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繳滿15年不用再繳?醫保斷繳3月清零?最全真相來了

社保無論對HR還是員工來說,都太太太太重要了~

但就因為太過重要,導致社保相關話題層出不窮,謠言也悄悄從中出現:

醫保斷繳3個月就會清零?

失業直接就能領失業金?

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不用再繳?

……

所有這些說法,是真的還是假的?

近日,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回應了公眾對養老金政策的疑惑和誤讀。

養老保險繳滿15年不用再繳?醫保斷繳3月清零?最全真相來了

1 有些省份養老金收不抵支,因此領不到錢?

有自媒體發文稱,“2018年—2020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仍有13—14個,且進一步分化的趨勢逐步增大。”這讓相關省份的不少參保者擔心:養老金是不是領不到了?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回應,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沒問題,全國各地包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不足的省份,目前制度運行都很平穩,養老金髮放有保障。

這位負責人解釋說:“局部地區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是事實,但這是局部問題。2014年,我國出現3個省份收不抵支,之後又有所擴大,這主要是現行養老保險制度採取省級統籌的結果,但不影響個人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

從全國看,養老保險基金近年來一直收大於支、結餘持續增長。其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2017年——

  • 收入3.29萬億元
  • 支出2.85萬億元
  • 當期結餘4389億元
  • 累計結餘4.14萬億元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緩解部分地區基金收支壓力,從今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作為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第一步,均衡地區間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負擔,調劑餘缺,更好地確保全國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髮放。

2 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就不用繼續繳了?

一些參保的群眾認為,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沒必要再繳了,反正到退休年齡後一樣可以領養老金。

還有一些人認為,眼下收入低,先不那麼早參保繳費,等離退休年齡接近15年的時候再繳也不遲。

人社部回應養老保險是五險的一種,是國家規定企業和職工按照不同的比例共同繳納的。其中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只是職工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時申請退休的一個基本條件,並不表示繳費滿15年後就可以不用繼續繳納了!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繳納社保是法定義務,即使在退休前已經繳滿十五年,還得繼續繳費,直至職工退休。

延伸

1.工齡越長,累計繳費年限就越長,養老金就越多。

2.工資越高,繳費基數就越高,養老金就越多。

3.退休年齡越晚,繳納的養老費用越多,養老金就越多。

4.當地經濟越發達,在職職工平均工資就越高,依次計發的養老金就越多。

3 地方養老金調整得遲,調整之前的錢不發了?

一些網帖說,“年初上調養老金,到了7月份也沒領到。地方調整得遲,調整之前幾個月的錢是不是不發了?”“上調養老金向高齡退休人員傾斜,我68歲了怎麼沒感受到?”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說,養老金調整後,各地發放到位的具體時間可能不盡相同,但對退休人員而言,無論各地在何時開始組織發放,都要從調整當年1月1日算起並足額補發,“以今年為例,某地可能在6月開始落實上調後的養老金,但同時要補發從1月到5月上調的額度。”

此外,對高齡退休人員的傾斜由地方確定,由於地區間情況存在差異,各地調整養老金的水平和辦法等不盡一致。

從近年各地做法看,對高齡退休人員的界定,絕大多數省份確定為年滿70週歲以上的人員。

4 職工養老金計算有檔次之分?

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的高低與本人繳費時間、歷年繳費基數高低、職工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直接掛鉤。職工退休後養老金的發放金額是綜合每個職工本人歷年實際繳費情況,按照養老金計算公式具體計算得出。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可以說企業職工退休後的養老待遇是“千人千面”,並沒有任何固定的檔次高低之分。

養老金計算公式

職工養老金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 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實行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 ×平均指數。

5 失業了可直接領取失業保險金?

失業保險金並非失業就能領取。

失業保險的領取條件

1.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累計滿一年,或者不滿一年但本人仍有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的;

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符合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自願離職的人,就不符合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這一項。

6 去醫院看病得先到社區醫院轉診,否則不報銷?

職工醫保參保人和未成年人及在校學生城鄉醫保參保人可在選擇1家基層醫療機構(簡稱“小點”)後,再選擇1家其他醫療機構(簡稱“大點”)作為其普通門診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選定後可自由到小、大點就醫,並未要求一定需經小點轉診。其他城鄉醫保參保人選擇1家小點作為其普通門診就醫的選定醫療機構。

參保職工和居民可自由選擇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不需要任何轉診手續。需要提醒參保人的是,有些社區醫院並不是定點醫療機構。

參保人員如果需轉本市行政區域以外就醫的,就必須由具有轉院資質的定點醫院出具轉院證明,然後到社保中心備案即可。

7 社保卡可以隨意借給別人?

社保卡既是我們的一種身份憑證,又能進行就醫結算、自助查詢、還能進行待遇領取、現金存取等操作。

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這些行為,違反基本醫保險法規定,可能會被暫停使用社保卡,甚至追究刑事責任的!

違法使用社保卡行為

1、購買生活用品、與疾病治療無直接關係的體育健身或養生保健等消費等;

2、醫藥換藥(物)、轉賣藥品、套用和虛開檢查治療項目等騙取醫療保險基金,超範圍購藥囤積藥品等;

3、冒用別人的醫保卡;

4、把自己的卡借給別人;

5、偽造或者使用虛假病歷、處方、檢查化驗報告單、疾病診斷證明等醫療文書和醫療費發票,作為醫保賬戶報銷憑證,會被視為醫保欺詐;

6、在醫院使用社保卡開超出病情所需藥量的藥物,再轉手倒賣給別人,這屬於套取社保基金的行為,是非法牟利和不當得利。

8 住院費用不能超過若干金額,超過部分自己支付?

醫保政策中並無參保人單次住院醫療費用超過額度要自費結算或出院的規定,但參保人已達到出院標準或轉院標準但拒絕出院或轉院的,由診治科室書面報醫院醫保辦備案後,醫院為有關參保人辦理按自費處理的有關手續並保存備案。參保人在住院就醫過程中遇到問題或建議均可向醫保經辦機構反映。

醫療機構以超過醫保限額為由單獨收取參保人醫療費用是損害參保人利益的嚴重行為。只要有參保人反映或舉報,醫保部門將積極維護參保人的合法利益。

9 醫保斷繳三個月會清零?

醫保斷繳三個月並不會清零,但仍會造成諸多不利影響。中斷醫療保險繳費,不僅會影響你全部的繳費年限,中斷繳費還有可能會造成你不足累計年限的要求,無法按期享受醫保福利。

醫療保險自停繳之日起有3個月緩衝期,如果超過了這個期限,連續繳費年限開始重新計算。

關於醫保斷檔,你要知道這些!

用人單位未按時繳納職工社會醫療保險費的,從欠繳次月起,參保人員暫不享受職工社會醫療保險待遇;

在欠繳之日起3個月內補繳欠繳費用、利息和滯納金的,延期繳費期間應當由統籌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可以補付,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可以累計,相應金額補劃至個人賬戶;

在欠繳之日起3個月後補繳欠繳費用、利息和滯納金的,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可以累計,職工社會醫療保險待遇不予補付,期間參保人員應當享受的職工社會醫療保險待遇由負有繳費義務的用人單位承擔。

參保人員個人未按時繳納職工社會醫療保險費的,不予補繳,期間參保人員應當享受的職工社會醫療保險待遇由負有繳費義務的個人承擔。


綜合自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工人日報、深圳社保、人力資源新觀察、工人在線、廣州參考,儒思HR人力資源網獨家整理發佈,萬州人才網https://www.wanzhoujob.com/摘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