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品質,絕不可小瞧!

曾國藩看人很有一套,為此還專門著書立說,寫了《冰鑑》。

他晚年時,剛見一個人時,會先盯著人看好一會,然後憑一面之緣,就定了一個人的前程。

那些絕不可小瞧的,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品質。

曾國藩: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品質,絕不可小瞧!

01.

青山咬定,擇一而從

釋義:死死咬住,確定一項事業,能堅持到底的人。

要做成小事,可能有點小聰明,小努力就可以了。

但要做大事,不下一番苦功夫,不做一番長遠打算,沒有持之以恆的品質,但最多是說大話,成不了大事。

曾國藩三代都咬住一件事沒放手過,就是科舉,父親考了大半輩子,沒成,兒子繼續考,又寒窗十載,才終於拿到成就大業的入場券。

曾國藩: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品質,絕不可小瞧!

古人說水滴石穿,只要心有恆,鐵杵也能磨成針。

可能大多數人都覺得什麼水啊,針啊的,都跟人沒什麼關係,所以並沒有真正領悟這個道理,也所以大多數人才都是庸人俗子。


02.

吾平生五次受辱,凡辱必壯

釋義:曾國藩說,我一生有五次遭受過奇恥大辱,但每次忍辱之後,都變得更強了。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做成大事,曾國藩也不例外。

他最嚴重的一次受辱,是在長沙組織湘勇練兵時,差點被兵痞殺了。

這一次從鬼門關前逃出生天,曾國藩徹底醒悟,乾脆跑到衡陽另起爐灶。

曾國藩: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品質,絕不可小瞧!

路遙用了一整本《平凡的世界》,用了100萬字闡釋了一個人生真諦:

苦難對人最有教益!

書中主人公孫少平,出身貧寒,但極愛讀書。他後來當了煤礦工人,天天要在暗無天日的煤窯裡做苦工。

可是他卻從這種磨難重重的生活中,歷練得更堅強深沉。

可見,一個人有忍辱受苦的品質,絕不可小瞧。

曾國藩: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品質,絕不可小瞧!

03.

一人之力末,合抱之力勝

釋義:一個人的力量再怎樣都是有限的,只有眾人合力才能致勝。

前面說的都是做事的品質,這裡講的,是做人的品質。

一個真正想成大事的人,必須有團隊,有戰友。俗話說得好,一個人再能,也不能上天!

《人類簡史》一書,講述的一個真理就是,陌生人之間的大型合作,是人類快速發展的最重要原因。

曾國藩: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品質,絕不可小瞧!

所以仔細考究曾國藩的一生,你可以發現,他的朋友、學生是遍佈天下的。

有歷史學家統計過,到最後,清朝一半以上的重要官職,都被曾國藩的學生坐了位置。

由此我們可以學到,生活中那些真朋友多的人,做大事的潛力巨大,絕不可小瞧。

曾國藩: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品質,絕不可小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