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註:爲什麼農藥能夠大規模進軍食物鏈呢?

特別關注:為什麼農藥能夠大規模進軍食物鏈呢?

不久前,某食藥檢部門在超市蔬菜隨機抽樣,發現了韭菜等農藥殘留嚴重超標,並對銷售商進行了高額處罰。農藥殘留是筆者預料之中的事情,所驚詫的是業已嚴重到如此程度。世界上的事情就怕認真,只要認真排查起來,那些問題食品就會大白於天下。

為什麼農藥能夠大規模進軍食物鏈呢?

根據筆者的長期觀察,認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

1

生產方僅管生產,他們不消費自己的產品

農民不吃自己種的蔬菜,種出來是賣給別人吃的;養雞養豬戶不吃自己的雞肉和豬肉,需要時到市場上購買放心一點的肉。如果所有人都這麼想就危險了。有一個笑話讓我笑不起來。這個笑話的大意是,兩個人碰在一起喝酒,一個是種蔬菜的,一個是養豬的,都用自己生產的東西做下酒菜。菜上來了,養豬肉的不吃自己的豬肉,而挑對方的蔬菜;而種菜的不吃自己的蔬菜,專挑對方的豬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農民留給自己吃的蔬菜和糧食是不打藥、不上化肥的。目前在農村,農民定親、婚喪嫁娶等重大活動請客,誰家如用養雞場的雞招待客人,是被鄉親們恥笑的,這家會在村裡抬不起頭來的。養雞場的雞肉是賣到城市去的,城裡人沒有選擇。

2

優質農產品生產成本高,經營方不願營銷成本稍高的放心食品

按照農業部門的分類,食品分為有機、綠色、無公害和普通食品等,生產這些食品需要投入的成本有較大區別,因此價格上差異也大。如規定生產有機食品不能有化學類物質添加,農藥自然是不允許用的,這樣生產成本就增大了。然而,由於管理不嚴,許多打著“有機”或“綠色”品牌的食品,其實就是普通食品。僅外面的商標是真的,內容卻是假的。假的成本最低,利潤空間大,許多商家都願意賣,包括一些大型超市。 

特別關注:為什麼農藥能夠大規模進軍食物鏈呢?

3

消費方不可能對購買的食品進行化驗,從消費終端控制農藥是奢望

儘管新出臺的《食品安全法》規定,如消費者發現了有害農產品,可索取10倍以上的賠償。但普通消費者很難做到為了幾元或幾十元的食品,花幾千元去找第三方鑑定。在食品消費方面,消費者是明顯的弱勢群體。只要超市賣什麼,他們就買什麼,唯一的希望就是質檢部門為他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4

農業生產方式出現了嚴重問題

大農藥、大化肥、除草劑、添加劑、農膜是現代農業的“常規武器”,目前有關部門正積極普及轉基因 “新式武器”。反季節果蔬生產,加劇了農產品中的藥物殘留;動物“速成班”將雞、鴨、鵝等禽類生命週期縮短至28~45天,豬縮短至2.5~4個月。這些嚴重違背生物學規律的種植和養殖模式大量氾濫,令各種農藥、激素和添加劑充斥城鄉食品中。 

特別關注:為什麼農藥能夠大規模進軍食物鏈呢?

5

監管力度不大,無法從源頭控制食品汙染

由於農產品生產多為農戶經營,銷售渠道也五花八門,食品安全監管起來困難很大。目前的做法多在超市或農貿市場末端監管,但農藥和添加劑早已混進食物了;檢出的畢竟是少數,多數會成“漏網之魚”。即使檢測出問題食品,地方政府部門為穩定老百姓情緒,多是“大事說小,小事不報”的,或多搪塞語言。必須充分發揮民間監督力量,讓農藥、激素和有害添加劑遠離健康。

6

科學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那些令人眼光繚亂的農藥和添加劑,多為科學家的新發明。科學家有意誇大其發明物的正面作用,有意隱瞞其負面影響。三聚氰胺就是“良心”缺失的科學家的“傑作”。目前,許多化學家、生物學家、農學家的發明瞄準與人類性命攸關的食物生產,讓人感到十分不安。

其實,告別農藥和化肥並不難,有機農業就是一個很好的出路,難的是優質的食品賣不上優質的價格,商家就降低成本來經營這一人命關天的食品產業。僅靠懲罰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必須形成一種合理的機制,在生產方加強管理,消費者購買食品時“認地認人”,由獨立的第三方來認證,並實行嚴格的年檢制度。農民在健康環境下生產食品,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消費者應當“買單”。當然,這是通過市場發生的自覺行動。“讓一部分先吃起來”,不妨從有機農業做起。如果市場上純正的有機食品增加了,普通市民對健康放心食品的需求增加了,那麼,我們告別農藥的這一天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