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玩笑,瓦口隘究竟在不在閬中?


歷史玩笑,瓦口隘究竟在不在閬中?


歷史玩笑,瓦口隘究竟在不在閬中?

民俗君小時候就知道閬中石子鄉與蒼溪接壤處有一個地方叫“瓦口隘”。瓦口隘修築在兩邊都是深溝,寬不過百米的山脊上,石砌城牆高約兩丈,橫截山脊,關門上刻“瓦口隘”三個大字。出瓦口隘幾百米便是雙山埡場。現在瓦口隘石城牆及關門都早被拆毀了。很多閬中人說三國時張飛大破張魏將張郃於此,連很多閬中的民俗故事書裡也把這故事渲染的沸沸揚揚。這一切都是真的嗎?今天,民俗君就帶著大家釐清這一段史實,還歷史一個本來面目。

歷史玩笑,瓦口隘究竟在不在閬中?

當年,魏將張郃據守漢中,由於年年戰火不斷,漢中人口銳減。於是張郃打算攻入相鄰的蜀國巴西郡強遷民眾去漢中(巴西郡治所在閬中。巴中,渠縣均屬於其轄區,張飛為巴西郡太守),從地圖上看出,由漢中到四川的棧道僅有兩條道,即金牛道(又稱石牛道,由今陝西勉縣烈金壩,經寧強金牛峽,至廣元劍閣劍門關)和米倉道(又稱米倉中道,由今陝西南鄭向南,越米倉山,至巴中南江),同時期的陰平古道由於是從甘肅入川,此處不提。

此次張郃的軍事行動擺明了是一場來挖牆腳的小股偷襲戰,因此,翻越隱秘的米倉山,走距離最短的米倉道最為便捷可靠(後經文物學者考證,張郃此次進川的確是走的米倉道),進川第一站自然是閬中東邊的巴中南江縣。既然進入了巴中,哪有可能在閬中北邊的蒼溪附近開戰的道理?因此從地理位置上講顯然這個瓦口隘是不存在的,或者說與張飛戰張郃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有史為證:

《三國志·蜀志》卷六·張飛傳:“飛領巴西太守。曹公破張魯,留夏侯淵、張郃守漢川(即漢中)。郃別督諸軍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漢中,進軍宕渠濛頭蕩石,與飛相距五十餘日,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窄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間道退,引軍

還南鄭,巴土獲安”。

三國志·蜀志》卷二·先主劉備:建安二十年(215)“是歲,曹公定漢中……使夏侯淵、張郃屯漢中,數數犯暴巴界,先主令張飛進兵宕渠,與郃等戰於瓦口,破郃等,收兵還南鄭”。

可以看出 ,這裡邊所講的宕渠,即今天達州轄區的渠縣。(清·洪亮吉、謝鍾英《補三國疆域志補註》宕渠縣舊縣:“宕渠,兩漢屬巴郡。今渠縣東北九十里,有瓦口隘。” )。1991年《渠縣誌》:八濛山三國古戰場遺址:在縣城東北方向3.5公里處,現屬渠東鄉八濛村。傳說張飛打敗張郃之後,洋洋得意,興致興旺,用丈八蛇矛在八濛山石壁上鑿兩行隸書:“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於八濛,立馬勒銘”。即後世傳誦的八濛摩崖。又叫張飛立馬銘。由於年代久遠,遺蹟已壁裂字毀。清光緒年間,有人根據拓本,重銘石上,俗稱桓侯碑,文革中被人打碎,埋於地下。

不難看出:張飛、張郃兩軍對陣,在今巴中市檬頭鋪,恩陽鎮、柳林鎮至今渠縣八濛山一帶。經考證,瓦口關在今渠縣城東北七里流江河入渠江的入口處。

歷史玩笑,瓦口隘究竟在不在閬中?

同時, 自三國六朝隋唐五代至宋元明二千五百多年的史籍,都未見瓦口關在閬中的記載。只是到了清朝才有了在蒼溪或閬中建造了瓦口關或瓦口隘的記載: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蒼溪縣誌》·關隘:“瓦口關,縣東南十五里,漢張桓侯故營,有廟”。清道光《保寧府志》·輿地:“瓦口關,屬二區,即瓦口隘。在縣城北約二十五里。接蒼溪界”。

由此可見,閬中蒼溪本無瓦口關,只不過到了清代就突然從天而降,矗立在閬中與蒼溪交界處。因此本土民俗學家,原閬中中學老校長楊林由先生推測,可能是清代託名造景,打造了瓦口隘或瓦口關,借張桓候的英名給保寧府增輝添彩。或者,這本生就是一個對地域性誤判的問題。民俗君覺得,問題可能就出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上,清朝人以訛傳訛,開了一個歷史玩笑。

且看《三國演義》第七十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卻說張郃部兵三萬,分為三寨,各傍山險:一名宕渠寨,一名矇頭寨。一名蕩石寨。當日張郃於三寨中,各分軍一半去取巴西,留一半守寨。早有探馬報到巴西,說張郃引兵來了。張飛急喚雷銅商議。銅曰:“閬中地惡山險,可以埋伏。將軍引兵出戰,我出奇兵相助,郃可擒矣”,張飛撥精兵五千與雷銅去訖。飛自引兵一萬,離閬中三十里,與張郃兵相遇。……

很顯然,書中直接提到了張飛戰張郃就在離閬中三十里的瓦口隘。其實,作者山西太原人羅貫中,粗粗翻檢下他的履歷,發現他一輩子也沒到過四川,根本不知道宕渠,矇頭,蕩石均在巴中和渠縣(只是當時此兩地均屬於巴西郡閬州的轄區),更不知道從陝西漢中來四川除了金牛道還有米倉道,如果在此地(宕渠)開戰,從地理上講僅有米倉道可行,而絕無可能從金牛道,即從勉縣闖過廣元、劍門雄關又經蒼溪繞過閬中再去巴中作戰。很明顯,這是僅借閬中之名進行了演繹。實屬對地理位置不瞭解造成的。不過,一部演義類小說有此錯誤倒也無可厚非,畢竟只是部文學作品。奇就奇在到了清朝,官府也不加調查研究,居然以訛傳訛,以此為史實,在閬中邊界造出了聲名遠播的“瓦口隘”,實乃歷史上一大笑話,讓閬中人民空歡喜了兩三百年!

歷史玩笑,瓦口隘究竟在不在閬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