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教師仍然需要堅守匠人精神

主題:當下的教師仍然需要堅守匠人精神

先講個故事。今天早上筆者一如往常的去早市買早飯,來到每天買油條的小吃攤,其實在早市上賣早飯的攤位很多,賣油條的也不少,也有三四家,但是唯獨這家的油條需要排隊,每到週末排隊的人會更多。記得第一次去這個早市買早飯,我就求教老師傅,早市上這麼多賣油條的,哪家的最好,他告訴那裡排隊的隊伍長那家就好吃。雖然我一直都是這樣來沒這裡賣油條,其實自己一直沒覺得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可是今天早上到的一幕讓我對這個"賣油條的"刮目相看。說來也只是一件小事情,因為每天他的油條都需要排隊才能買到,所以老闆每天都在顧客上門前先提前炸好一批,若顧客喜歡新炸的就排隊等候,若不在意可以選購提前炸好,我在排隊的過程見到一位老者,問攤位上的油條是否還熱,隨即用手指試了試,發現涼了,然後到隊尾去排隊等熱的、現炸的油條。老闆見後把被老太試過的油條拿到了一遍,不再出售。此時秋日的涼風颳過,我不知是被涼風吹的還是被這一幕給驚到了。

在談教師這個職業,我上班的第一年年末開全校大會的時候,當時的校長一句"老師是好漢子不相干,賴漢子幹不了的活"對我觸動很大。確實教師這個職業不需要多麼精明的人,更多的我們一群默默耕耘的匠人。曾幾何時我也一直認為我的工作就是不斷的去重複原來的自己,備課然後重複的不同的班級上幾遍,然後不斷在一年一年的重複相同的工作。剛剛畢業的我的想想都有些恐怖,難道我就像那磨道上的驢?

當下的教師仍然需要堅守匠人精神

可是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同樣是工作多年的老教師,差距其實是蠻大的。有的堪稱為教育家,而大多數的依然只是一個教書匠。仔細接近他們你會發現他們看上去沒有區別,其實區別又很大。同樣是一遍遍的重複看上去重複的工作,教書匠就是一遍遍的重複,但是另一部分人卻如匠人一般不斷一遍又一遍的打磨自己的課,每一遍都有變化,不斷的修正總結,學習在修正總結,並且對自己當堂課的變現從教態、語言、學生互動等各個環節進行優選,猶如互聯網產品的流行語"迭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成長為"大家",另一些慢慢老去。

當下的教師仍然需要堅守匠人精神

正如早市上這個賣油條的小販,一個不經意的舉動代表著他對自己產品看似"較真"的追求。後來我與老師傅交流以及自己回憶才發現,當別人還是原始的操作方式的時候,他就已經帶著口罩和衛生帽炸油條,他每天炸油條用的都是剛剛開封的新油,"擇一事終一生"的匠人精神,從來就不是舶來品。正是他這種樸素的看似較真的匠人精神,慢慢贏得了消費者的口碑。

當下的教師仍然需要堅守匠人精神

"教書匠"即匠人,勞動者。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可稱"匠人"。當下這浮躁的世界,教師也難免會受到影響,當下我們的教師也需要這種匠人精神,不斷的與自己、與課本、與教案、與學生的問題甚至自己的問題較真。我相信雖默默耕耘,若用認真的態度去打磨自己和自己的課程,終將可以成為"大家"。

一家之言,對"教師這個職業和匠人精神"您怎麼看,留言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