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死後,袁譚爲何聯合曹操攻打自己親弟弟?

小樹葉岑



袁潭為何要聯合曹操攻打袁尚?

紹與術即相左於前,潭與尚復相爭於後。源潭字顯思,袁紹長子,英勇善戰,謀略過人。袁紹平定北方,袁潭屢立奇功,建安元年(196年),袁紹不得已而將袁潭過繼給亡兄袁基,同年袁潭奮發圖強,擊敗田楷、孔融等,佔領青州,後被曹操封為青州刺史。建安五年,袁潭配合袁紹參加官渡之戰,袁紹被曹操火燒烏巢,慌亂中袁潭與其父袁紹逃亡。次年,袁紹因惱羞成怒而死,袁紹死後,袁氏兄弟群龍無首,最出現相互攻擊的局面。建安七年,源潭聯合曹操攻擊袁尚,袁尚大敗,退回鄴城。源潭為何要聯合曹操攻擊自己的弟弟,筆者以下做簡要分析(觀點僅供參考)


首先袁紹廢長立幼,自古就是取亂之根源。袁紹有四個兒子,長子為袁潭。袁尚未袁紹的第三子,因長相性格和袁紹相似,深受袁紹的喜愛,袁紹又因後來的妻子劉氏喜愛袁尚,再加上袁潭已經過繼給袁紹的兄長袁基,於是袁紹有意立袁尚為繼承人,這也讓袁潭異常惱怒。官渡之戰後,袁紹因憤懣猶豫,抱病而死,死前並沒有正式指定誰為袁氏的繼承人,但生前已經與官員們探討過,讓袁尚為繼承人。

袁紹死後,袁潭和袁尚的矛盾爆發,袁潭認為自己是長子,理應是繼承人,而袁尚則不以為然,於是袁氏集團出現了兩大派,一派是辛評、郭圖為首,擁立袁潭為繼承人,一派審配、逢紀為主,製造袁紹的假遺詔,擁立袁尚為繼承人,於是袁潭聯合曹操攻擊袁尚,奪取繼承大位的權利。


其次袁尚袁潭曾經聯合攻擊曹操,但袁尚為人不中肯,想趁袁潭攻擊曹操之際得漁翁之利。袁紹死後,曹操攻擊袁潭,袁潭因沒有被袁紹指定繼承人,只能自封為車騎將軍,屯兵黎陽。建安七年,曹操派兵攻取黎陽,袁潭自知不能敵,於是求救與袁尚,並且告訴袁尚,趁著人心未亂,與曹操決一死戰。

袁尚也曾答應援助,但因懼怕袁潭得到兵馬不歸還,因此派遣的兵力並不多,糧草自然也不多。而袁潭嫌棄袁尚小氣,不可共事,最主要是以袁潭援助的兵力也不可能對抗曹操。故而一再要求隨軍將士逢紀曾兵,被逢紀拒絕,袁潭一怒之下,將逢紀殺害。袁尚因此而更加痛恨袁潭,二人之間有一戰,已經在所難免。


再次袁潭根基與曹操是有聯繫的,袁潭的謀士們跟曹操也有瓜葛,他們各懷鬼胎,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勾結曹操製造矛盾。曹操大敗袁紹後,就曾想一鼓作氣滅掉袁紹的幾個兒子,然而郭嘉曾建議曹操讓袁氏兄弟自生矛盾,自相殘殺。而這個時候袁潭手下辛評、郭圖等人,見情況不妙,都欲為自己謀個好前程。


他們又與曹操的部下荀彧、郭嘉等有交情,於是他們先是建議袁潭聯合曹操攻擊袁尚,後又告訴曹操,可以乘著袁氏兄弟混戰之際,吞併河北。更為可恨的是,辛毗竟然向曹操洩露袁潭的兵力部署。這樣曹操假意聯合袁潭,真心攻取河北的鬧劇便上演。

你是如何看待袁潭聯合曹操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自古以來的傳統,立長不立幼,除非長子是白痴或殘疾,這是為了規避兄弟間的權力之爭。袁紹有三個兒子(一說四個),分別是長子袁譚、次子袁熙與三子袁尚。按理說,袁譚理所當然應該得到繼承權。袁紹喜歡幼子袁尚,想立他為接班人。

為此,袁紹想了一個辦法,把袁譚過繼給自己死去的哥哥,以繼承其香火。如此一來,無疑剝奪了袁譚的長子繼承者。按照傳統的制度,過繼給別人,就相當於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僅如此,袁紹還把袁譚調出冀州,出任青州刺史。

緊接著,次子袁熙被任命為幽州刺史,外甥高幹被任命為幷州刺史,幼子袁尚留在冀州。把其他兒子調離中樞,只留下袁尚一人,其用意也夠明顯了。但是,直到袁紹去世,也沒的指定誰才是繼承人。


袁紹死後,袁氏集團分裂為兩個陣營,一派以辛評、郭圖為首,力主立長子袁譚;另一派逢紀、審配為首,力主立幼子袁尚。

逢紀、審配兩人與袁譚關係不好,深恐袁譚上臺後,權力會被削弱。兩人搶先一步,立袁尚為接班人。這樣,資歷甚淺的袁尚成了袁氏集團的新首領。

作為大哥的袁譚不得不屈服於弟弟之下,內心的憤怒可想而知。袁譚索性自稱車騎將軍,屯兵於黎陽,擺開進攻曹操的架式,向袁尚討兵。袁尚既不想與老哥撕破臉皮,又不能讓老哥兵力太強,故而只是敷衍一下,只撥給一支小部隊,同時把逢紀派到袁譚的兵營中,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袁譚一看,才撥給這麼點兵力,頂個屁用,再上書要求增兵。審配故意找種種藉口,拒絕袁譚的要求。袁譚不由得怒從心生,既不給我增兵,又派逢紀來監視我,好,老子可不是好耍的。審配會出陰招,袁譚就會麼?逢紀這小子膽敢來監視我,就讓他有去無回。袁譚也找了個藉口,把逢紀抓起來殺了。

袁紹屍骨未寒,兒子們就鬥起來了。

袁譚、袁尚這倆兄弟,本事不及其爹,還爭權奪利。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曹操要坐收漁翁之利。

建安七年(202年)九月,即袁紹去世四個月後,曹操大軍突然北渡黃河,進攻袁譚。袁譚不想把自己的血本拼光了,緊急向袁尚求援。這時的袁尚剛上臺,也想有所表現,以向世人證明他是有本事的。他把鄴城交給審配,自己率大兵馳援袁譚。哥倆人聯手對付曹操,但還是落入下風,只得攖城固守。

建安八年(203年)春,曹操再攻黎陽。這次,袁譚與袁尚抵擋不住了,兄弟倆在城下與曹軍決戰,敗下陣來,棄守黎陽,退守大本營鄴城。曹操乘勝追擊,直追到鄴城郊外。

要不要一鼓作氣進攻鄴城呢?郭嘉分析說:“袁紹生前沒有立繼承人,現在袁尚雖然接班,袁譚心有不服,兩人勢力相當,各有一批黨羽。倘若我們攻得太急,他們兄弟二人就會聯合起來;若給他們有喘息之機,二人就會爭權奪利。”

曹操依郭嘉之計,留下部將賈信駐守黎陽大營,自己則率大部隊返回許都。

果不其然,曹軍前腳剛剛離開,袁氏內部就內訌了。

袁譚丟失了黎陽,他認為戰敗的原因,在於自己部隊的武器不夠精良。言下之意,乃是責備袁尚有意壓制他。如今曹操大軍撤退,正是收復黎陽的大好時機,於是他對袁尚道:“曹軍作戰既久,人心思歸,趁他們還沒全部渡過黃河,我們趕緊出兵掩襲,定能將其擊潰。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當信任不再時,所有的話在袁尚聽來都是別有企圖。他冷笑了,你袁譚的目的,無非想借機得到更多的軍隊與武器罷了,我偏偏不上當,不給。

兄弟倆的裂痕急劇擴大了。此時投靠袁譚的郭圖、辛評兩人又出來煽風點火道:“您之所以失去繼承權,是因為先公(指袁紹)把您過繼給了哥哥,而這就是審配那小子出的主意。”郭圖與辛評兩人向來與審配不合,正好落井下石,唆使袁譚進攻袁尚、審配。

袁譚正在氣頭上,聽郭、辛兩人這麼一說,更是怒不可遏。自己身為長子,失去繼承權,不得不屈居弟弟之下,這已是奇恥大辱,現在袁尚、審配還處處提防他、算計他,斯可忍,孰不可忍!

權力超越親情。兄弟兩人終於拔刀相向了。袁譚大舉發兵,進攻袁尚。袁尚當然不甘示弱,奮起還擊,雙方在鄴城城門外大戰一場。鄴城是袁尚的大本營,佔有天時地利,而袁譚剛在黎陽吃了敗仗,士氣凋零,一戰下來,又傷亡慘重,只得放棄攻城,退守南皮。

戰爭一起,和解的機會永遠失去了。

袁譚戰敗,但他仍有機會翻盤。他經營青州多年,政治資源是雄厚的。青州別駕王修已經率領一支軍隊,趕來救駕。得到這支生力軍後,袁譚又得意忘形了:老子要把袁尚這毛頭小子打趴下。

人很奇怪,越親近的人,一旦反目成仇,往往仇恨更深、更難化解。

然而,形勢很快急轉直下了。畢竟袁尚是袁氏集團惟一的新首領,這種政治上的優勢,是袁譚所不具備的。袁尚以大首領的名義,通告四州(冀州、青州、幷州、幽州),袁譚以下犯上,實為大逆,號召其部將反正。袁譚部將劉詢率先起兵,宣佈效忠袁尚。緊接著,青州各城紛紛響應,脫離袁譚。

一時間,袁譚在政治上已陷入完全孤立的局面。他不由得仰天嘆道:“整個青州都背叛我了,難道我真的刻薄寡恩嗎?”

據史書載,袁譚“長而惠”,“能接待賓客,慕名敬士”,頗有乃父之風。但他起兵內訌,同室操戈,嚴重損害袁氏集團的利益,動搖根基,諸部反叛,實為情理之中。

在這場兄弟戰爭中,弟弟袁尚逐漸佔據上風。他得理不饒人,進擊袁譚,兩人再度決戰,袁譚大敗,被迫逃往平原郡,攖城固守。袁尚尾隨而至,包圍平原,晝夜急攻。

平原郡已危在旦夕了。

狗急跳牆。為了逆轉敗局,袁譚居然破天荒地想了一個主意:向曹操求援!

向曹操求援!有沒搞錯?!要知道曹操可是袁氏的第一號敵人啊。可是,除了曹操,誰能解平原之圍呢?

袁譚力排眾議,派辛評的弟弟辛毗前去向曹操求援。

想袁紹好歹也算是一代梟雄,竟出了這麼這豬兒子,為了跟弟弟窩裡鬥,不惜引狼入室。袁譚此舉,是袁氏集團覆沒的關鍵一步。曹操在解了平原之圍後,轉而進攻鄴城。在曹軍的猛攻下,鄴城淪陷。袁譚在曹操的相助之下,終於把弟弟袁尚給打敗了,袁尚逃往幽州。然而,袁譚在引狼入室後,又想獨據冀州,怎麼可能呢?最後,他反而被曹操這匹狼給咬死了。

袁譚之死,一點也不冤。是他挑起兄弟間的內戰,是他引狼入室,是他敗光了袁紹留下的政治資產。他被淘汰出局,可謂咎由自取。


君山話史


袁紹死後,袁譚會聯合曹操攻打袁紹,有兩方面的原因。

最顯而易見的原因當然是袁譚本身不滿意袁尚即位,袁譚是嫡長子,本應是他即位,但袁紹偏愛後妻的幼子袁尚,最後傳位給袁尚,專制制度下,當然是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所以袁譚要拉曹操打袁尚。

但還有一重不太容易發現的原因,就是袁譚的基本盤跟曹操的基本盤是有聯繫的,袁譚的謀士辛評、辛毗、郭圖等都是潁川士人,與曹操麾下的荀彧、郭嘉等很有交情,而袁尚的謀士審配是河北籍人士,逢紀是河南士人的邊緣人物後來跟審配交好等於改投了河北籍。也就是說袁譚的謀士寧願跟曹操合作也不願意被河北派壓過一頭,甚至為此寧願出賣袁譚,像辛毗出使曹營時洩露袁譚底細就是明證。

因為這兩方面的原因,袁譚最終決定聯合曹操跟袁尚開片,自己也從此走上了不歸路。


文史宴


東漢末年有兩位諸侯廢長立幼,最終都導致了基業的滅亡,一對是劉表與劉琮父子,而另一對就是袁紹與袁譚。

(袁譚)

袁譚是袁紹的長子,袁紹平河北,袁譚屢建戰功,後來袁紹的哥哥袁基去世,袁基膝下無子,袁紹就把袁譚過繼給袁基當兒子。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紹派遣袁譚出守青州,曹操上表袁譚為青州刺史,割據一方。他在袁氏家族中的名氣也很好。因此後來袁術軍事集團崩潰之後,袁術帶兵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投奔袁譚。但在中途被劉備截擊,病死於路上。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爆發官渡之戰,袁譚隨袁紹出征,大敗而歸,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憤懣而死。死前他沒有明確立誰為繼承人,按理應當是長子為繼,但袁紹對於自己的三子袁尚又非常喜愛,因為他覺得袁尚長得最像他。所以袁紹集團就分為了兩派,一派以辛評、郭圖為首,擁護袁譚,而另一派以審配、逢紀為首,擁護袁尚。審配和辛評一向不和,害怕袁譚即位以後,辛評會針對他。所以他假託袁紹偽詔,立袁尚為繼承人。袁譚知道之後將兵出奔黎陽,自號車騎將軍。袁尚對袁譚也心生忌憚,故意派逢紀去監視袁譚。後來袁譚問袁尚要兵,袁尚也不給,袁譚一怒之下殺了逢紀。

(東漢時期鄴城周邊略圖)

曹操領兵與袁譚和袁尚在黎陽對峙,兩兄弟大敗而回,退守鄴城。曹操手下的謀臣郭嘉為曹操獻策,暫且撤軍,讓兩兄弟互生嫌隙,自相殘殺。果然,袁尚既不給袁譚增兵,也不撥給糧草,加上袁譚手下辛評、郭圖等一幫人的挑撥,兄弟最終反目,於鄴城展開大戰,最後袁譚退守南皮。即使袁譚手下的別駕王脩用“兄弟如手足”勸阻,也無濟於事,兩兄弟再也無法和好如初。後來由於諸郡反叛,袁譚又不得不退守平原。

(袁尚)

袁譚手底下的謀士辛毗是個二五仔,先是跟袁譚說聯合曹操攻打袁尚,袁譚派他出使曹操的時候,他又跟曹操說正好借兩兄弟不和睦,吞併河北。曹操覺得很有道理,就派兵攻打袁尚,袁尚退回鄴城。曹操又讓自己兒子劉整娶袁譚的女兒為妻,結為姻親,穩固關係。但袁譚趁曹操圍鄴之際叛變,攻打袁尚,袁尚敗走故安,投靠哥哥袁熙。曹操也因為袁譚的叛變而大怒,歸還袁譚的女兒,征討袁譚。袁譚逃往南皮,雖奮力抵抗,也無濟於事,最終城破人亡。

參考文獻:

1、三國志[M]. 中華書局 , (晉)陳壽撰, 2005

2、資治通鑑[M].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宋)司馬光原著, 1993

3、三國志集解[M]. 中華書局 , 盧弼著, 1982

4、曹操集[M]. 中華書局 , (漢)曹操著, 1959

作者簡介:戚逸暘,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現任江蘇省高校文學聯盟大學生文學創作中心執行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