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如果去問任何一個鄭州人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得票最高的一定是:鄭州鄭州天天挖溝。


這些年,鄭州專注於城建,經濟越來越好,人也越來越多,這座城市熱情地想要接納一切,卻把文化藝術遺忘在了角落。


其實,單從對藝術園區的建設來說,鄭州從未缺席。只是往往一個地方剛有點規模,就面臨城建改造被迫消亡的窘境。看上去,藝術似乎從不被我們這個快速發展的國家中心城市待見。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鄭州主城區的藝術區位置圖

即使被人笑稱“已經貼上文化沙漠的標籤”,鄭州的態度一直也沒什麼變化,總是尷尬推脫,無力反駁。


幾天前,深圳星河控股簽約建設鄭州二砂文創廣場的消息被媒體一發布,瞬間就傳遍了鄭州人的朋友圈,看著大家一邊回顧歲月情懷,一邊期待二砂早日華麗轉身,有趣君就提不起什麼興致。


這是二砂第幾次準備華麗轉身了?


而鄭州的那些藝術區,現在都是什麼模樣了?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二砂,聽說文藝蔓延過


就像你曾聽過的北京798藝術區的前身是北京國營798廠、上海1933老場坊之前是上海屠宰場一樣,鄭州二砂(中國第二砂輪廠)作為近代工業建設的傑出代表,同樣經歷了從繁華到落寞的無奈。

但是對於藝術來說,落寞不重要,巨大的老廠房和現代藝術之間的反差反而是個寶藏。老式工業建築的美感被藝術家們精巧地放大,在藝術的層面重新活力四射,成了標誌,成了聖地。

即便現在工業基地的屬性早已沒落,只是看著二砂廠這些德國包豪斯風格的大廠房大倉庫,那種天然的工業美感,還是讓人覺得比對面中原萬達掛滿了LED燈的玻璃幕牆更有味道一些。

2013年,二砂的一小部分被一群藝術家們重新裝點後,二砂藝術中心正式面世。文藝氣息在二砂這片幾乎廢棄的舊廠房中,瀰漫開來。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當年的二砂藝術中心(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德國包豪斯風格建築線條壯美(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靜謐空間下的慢主題,天然文藝(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這些場景已經是過去式了,2015年底,運營了不到兩年的二砂藝術中心在一紙拆遷改造通知下戛然而止,就那麼不疼不癢的在鄭州人心裡蹦躂了幾下,再一次銷聲匿跡。

空置下來的二砂,一晃又是兩年過去。期間不斷傳出要改造成正規化的藝術文創區,就是光打雷不下雨。這個春天,這場“春雨”,到底能不能灌溉出鄭州的一方“文化綠洲”?我們拭目以待。

在此之前,還是先去看看“彩虹盒子”吧。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彩虹盒子,精緻地傲嬌在經開


二砂要改造,這是政府決心搞文創的大趨勢,但是藝術家們還得生存。在二砂藝術中心的發起人姜山的一番努力下,彩虹盒子藝術區在經開區開闢出了一塊新的理想棲息地。也因此,在鄭州文藝圈裡,“新二砂”彩虹盒子的名頭鵲起。


相較二砂周邊商業的繁榮,彩虹盒子所在的經北一路顯得安靜了許多。簡單的兩車道,沒有密集的臨街商鋪,沒有成排停放的車輛,甚至好幾個路口連紅綠燈都懶得裝。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強迫症犯了,這個“木”啥時候給補齊?

園區裡有不少精緻的設計。三棟樓的體量雖小,但創客咖啡、影像定製、空間設計、藝術培訓甚至健身房應有盡有。

可能是來得時間不對,感覺上似乎缺了點意思,沒有藝術展,也沒見到想象中的藝術大師臨風而立,倒更像一個藝術學院畢業生的創業基地。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這不是剛建好沒多久嗎?怎麼就鏽成了記憶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連我看著你們身體的我的身體,都想文藝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感覺錯過了好多FREE

虹館一樓的展館算是彩虹盒子的核心場地了,裡面正在為下一場活動佈景,工人們在處理一些展覽的附屬物。迎著大門的地方有間售賣藝術品、書籍、咖啡的精緻小店,名叫彩虹圈,文藝氣息氾濫。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彩虹盒子的門臉

門開著,裡面卻沒人,吧檯前放高腳凳的地方,凳子也沒了,一輛破電動車扯了根長線在充電。這很鄭州,這不文藝。

有酒的夜才有故事,現在時間還早。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是我想太多,官稱19:00關門

2號樓有電梯直通六層天台,周邊的視野開闊,數百棟百米高的平頭樓擠在一起,可以飽覽鄭州“一眼望去不見邊,平躺下去可當床”的城建奇觀。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各類藝術門店都在2號樓

飽覽完城市風光,轉頭就看見了兩個“奇葩”。東側幾個街區外一棟高樓上誇張的立著兩個酒瓶,一瓶茅臺,一瓶五糧液。廣告做成這樣,妥妥的荒誕藝術。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你所為人稱道的美麗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不及我第一眼看見你閨蜜

這是有趣君關於“彩虹盒子”最印象深刻的裝置藝術。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良庫工舍,曲徑通幽卻又活力四射


轉戰北三環,接下來去看看目前鄭州藝術區裡的“網紅”——良庫工舍。


良庫工舍坐擁北三環彩虹橋的流量大IP,入口卻小的可憐。路窄,一半的路面停滿了私家車,只能單向通過,沒人維護秩序時擁堵極難避免。難道是取曲徑通幽的意境?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曲徑通幽處,樹和芳草地

良庫工舍的前身“糧庫”甚至比二砂廠的歷史更悠久。1946年,史隆甫先生(鄭州首任副市長)發起建設了興豫麵粉廠。歷經七十年變遷,當年麵粉廠的五層民國風貌的制粉車間大樓,現今改造成了棲棠博物館,對面的糧倉,成了以產品發佈和品鑑的文藝展廳“良庫工舍”。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棲棠博物館前臉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良庫工舍正門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隱於高樓間的“糧倉”

主觀上看,良庫工舍的設計感和對面粉廠糧食倉庫美感的保留都是做的最好的。前提是你不上到它的二樓隔層,混合著木料和桐油的悶熱讓人不想多待一秒。


樓下茶座被碩大的房產沙盤佔據。


“三環地鐵盤,我們的價格算最便宜的了。”


“出門就是藝術館,業主們還都是搞藝術的,我們可不像別家挨著安置房。”


文青怕是容忍不了這麼亢奮的喧譁。果然,二樓的所有包間都空無一人。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酒吧、茶咖、展室、劇場,簡直百搭

但是無論如何,老建築保存了下來,甚至利用的比原來更好。有企業舉行新品發佈會,有歌手見面會,有實驗話劇的演出,也少不了新人的婚紗攝影。這裡的活力遠超鄭州其它的藝術區。

有想法,有勁頭,有長期活下去的勇氣,這已經是最好的存在了。而在鄭州這個匆忙焦慮的城市,大部分人會說的一句話是:差不多得了,還想上天啊?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瑞光文創,酒香不怕巷子深


瑞光創意工廠的前身是瑞光印刷廠,剛起步不久,還沒什麼名氣,位置在正對著二環支路老水果批發市場的瑞光路最深處。


叫工廠沒叫藝術區,自己也明白地方確實太小了。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創意工廠分兩個園區,1號院是創意孵化器大樓,2號院是策展場地。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2號院的門神--七個娃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有創意公司在做品牌發佈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有設計工作室開門迎客

然而再好的藝術區,都不如有個好廚子。

好心的工作室店主極力推薦,一定要去巷子最裡面的創意餐廳吃頓飯。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此情此景說明,不能輕視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巷子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門內音樂啤酒,門外擼串一宿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這裡才是創意工廠的主打吧

也許你去過鄭州所有的藝術區,甚至對藝術的認知超過大部分的鄭州人,但對有趣君來說,哪裡有軟糯飄香的豬頭肉和籤子燒嘴都不肯多等一秒的烤串,哪裡才是殿堂。


顯然,瑞光創意工廠能讓你的感悟更豐富。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後記


數月前的某一天,有感於二砂廠的浮沉起落,有趣君以毫無藝術素養的無畏,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探訪了鄭州現存的幾個藝術區。


全程看下來,儘管各有特色,但藝術和商業互動得略顯簡陋,實在不枉藝術區在鄭州從來都很小眾的現狀。


這是一個對藝術感知不能更差的城市,這是一個對藝術渴求不能更多的城市。我們的城市雖然並不文藝,但幸運的是,我們看到了她每天都在努力,努力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這四個地兒,給孤獨的鄭州畫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