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上海进博会

作者:孙兴杰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上海进博会

上海进口博览会

1 中国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贸易博览会有很多,但是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贸易博览会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进口博览会。

从一般的常识来说,举办出口博览会可以扩大本国出口,上海进口博览会却另辟蹊径,为广大的海外企业和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机会。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经济的战略性转向,从出口型国家向进出口均衡型转变,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

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中国进口博览会意味着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从中国生产向中国消费转变,这种转型背后是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也是中国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逻辑来说,中国以中高速实现中高端,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通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同时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一方面扩大了中国市场的容量,中国市场依然是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市场;另一方面对“中国生产”带来了挑战,从原先服务于出口的生产模式,向服务于国内多元消费的需求转变。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上海进博会

国人出国爆买的背后,国内生产无法满足消费需求

2 人们多元消费需求应该得到满足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充分、不均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国人出国爆买的背后,是由于国内生产没有办法满足快速升级的消费需求;也因为国内价格要高一些,价格差驱动中国游客的消费旅游。

多元消费需求应该得到满足,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原因,如果国内生产满足不了,那就要进口,因此主动扩大进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服务于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演讲时提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取得的,中国成为东亚模式的优等生,发展型政府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释放了中国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上海进博会

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中国动力

3 经济增长的红利转化为消费能力

在世界经济体系分工中,中国是不可替代的生产基地,新全球化背景下,也是产业链合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激发国内的消费市场,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转化为消费能力,而中国需求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上,上海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从出口到进出口平衡,再到成为全球的最终消费品市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不仅要生产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也要成为进口大国,进口能够推动货币的国际化,有助于人民币走出去,由此建立起货币国际化的基本通道,从贸易强国成为金融大国和强国。

在全球化出现严重阻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秩序受到冲击之际,进口博览会无疑是对保护主义的有力回击,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承诺,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中国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