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知道你看到的世界是真的?

還記得電影《楚門的世界》嗎?它的靈感來自一本書,叫《景觀社會》。作者是一個法國人,名叫居伊·德波(Guy-Ernest Debord,1931—1994)。

你怎麼知道你看到的世界是真的?

《景觀社會》(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是他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在1967年出版的這本書裡他創造了一個叫“景觀(Spectacle)”的概念。

這是一個否定性的或者說批判性的概念。德波認為,以資產階級為基礎的統治者試圖用消費主義把社會改造成一個圖像化的世界。在這個虛假世界裡,“景觀”既是統治者提供給人們的生活空間,又是更具迷惑性的大眾傳播手段。發展到後來,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景觀”的一部分,維繫著景觀社會的正常運轉。

那麼,“景觀”到底是怎麼造就的呢?德波其實沒有實際的論證——法國人的通病。但是他認為,統治者是通過對人們的感知體系進行改造的方式來達成的,也就是對人們的日常經驗進行分割,使其片面化和碎片化。具體來說,主要是強化包括視覺在內的單一的感官體驗,讓感覺與知覺發生割裂,從而創造出符合統治者需求的社會幻象——景觀。

德波的思想很明顯來自於馬克思的異化思想,可以說是異化理論的一個版本。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割裂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我的關係,造成了人性的偏離和扭曲。德波強調的則是這類異化的一個方面,譬如真實體驗與感官刺激的割裂等等。

雖然德波的理論在當時影響很大,對讓·鮑德里亞等人也很有啟發,但是這套貌似先鋒尖銳的左翼理論的問題在於,它們通通只有解構的效果,沒有建設的能力。它們無法給這個被德波等人批判得體無完膚的世界以解決方法和替代方案,因而最終都不可避免地淪為虛無主義。這就是為什麼景觀社會的理論最終影響的往往是藝術而非社會政治的主要原因——激進是姿態,背後空無一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