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怎麼賣高價?種啥品種好?各憑本事吧!

我國稻穀已超過玉米,成為庫存量最大的農產品之一。受此影響,國家近年來開始陸續調低稻穀最低收購價格。根據規定,2018年生產的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26元和130元,比2017年分別下調10元和20元。

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最新公告顯示,安徽、河南、湖北及四川四省日前已啟動2018年中晚稻託市收購預案,將按照每50公斤126元的價格收購稻農手中的糧食,比前幾年略有回調。按照今年年初相關部委發佈的工作規劃,今年將適當調減水稻面積,力爭水稻面積調減1000萬畝以上。今年是水稻調減後的第一個秋收,糧食產量有何變化?農民收成如何?稻穀補貼多少?

水稻怎麼賣高價?種啥品種好?各憑本事吧!


首先要認識到這是一個主動調優調精的過程,不必擔心糧食夠不夠吃的問題。這幾年稻穀年產量都在2億噸左右,調減1000萬畝按照去年的單產來算,可能是460多萬噸的樣子,佔整個產量的2%多一點。而且調減的1000萬畝耕地主要是東北寒地的低產田,還有南方的雙季稻改成單季稻,耕地沒有少。

換句話說,如果需要,還能迅速地把產量恢復起來。另外,這幾年單產提高主要是依靠技術的迅速提升,雖然面積減少了,但單產還在提高,這也是糧食豐產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國家陸續調低最低收購價、轉變政策功能,釋放出稻穀市場化改革的信號。從今年新糧上市的行情看,優普分化已經顯現。

以北方粳稻為例,雖然受政策價格調低影響,新稻上市行情總體低開。但優質稻同比下降的幅度明顯低於普通稻。目前,北方普通粳稻到廠主流價1.23到1.38元/斤,優質稻到廠主流價1.40到1.60元/斤。

稻穀本身的發展應該朝著優質優價,提高土地單位面積價值上去努力。一在於改變品種品質的結構,從過去說吃得飽,到現在要吃得好,吃得安全;再一個要提高稻穀全產業鏈附加值,不光是種大米和賣大米,甚至還要跟旅遊、教育結合起來。從國內來說,吉林在區域農產品做品牌抱團闖市場方面,做得比較好,國際上,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泰國香米,比如泰國大使館在開放日的時候,會把大米做很好的包裝像國禮一樣贈送給來賓,就極大提升了儀式感。


水稻怎麼賣高價?種啥品種好?各憑本事吧!


老百姓想好好種地,不僅要看種地的手藝,更要看收入的能力,這是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標準,而補貼和市場價格就是導向。比如說黑龍江,現在大豆補貼每畝已經到了320塊錢,但水稻和玉米的補貼低於100塊錢。從糧價到補貼,市場早已經告訴了人們什麼是最賺錢的。

水稻種植交流網說的很明白了,靠山山倒,靠水水乾,大家感覺到沒有,水稻的市場變革已經到來,曾經高價格,高補貼的日子已經過去,高品質,高產量,市場高需求的日子已經到來,咱們不改變,就要被淘汰,就要被甩在後面,這是血淋淋的事實,地少的不如去打工掙錢;地多的就要從田間管理上下手,怎麼少投入多產出;這些都是在逼著咱們農民去改變,因為大環境在改變,你不變能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