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三):齊王起兵

繼續上次的內容。

上回我們說到了,這朱虛侯的妻子,也就是呂祿的女兒,將呂祿呂臺的謀劃全部告訴了朱虛侯劉章,劉章立刻反應了過來,如果再不對呂氏動手,那自己就會成為犯上作亂的一派,失去了大義和民心,便差人傳信齊王,讓他速速出兵,加上自己和東牟侯做內應,一舉剷除呂氏。

且說這齊王收到了朱虛侯傳來的消息之時也是焦急萬分啊,但是他還是有所顧慮,一方面是不想擔上這向京城發兵的罪名,另一方面,這呂后新喪,呂氏還來不及做太多的準備,若是等局勢安定下來,日後自己就算是有機會能登上大寶之位,也是困難重重,如果自己現在就行動,以呂氏意圖篡奪劉家天下為理由,能得到朝堂內外和民間的更多支持。齊王是左思右想也決定不下來到底要怎麼選擇,便招來了自己的舅父駟鈞、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商議。沒想到這幾個人意見非常同意,他們覺得現在是發兵的最好時期,因為呂后本就不喜劉肥,縱然呂后已死,但如今依舊是呂氏掌權,若是真的讓呂祿呂臺掌握了局面,難保日後自己的安康,再者,現在發兵還能兼有大義之名,理應發兵。齊王這才下定決心,命三人退下後立刻著手此事,但是一定要隱秘。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兒啊,還是被當時齊國的國相召平知道了,他就調動自己能調動的士卒,兵圍王宮,意圖阻止齊王。這時候魏勃走進軍中對召平說:“大王想要發兵但是缺少調動軍隊所必須的虎符,您包圍了王宮阻止了大王,這是好事,我自請替您領兵。”也許是這召平並不知道當時謀劃出兵的到底是哪些人吧,居然就這麼相信了魏勃的話,將兵權交給了他。等魏勃控制了這些軍隊之後,立馬下令包圍國相府,召平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哀嘆一聲: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就自殺了。於是齊王令駟鈞接任國相,任魏勃為將軍,祝午為內史,調動所有的士卒,兵發京城。又派遣祝午前去面見琅琊王,詐他說:齊王不忍漢室為呂氏所竊奪,欲發兵西誅之,但是年少不通軍事,而琅琊王您在太祖時便是將軍,更應該帶領士兵,但是齊王不能離開軍隊,請您前往臨淄商議。真的是不知道應該對這些人說什麼,口說無憑的東西還真的有那麼多人相信,這琅琊王一聽連祝午都沒拉上就立馬馳援齊王(當然啦,估計是祝午自己找藉口留下來的)。等到了臨淄見到了齊王,卻傻眼了,齊王和魏勃把琅琊王強留下來,而還待在琅琊的祝午,得以盡發其兵,討伐軍的勢力迅速增長。

漢文帝(三):齊王起兵

齊哀王

話說這琅琊王劉澤,眼見著自己被扣押了下來,便也知道自己是沒有退路了,就對齊王說:“齊悼惠王劉肥,是太祖的長子,那麼大王您就是太祖的長孫,當立。但是現在朝堂之上,大臣們左右搖擺不定,而我是劉氏中最為年長的,說話還有點分量,很多大臣還等著我表態,我留在這裡起不到任何作用,不如把我放了,我進京替大王活動活動。”齊王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再加上既然琅琊國的士兵都加入了討伐軍,這劉澤就失去了再背叛自己的資本,便準備了車馬送劉澤入關。

等琅琊王出發了,齊王就發兵攻打呂國的濟南,並且傳書各諸侯,先是聲明瞭當初太祖平定天下分封諸劉,我父悼惠王受封於齊,而在先父薨逝之後,漢惠帝派遣留侯張良立自己為齊王,自己的地位是名正言順得來的。然後又說這惠帝崩呂后擅權,年紀大了人也糊塗了,聽信諸呂,擅自廢除太祖所分封的諸侯,三任趙王都慘死,還把梁國燕國趙國封給諸呂,將齊國一分為四,明明白白地不尊太祖,時有忠臣進諫而呂后又被奸臣矇蔽。如今,呂后新喪,而諸呂擅自動兵,劫留各諸侯大臣,妄圖以此控制政令,劉漢天下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願意站出來,帶兵誅滅不當為王者。一席話是正義凜然啊,不僅僅說自己才是正統的繼承人,還數出了呂氏的幾條大罪,佔據了大義之名,號召有義之輩支持自己,真真是一篇優秀的檄文。

漢文帝(三):齊王起兵

灌嬰

再說另一邊,相國呂產收到了齊王起兵的消息是毫不驚慌,早就料到了這時候肯定會有人跳出來,只是自己還沒有完成軍權的奪取,思來想去也只好去找大將軍灌嬰,和他說齊王犯上作亂,讓他帶兵平叛。灌嬰帶兵行至滎陽,和絳侯周勃密商:如今諸呂想要控制軍權而自立,如果我真的帶兵攻打齊軍並且獲勝的話,那麼諸呂的勢力會愈加龐大。便差遣使者前往齊軍中,和齊王以及各路諸侯密謀,共同誅滅呂氏。齊王聽了使者的傳話,當場便答應了下來,在攻下了濟南郡之後,在齊國西邊界屯兵不行等待約定。

齊王是否能如願誅諸呂而榮登大寶呢?中間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下次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