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石城橫江重紙古法造紙技藝,了解一下!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時過境遷,“古法造紙術”,這種古老而珍貴的文化遺產,仍可以在江西省石城縣找到。

江西贛州石城橫江重紙古法造紙技藝,瞭解一下!

橫江重紙古法造紙術(成品紙)

石城是贛江源頭,它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的東北部,自古以來,石城都是江西進入閩西粵東必經之地,素有“閩粵通衢”之稱。石城還是遠近聞名的客家縣,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流傳已久的石城橫江鎮的重紙造紙術是石城傳統工藝的傑出代表。

江西贛州石城橫江重紙古法造紙技藝,瞭解一下!

橫江重紙古法造紙術(醃麻)

橫江重紙,素有:“石城不出名,橫江傳千里”之稱。橫江重紙紙張具有潔淨、細嫩、光滑、韌度強、耐水性好、能抗蟲蝕,保持數百年不變質的優點,書寫效果可與徽宣相媲美,價格不及其一半。歷史上橫江重紙以“明如玉,質如扣”聞名於世,遠銷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各地。在清乾隆時期,還曾被譽為“天然國寶”,列為貢品。有的國家壁虎為害,影響人民的健康。橫江重紙卻獨具防壁虎功能,尚且耐久,所以,家家戶戶每年皆要購買相當數量的橫江重紙糊牆壁。故橫江重紙一上市,大家爭相購買,供不應求。

江西贛州石城橫江重紙古法造紙技藝,瞭解一下!

橫江重紙古法造紙術(洗麻)

在宋代,橫江桃花寨就從長汀引進了造紙技術。最早的名稱是“燒紙”,“燒紙”用竹麻粗料煮制,方法簡便,卻質量粗劣,厚而不耐。通過當地紙農的長期實踐,發現了一種性辛辣汁粘膠的“藍葉”(即毛冬青,方言叫“毛芷子”,一年四季均可採集)。

紙漿滲入了“藍葉”汁,又經過優化造紙技藝,生產出的紙張就光潔美觀,堅韌耐用,防止蟲蝕,故名“椒紙”。“椒紙”銷路廣、用途大,暢銷千里,故此又稱長行紙。長行紙還有玉扣、官堆等稱呼。隨著歷史的更替和技術的改進,後來又依次出現了長行加重紙、重紙、加重紙、加計紙等多種多樣的品種名稱,也統稱“橫江重紙”。中國歷史記載:“南宋時期,江西還有一種能防止蠹蟲的椒紙,銷路很廣。”

江西贛州石城橫江重紙古法造紙技藝,瞭解一下!

橫江重紙古法造紙術(拌漿)

每年穀雨前後,做紙東家會選一個吉日,到一山場進行點香燭,殺雄雞祭祀山神土地儀式,然後在竹筍脫箬葉有二米左右時,即上山砍竹麻;竹麻砍倒後,溜到山腳下,進行分筒,架馬削青皮、開竹片、扎把、挑麻,再放置進湖塘;放進湖塘時,每放一層竹麻,就在其上撒一層石灰,直到竹麻與石灰填滿後,灌滿清水,上面壓上石頭,約30天左右,把竹麻清洗一次,然後在湖底架木樁、竹笪,再放上洗淨的竹麻片返堆湖中,又放滿清水,浸泡四個月後,就可放幹水下湖剝竹麻了;

江西贛州石城橫江重紙古法造紙技藝,瞭解一下!

橫江重紙古法造紙術(榨紙)

剝麻時,剝去竹黃,也叫篾屎,然後榨乾,再挑到紙寮中,放到用竹片編成的搓鼓中,由人用腳在搓鼓中踏麻,要踏成竹漿狀為止。做紙時,都會先備制好藍水。藍水是用一種叫“毛冬青”的植物,榨汁製作而成。將踏好的竹漿放入槽坊中後,加入適量的清水,用竹爪撈掉竹絲,再倒入藍水,然後用木耙攪漿,攪成無粒狀稀紙漿水即可。這時,就可進行操紙了。

江西贛州石城橫江重紙古法造紙技藝,瞭解一下!

橫江重紙古法造紙術(抄紙)

操紙時,用絲竹簾過濾,先把紙漿中的水漏去,再把紙漿反撲到榨板上,然後榨乾水份,最後抬到紙桌上,進行開紙;第二天,將分開的紙坯刷於焙牆壁上,刷平整後,焙乾撕下,放在鋪板上,由師傅進行裁切好,最後捲紙紮上青竹皮條,即成重紙。

江西贛州石城橫江重紙古法造紙技藝,瞭解一下!

橫江重紙古法造紙術(分紙)

近年來,傳統造紙技術凸顯難度大,工藝週期長、工序繁瑣。學這門技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加之工業紙價格的衝擊,給傳統造紙業造成了極大壓力,由於經營不善,不少紙農停產外出打工。目前,仍在堅持生產的部分紙農也已步履艱難,橫江重紙古法造紙術已呈瀕危狀態。

橫江重紙這項古法造紙技藝您瞭解嗎?歡迎下方留言互動!

我是老表,專注江西人,江西事,江西民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