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遊牧民族爲何不趁虛而入?僅憑一點就足以讓中原人自豪

三國亂世,遊牧民族為何不趁虛而入?僅憑一點就足以讓中原人自豪

歷史上遊牧民族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王朝的噩夢,遇到強悍的王朝,帝王雄才大略,還能把那些遊牧民族拒國門之外。要是趕上中原王朝皇帝昏庸無能,國內內訌腐敗,這時遊牧民族的機會就來了。比如南宋被蒙古痛扁,明末滿人入關建立清朝。但中國歷史上中原動盪不止如此,三國時期大家都很熟悉,那時候魏蜀吳三家開戰,打的不可開交,按說中原戰亂正是遊牧民族趁虛而入的好機會,可為何三國還是那個魏蜀吳,並沒有被外族侵入呢?

三國亂世,遊牧民族為何不趁虛而入?僅憑一點就足以讓中原人自豪

三國時期主要的外族構成有北部:匈奴、鮮卑、羌、烏丸;南部:山越;西南部:南蠻。這些外族勢力正好對應著魏蜀吳三家,可以說三國各負責一方面。雖然魏蜀吳三家鬥了數十年,可各自的勢力並沒有想象的那樣消耗殆盡,反而各自變得更加強大了。周邊遊牧民族也有過入侵,但沒有能能成功的案例,分析其中原因有這麼幾點:

第一點,三國爭雄連年戰亂,在這種緊張的戰爭環境下,三國人民可謂是全民皆兵,時刻備戰。軍隊裡的士兵那都是在戰場上經歷無數生死考驗的,備戰已經成了一種常態,所以召之能來,來就能打!甚至普通百姓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怯弱,個個彪悍異常。

三國亂世,遊牧民族為何不趁虛而入?僅憑一點就足以讓中原人自豪

第二點,魏蜀吳三國各自都有傑出的軍事家,放在哪個朝代都是一流水準,能害怕那些連算數都不會的遊牧民族?當時袁紹與烏丸聯盟共同抵抗曹操,兵敗後袁氏餘黨夾著尾巴跑到烏丸求庇護,可曹操鳥都不鳥他們,直接派一員大將張遼徵了烏丸,還把烏丸變成了曹操軍隊裡的一支少數民族軍團。更別提號稱遊牧民族“殺神”的公孫瓚了,打的外族滿地找牙。吳國陸遜擺平了山越,直接對其進行了漢化,山越人口越來越少,你說你還能得瑟的起來嗎?蜀國諸葛亮的七擒孟獲,更是讓南蠻卑服。

三國亂世,遊牧民族為何不趁虛而入?僅憑一點就足以讓中原人自豪

第三點,周邊外族人民生活條件確實艱苦,生產能力底下,物質條件極其匱乏,好不容易養足精神能與中原一戰,卻發現跟三國的實力差了一大截!科學、技術方面不用說了,外族說白了就是吃虧在了環境封閉、沒文化!

第四點,打仗就是拼整財力,魏蜀吳三國都在埋頭抓生產,搞經濟。多種地、多生娃、多鍊鐵,創新戰術、訓練,久而久之三國兵種齊全,而外族只會老一套戰術,你說怎麼跟中原拼?再說了,魏蜀吳繼承的是漢朝的老底硬得很。

三國亂世,遊牧民族為何不趁虛而入?僅憑一點就足以讓中原人自豪

第五點,魏蜀吳三國互懟連年掐架,打得不可開交,但僅限於三國自己打著玩兒,若是外部民族想要過來一起玩,不好意思,一腳踢開!也就是說三國對待外族的態度是一致的,內部矛盾內部解決,華夏民族一致對外,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讓中原人自豪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