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王莽改制與綠林、赤眉起義


1.西漢後期社會矛盾的激化

漢武帝后期.由於土地兼併嚴重,農民破產流亡,階級矛盾激化,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再加上長期的對外戰爭,人力物力損耗嚴重,統治階級奢侈貪婪,徭役頻繁,賦稅日增,更加激化了社會矛盾。武帝晚年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調整了統治政策,在“輪臺罪己詔”中對過去進行了深刻反省,詔書說:“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

乃者貳師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請遠田輪臺,欲起亭隧,是擾勞天下,非所以優民也。今朕不忍聞。大鴻臚等又議,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賞以報忿,五伯所弗能為也。且匈奴得漢降者,常提掖搜索,問以所聞。今邊塞未正,闌出不禁,障候長吏使卒獵獸,以皮肉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後降者來,若捕生口虜,乃知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

——《輪臺罪己詔》節選

並且明確表示要改變內外政策,與民休息。詔書強調“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從此,漢武帝停止了對外征伐,轉向整頓吏治,實施與民休息政策。漢昭帝和宣帝時期繼續推行武帝晚年的政策,社會矛盾有所緩和,“流民稍還,田野益闢,頗有畜積”史稱“昭宣中興”。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元帝繼位後,追求享樂,不問政事,社會矛盾再度激化。官僚和豪民富商爭相兼併土地,或至數千百頃,廣大農民“無立錐之地”。失去土地的農民,有的成為流民,有的淪為奴婢。土地與奴婢成為當時社會矛盾的焦點。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生活淫侈,政治腐敗,以致“百姓飢謹,流離道路,疾疫死者以萬數,人至相食”。哀帝時大臣龔勝說當時社會“

百姓貧盜賊多”,原因是“制度泰奢,刑罰泰深,賦斂泰重”。另一個比較瞭解民情的官吏鮑宣總結說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有七死而無一生”。農民走投無路,被迫鋌而走險,紛紛起義反抗。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公元前29年(建始四年)終南山地區農民起義,同年東郡茌平(今山東茌平)農民起義,公元前22年(陽朔三年)穎川(今河南禹縣)鐵官徒申屠聖起義,殺死地方官吏,奪取兵庫武器,自稱將軍。轉戰九郡。公元前18年(鴻嘉三年),廣漢(今四川梓潼)鄭躬領導起義,眾至萬人,發展到四縣堅持鬥爭達一年之久。這些起義震撼了西漢的統治,為了挽救西漢政權,統治階級中有些人曾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張,但因遭到大官僚大貴族的反對而未能實行。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2.王莽改制

王莽出身於外戚大官僚家庭,元帝皇后王政君是他的姑母。他的父親死得很早,從小生活比較貧寒。《漢書》說他謙恭、節儉、勤身、博學,當然他也很會投機鑽營。在漢成帝去世以前,他就當上了大司馬,漢哀帝即位後,他被免了職。哀帝死後,他再度出任大司馬,在任大司馬期間,他曾積極賑濟貧民,組織救災,提倡節儉,網羅人物,禁止隨意殺死奴隸。自願捐獻官田,所以取得了社會各階層的擁護和支持。在短短的幾年裡,他就由大司馬到安漢公(前1年)到攝皇帝(5年),一步步向皇帝的寶座邁進,終於在公元8年將劉氏的招牌一腳踢開,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新”。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王莽像

王莽當政以後,推行了一系列改制的措施,主要內容如下:

①實行“王田”、“私屬”制。王莽認識到土地和奴婢問題是主要社會問題,乃於公元9年依據《周禮》記載的井田制度,實行“王田”、“私屬”制,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買賣,男丁八口以下之家佔田超過一井(九百畝)者,分餘田給鄰里鄉黨;原無田者,按制度授田(即一夫一婦受田百畝)。奴婢改稱“私屬”,不得買賣,違令者治罪。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新莽時疆域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新朝地圖

②實行五均、賒貸和六管(又稱”六筦”)。

所謂五均是在長安及全國五大城市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設立五均官,負責管理市場的物價,收取工商業稅。五均官在每季度的中月,定出各種貨物的標準價格,稱作“市平”。物價高於“市平”時,則把庫存物資按平價出售;物價低於“市平”時,則聽任人們自由買賣。各郡縣也設司市,職掌和五均官相同。

賒貸是由政府辦理貸款。規定貧民遇有喪葬、祭祀等事,可向政府申請無息貸款,欲經營工商業而無資金的,也可向政府貸款,年息什一。

五均設貸,加上政府壟斷經營的鹽、鐵、酒、鑄錢和收山澤稅,合稱“六管”。

③改革幣制。王莽執政期間,對貨幣進行了繁頻改革。公元7年(居攝二年),下令鑄大錢、契刀、錯刀,與原來的五銖錢“四品並行”。公元8年(始建國元年)廢刀幣和五鐵錢,另鑄小錢,與原來的大錢共同使用。次年,實行寶貨制,所造貨幣有二十八種之多。由於貨幣種類太多,換算困難,流通不便,僅一年就被廢除,只留小錢值一、大錢五十兩種繼續使用。公元14年(天鳳元年),王莽又廢大、小錢,另作貨布、貨泉,兩種並行。貨泉重五銖,貨布重二十五銖,但一個貨布卻值二十五個貨泉,貨幣價值的比例極不合理。王莽一再改變幣制,使得大批農民破產,也造成了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國寶金匱直萬

上圖為:國寶金匱直萬,中國古錢天字第一號國寶。新朝王莽時期所鑄錢幣,字體優美、鑄工精良、造型別致,上呈方孔圓形,書“國寶金匱”四字,下呈長條方形,書“直萬”二字,意思是此錢一枚可值一萬錢。現存世僅見兩枚,完整的只有一枚,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王莽貨布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王莽貨泉

④改易官名、地名。

王莽在中央設四輔(太師、太傅、國師、國將,位上公)

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

四將(更始將軍、衛將軍、立國將軍、前將軍),凡十一公。

三公下設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又置六監(位上卿),分掌京師宮殿的戍衛及皇帝的輿服等。

另外對地方官制、官名和郡縣地名、行政區劃進行了多次變更,對周邊少數民族族名和首領名稱也屢加變動。

王莽改制是地主階級在嚴重危機下的一次自救運動,他企圖通過改制,限制當時已相當嚴重的土地兼併和農民奴隸化的發展,使封建關係得到適當調整,緩和當時已經激化的階級矛盾,鞏固新莽政權。但由於改制觸及了大地主、大貴族、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而王莽又未能堅持到底,中途放棄改革;同時,由於王莽用人不當,貪官汙吏利用改制“侵漁百姓”,以致“農商失業,食貨俱廢”;再加上王莽改制措施本身存在很多問題,造成了政治、經濟秩序的混亂,破壞了與周邊各族的友好關係,加重了國內人民的負擔,使本來已經存在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一場醞釀已久的全國性的農民起義終於爆發了。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王莽時期的青銅卡尺


3.新朝的滅亡和東漢的建立

在王莽當政時期,各地農民起義接連發生,後來逐漸匯合為三支大規模的起義隊伍,其中力量最為強大的是活動在

湖北地區的綠林軍

山東地區的赤眉軍

河北地區的銅馬軍

王莽統治時期,荊州地區連年災荒,廣大農民生活無著,紛紛逃離故土。公元17年(天鳳四年),饑民們在新市人(今湖北京山)王匡、王鳳兄弟領導下發動起義,以綠林山(今湖北大洪山)為根據地,故稱綠林軍。不久,附近的起義軍馬武、王常、成丹等部也加入進來,隊伍發展到七八千人。綠林軍到處攻打地主武裝,奪取地主的糧食財物,賑濟貧民,深受當地群眾歡迎,很快發展到數萬人。公元22年(地皇三年)綠林山一帶瘟疫蔓延,綠林軍死亡極多,於是他們分作兩支離開綠林山。一支由王常、成丹率領南下江陵,稱為“下江兵”;另一支,由王匡、王鳳率領,北入南陽地區,叫做“新市兵”。同時,平林(今湖北隨縣)人陳牧、廖湛也聚眾數千人,號稱“平林兵”。七月,新市兵進攻隨縣,與平林兵匯合。綠林軍的戰鬥沉重打擊了王莽在南方的統治。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克利夫蘭館藏明人周臣的《流民圖》。查此卷原本共繪流民二十四人。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克利夫蘭館藏明人周臣的《流民圖》。查此卷原本共繪流民二十四人。

劉姓宗室痛恨王莽篡位,侵害了他們的利益。於是也有人乘農民起義之機,起兵反對王莽。南陽人劉縯率宗族、賓客七八千人在春陵(今湖北棗陽)起兵,其弟劉秀率賓客在宛(今河南南陽)響應。他們與新市兵聯合作戰,隊伍發展到十餘萬人,連敗王莽軍,王鳳、劉秀領導的一部起義軍攻下了昆陽(今河南葉縣)。

起義軍勢力不斷強大,王莽十分恐慌,急派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徵調各州郡精兵42萬人,迎擊起義軍。王莽軍先以10萬人圍攻昆陽,起義軍將領王鳳自率八九千人堅守昆陽城,劉秀率13人突圍,調集各縣起義軍回救昆陽。劉秀集結起義軍數千人,集中兵力,先擊王莽軍一翼,取得勝利。又率軍突入王莽軍的指揮中心,莽軍大亂。城內義軍乘機殺出內外夾擊,莽軍大敗,死傷以萬數。王尋被殺,王邑狼狽逃竄。昆陽之戰摧毀了王莽軍隊的主力。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昆陽之戰

王莽統治時期,除了綠林,赤眉起義軍外,還有許多起義軍,其中在河北就有數十支。他們大者數十萬人,小者數萬人,各立名號,互不統屬,最著名的有銅馬、大肜、青犢等。另外,一些官僚、地方豪強也打起了反對王莽的旗號,各據一方。劉秀到達河北後,一方面利用起義軍使者的身份,收編了許多起義隊伍;另一方面又以恢復劉氏天下為號召,廣泛招納豪族及官僚地主武裝,鎮壓與他對抗的起義軍,從而穩定了河北,軍隊發展到數十萬人。劉玄見劉秀勢力迅速擴大,便派人封劉秀為蕭王,讓他速回長安。劉秀不應命,與劉玄公開決裂,於更始三年(25年)六月在鄗(今河北柏鄉)千秋亭稱帝,改元建武,七月攻下洛陽,定洛陽為國都,建立了東漢政權。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漢更始帝劉玄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光武皇帝劉秀

赤眉軍進入長安後,長安已殘破不堪。關中地主乘機組織武裝,割據一方,隱匿糧食,與赤眉軍對抗。赤眉軍困難重重,建武二年(26年)底,樊崇率領赤眉軍離開長安東歸,此時東方形勢大變,劉秀已佔據洛陽。在潼關以東佈置重兵。準備迎擊赤眉軍。當赤眉軍20萬人行至崤底(今河南澠池南)時,中了劉秀軍隊的埋伏,雙方激戰,樊崇兵敗投降,後被劉秀殺害、劉秀消滅赤眉軍後,又採取分化瓦解和各個擊破的策略,經過十多年戰爭,逐步消滅了各地封建割據勢力,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中國通史——西漢王朝(三)

潼關天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