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古城牆,因爲洪水而倖存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壽縣古城牆,位於安徽省壽縣,隸屬於淮南市,壽縣建城歷史已經有2700年,不過今天人們看到的壽縣古城牆建設年代要晚一些,壽縣城牆始建於北宋,自北宋熙寧年間(1068年)至南宋嘉定12年(1220年),歷時150餘年,幾經反覆而建成。後又經明15次、清14次修葺和完善,終形成今日之規模,已歷經900多年。壽縣城牆作為宋至清代古建築,同時也是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力量結晶的標誌性建築。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上個世紀中國在中國各地的拆城牆浪潮中,大多數的古代城牆被拆除,而壽縣古城牆因為一個特殊的功能得以倖存,原因就是洪水,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由於壽縣地處淮河淝水之濱,時常受到洪水威脅,為了抵禦洪水,城牆牆體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成為保護居民的屏障。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壽縣古城

壽縣古城牆位於淮河南岸,八公山下,古城略呈方形,棋盤式佈局。城牆周長7147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城內面積3.65平方千米。城牆牆基以塊石圈砌,牆體中間以粘土夯實,外壁包貼特大青磚。磚石縫均用桐油、糯米汁拌和石灰漿加以填灌,城牆上築有“敵樓”和“警輔”,牆頂外沿修有“雉堞”,也就是帶垛的矮牆。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城有四門,門上陰刻其名,東賓陽、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南通淝、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西定湖、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北靖淮。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並各有甕城。其中西甕門北向出,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北甕門西向出,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東城門與甕門在平面上平行錯置同為東向出,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而南城門與甕門則處於同一中軸線上均為南向出。四門之外設有吊橋,城外有護城河。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壽縣古城牆

建築功能

壽縣古城牆特殊形制構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城牆外側壁腳處特設一道護城石堤,二是甕城內外門向交角處理,三是城涵(水關)上建築月壩。城池所處的地理環境,匠心獨運,于軍事防禦之外,還能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這也是古城池能完整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明代為了加固城基,於牆外側條石迭砌一週護城泊岸,城內北部東、西兩隅各有一洩水涵閘,平時城內積水可由此排出城外。當洪水季節,又可自行關閉涵閘,防止外水倒灌入城。涵額鐫有“金湯鞏固”、“崇墉障流”題名,是對這堅固雄偉的壽州城牆的真實寫照。1991年,古城抵禦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圍困,顯示了它的特殊功能。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壽縣古城牆·古建築

歷史典故

淝水古戰場壽縣因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這裡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金戈飛揚之處。從秦滅楚到抗日戰爭,在壽縣就發生了17次規模較大的戰事。壽縣古城牆就是壽縣歷代戰爭史上的歷史見證。東晉太元八年(383年)的秦晉淝水之戰,就發生在這裡。這次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投鞭斷流”、“圍棋賭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歷史典故。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這一文中,還引用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典故。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古城牆·規模

壽縣古城牆是中國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古城牆,同時還是全國保存較完善的七大古城牆之一,比山西平遙古城要早一百年。它年代上限可提早到戰國時期,並歷經漢、唐宋、明清、民國多個時期的修繕和使用,以致今日的狀況。這些科學考古發掘獲取的信息為研究當地文化、歷史變遷提供了翔實的實物資料。古城牆經九百多年的滄桑,保存至今,也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壽縣古城牆,因為洪水而倖存


壽縣古城牆·遺蹟

2008年,壽縣開始實施了護城河綜合治理,2012年11月17日,國家文物局公佈:興城城牆(遼寧省興城市)、南京城牆(江蘇省南京市)、臨海臺州府城牆(浙江省臨海市)、壽縣城牆(安徽省壽縣)、鳳陽明中都皇城城牆(安徽省鳳陽縣)、荊州城牆(湖北省荊州市)、襄陽城牆(湖北省襄陽市)、西安城牆(陝西省西安市)以“中國明清城牆”名義列入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