄宗末年,地方節度使管轄的地方猶如一個個獨立的小王國。地方節度使不僅手中掌有地方的軍事和行政之權,後來更是連財政稅賦之權和土地經營之權也掌握在了自己手裡。手中有錢有權又有軍隊,地方節度使的野心極度膨脹,蠢蠢欲動發動叛亂必然是在所難免之事。

土地兼併肆虐,均田制遭到嚴重破壞

雖然曾經有著“開元盛世”的榮光,但到了玄宗天寶末年,帝國一片歌舞昇平之下卻隱藏著及其嚴重的社會危機。

經過隋末長期戰亂之後,為了使天下百姓休養生息、迅速恢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唐朝初年帝國政府沿襲承自北魏的均田制來刺激百姓投入農業生產之中。所謂“均田”,顧名思義就是帝國按照人口分配無主土地以供百姓耕作的制度。“均田制”的施行使大量無主荒地得到了充分開墾,為唐朝初年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恢復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大量荒地的開墾使帝國的自耕小農人數大大增加,在保證中央稅收的基礎上極大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然而自武則天時期開始,均田制逐漸開始遭到破壞。在豪強貴族肆無忌憚地土地兼併下,無數百姓失去了自己賴以為生的土地。失去土地的農民除了一部分依附於豪強地主之外,剩下的絕大部分不得不踏上了逃亡之路。自耕小農階級的減少不僅使中央稅收不斷減少,更是極大地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基礎。

府兵制瓦解,募兵制興起,中央政府軍隊遭到極大削弱

以均田制為基礎,唐初實行一套“閒時為農、戰時為兵”的府兵制度。在這一套制度下,帝國不僅解決了無法供養龐大常備軍以維護帝國統治的問題,甚至還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

但是在均田制開始瓦解後,府兵制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無數失去土地的農民為了生計只能不斷逃亡流浪。

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流民問題,早在玄宗初年便不斷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但終因為治標不治本而無疾而終。無奈之下,中央政府只能允許地方各節度使招募流民客戶為軍以解決嚴重的社會流民問題。

雖然通過募兵制暫時解決了社會流民問題,但是由此各地節度使的力量卻開始不斷壯大,中央政府的軍事力量卻遭到了極大的削弱。此外龐大的地方軍隊都需要中央政府出錢來苦苦維持,結果不但是花自己的錢為別人養了兵,而且還使自己陷入了更加嚴重的財政危機。

中央統治集團的集體腐朽導致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經過數十年的“開元盛世”的歌舞昇平後,帝國的統治集團逐漸陷入了耽於享樂、腐化墮落的奢靡生活。為了維繫自己的這種奢侈,統治集團不斷加大對百姓的壓迫剝削,頻繁的土地兼併和繁重的稅收使天下百姓不堪其重,社會問題日益嚴重,階級矛盾不斷加深。

除了加大對百姓的剝削外,統治集團內部為了權力也是在不斷的明爭暗鬥,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前後掌權二十餘年,帝國朝堂被弄得烏煙瘴氣,而安祿山也是在這種條件下進入了玄宗的視野之中。

結語:

安史之亂的爆發絕不僅僅是因為安祿山、史思明的出現而引起的,安史之亂是玄宗末年各種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的一個必然結果,安祿山、史思明只是徹底點燃這種矛盾的一個導火索而已。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即使沒有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出現也還會有其他人的出現將唐帝國推入無底深淵。


青悠論史


今天小編帶大家去大唐王朝轉轉,順便看看安史之亂的由來和爆發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安史之亂是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此戰是一場政治奪權事件,爆發於公元755年12月至公元763年2月,發起人主要是安祿山與史思明兩人,故此事件被命為安史之名。

我們現在還原一下當時大唐王朝所面臨的政局形式。

一、朝廷政權

開元末年,唐玄宗久坐帝位,朝廷之事處理的井井有條,天長日久,他慢慢忘記了自己的初衷,開始貪圖享受,失去雄心壯志。改元天寶後,唐玄宗隨著年齡漸老,更傾心於享樂,朝廷政權愈加腐敗。特別是在搶到兒媳婦楊玉環之後,天天沉迷於後宮,不理朝政。自己也由以前的勤儉節約變為揮金如土,如為楊貴妃不惜代價千里送荔枝。

後來他乾脆不再上朝,把所有國家政事及奏章交由李林甫、楊國忠代為處理,據說李林甫為人陰險,有“口蜜腹劍”之稱,其靠著唐玄宗的信任,在朝廷大事上橫斷專權十六年,其又善於陷害忠良、結黨營私、阻塞言道、欺上瞞下、殘害百姓;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右丞相,其只知道造謠生事、搜刮民脂民膏、以致此時朝廷小人得道、朝政腐敗不堪,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二、軍事格局

大唐初期,全國實行府兵制,當時共設六百多個折衝府,其中二百六十多個位於長安附近的關中一帶,這樣的軍事佈局有利於中央控制大部分的軍權,有利於維護朝廷政權。然而在唐玄宗時期,這樣的軍事部署被變更,開元十年(公元722年)設節度使職位,並允許各地節度使手握重兵駐守邊塞,天長日久,各節度使軍事實力日漸強大,有威脅中央之勢。天寶中期,邊鎮兵力達到50萬, 僅胡人出身的安祿山一人身兼三鎮節度使(平盧、范陽、河東),實際控制兵力達到了18萬多,可謂實力強大。相反,此時的朝廷兵力則不滿13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這樣給具有野心的胡人安祿山造反創造了必然條件。

三、內外不和

楊貴妃受專寵期間,楊國忠在朝廷內部手握重權,一手遮天,而此時的安祿山因擁重兵於邊陲,手下各個驍勇善戰,唐玄宗迫於無賴,只能寵信安祿山,並予重權進行安撫。這樣引來楊國忠羨慕嫉妒恨,兩人因而不和,而唐玄宗又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安祿山心懷不軌,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叛唐,這是偶然因素。

四、小結

鑑於以上的機會、必然條件以及偶然因素,可見安祿山的造反是理所當然的。不造反也太對不起安祿山的胡人祖先了。


O亮劍O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應。

必然因素或者說內部原因有三個:

一是由於唐朝皇帝和後宮系統日益腐化,經濟社會矛盾激化。據史記載,天寶後期,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三姐妹每年脂粉錢達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慾薰心。而下層農民由於土地兼併,遷徙流亡成為流民。 玄宗皇帝和楊貴妃一夥的腐朽加重了底層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二是唐朝內部朝臣傾軋,朋黨從生,矛盾不斷激化。口蜜腹劍的前一任總理大臣李林甫是個徹徹底底的偽君子,他盡然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喜歡背後捅刀子排斥異己,培植自己的勢力。他的繼任者、後來上臺的楊貴妃哥哥楊國忠更是變本加厲,有恃無恐,公然行賄受賄,妒賢忌能,驕縱跋扈。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三是民族問題日益突出。從五胡亂華開始,河北等北方大地,逐漸出現了胡人,到了唐朝天寶年間,胡人已經雜居在漢人群中並大量定居。各類宗教民族信仰生活習俗方面的衝突不斷加劇。

四是在國防問題上,中央軍和地方軍實力此消彼長。開元以後唐朝設立節度使,為藩鎮割據埋下了種子。安祿山佔據了三個最主要的邊防地盤,兵力達到15萬人。而中央軍由於府兵制的瓦解,開始實行募兵制。募兵制的兵源成分複雜,各種關係盤根錯節,錯綜複雜,中央軍實力大不如前。

偶然因素有點戲劇性,據說是當時唐玄宗和楊貴妃對安祿山還不錯,安祿山有點感恩戴德,覺得現在謀反,對不起唐玄宗和楊貴妃,打算等唐玄宗和楊貴妃去世了再反。沒想到楊國忠想盡一切辦法對安祿山政治訛詐,安祿山最終忍無可忍,反了。楊國忠可謂是神助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