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標準化輿情摘編|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一、本週輿情分析

(一)輿情數據走勢

本週標準化主流媒體輿情數據為326387條,週一至週五數據較為平穩,週六、週日為工作日,數據相對較少,輿情走勢見下圖。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輿情數據走勢圖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三)標準化熱度地區排行榜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二、主要輿情信息

1. 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開幕 發佈“山東老字號”地方標準。(媒體相關轉載78篇)

(中新網)第二屆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8月31日在濟南開幕,山東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現場發佈“山東老字號”系列地方標準,以提升對老字號的保護和動態管理水平,為老字號的保護和健康發展提供標準支撐。

據瞭解,該系列地方標準包括《山東老字號認定通則》《老字號企業分型評價要求》《老字號品牌價值測算》,分別從“山東老字號”認定、“老字號”建立評價指標體系、“老字號”真正的品牌價值等方面作出標準化支持。該標準由山東省商務廳提出,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及東阿阿膠等老字號企業共同起草。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2. 貴州為全球檢驗鎂鋰合金提供國際標準。(媒體相關轉載64篇)

(中新網)30日,記者從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由貴州省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ISO20258:2018《鎂鋰合金鋰含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近日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佈。

該方法標準為生產商、用戶提供了國際通用互認的檢測方法,能有效降低鎂鋰合金在國際貿易中重複檢測的成本,減少貿易爭端,彰顯了中國原生鎂錠及鎂合金產量和消費第一的大國地位,體現了中國在鎂及鎂合金領域的技術能力。這是繼2017年6月該組織發佈貴州省主導制定的《鋼絲繩要求》國際標準後,貴州省在國際標準制定領域的又一突破。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3. 煙臺入圍全國首批對標達標專項行動試點城市。(媒體相關轉載57篇)

(煙臺日報)煙臺市質監局組織召開了“煙臺市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啟動儀式暨《標準化法》宣貫會議”。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煙臺被列入全國首批參與對標達標專項行動的試點城市名單,目前煙臺市共有34個企業完成了國標委專項行動平臺上的信息申報。

“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是國家標準委會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10部委聯合開展的一項專項行動,是不斷深化標準化改革、以先進標準引領質量提升的一項具體行動。今年6月,國家標準委辦公室下達了第一批參與“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的32個城市名單,煙臺市名列其中,是山東省首批列入的兩個城市之一。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4. “哈爾濱紅腸”將有“團體標準”。(媒體相關轉載82篇)

(哈爾濱市政府網站)8月31日,哈爾濱市紅腸食品產業協會組織專家對“哈爾濱紅腸團體標準”進行評估,該標準對紅腸的感官、投料、水分等指標有明確規定,優於相關國家標準。據悉,該標準通過評估後,將在國家標準化網站經公示後實施。哈市29傢俱有生產、銷售“哈爾濱紅腸”資質的企業將強制按照新標準生產紅腸。

據哈爾濱市紅腸食品產業協會副會長、紅腸專家徐長波介紹,哈爾濱紅腸團體標準的制定,是哈爾濱市紅腸食品產業協會繼“哈爾濱紅腸”商標獲得國家註冊核准、使用之後的又一重大舉措,使獲得“哈爾濱紅腸”商標使用權的生產企業有了一個統一的生產標準,對提升紅腸食品質量,促進產品升級和產業發展具有顯著作用。另外,新標準的實施有利於哈爾濱紅腸市場的發展,逐步淘汰小作坊、小廠家等紅腸生產質量不高的廠家。記者瞭解到,按照新標準生產的紅腸均有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採取“一店、一牌、一賬、一碼”管理制度,消費者掃描紅腸外包裝上的二維碼,便可找到紅腸生產、零售企業。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5. 首屆五常大米節開幕 地方標準體系出臺。(媒體相關轉載93篇)

(新浪網)28日,五常市舉辦首屆“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五常大米節”。市委副書記艾立明出席開幕式並致詞,副市長趙革宣佈大米節開幕。

大米節期間,五常市出臺了“五常大米”地方標準體系,制定了五優稻4號水稻種植環境質量要求、種子繁育技術規程、種植技術規程、種植投入品通用要求和五常市優質粳稻儲存技術規程、五常大米加工技術規程、五常大米質量技術要求、五常大米溯源管理規程等8個標準,梳理出27個流程99道工序,引導農民按照不同標準種植優質水稻,努力打造優質、綠色、高端稻香米生態種植基地,促進五常稻米產業提檔升級,推動五常稻米產業走上品牌化營銷、多渠道融合的快速發展之路。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6. 萊蕪實施質量強市戰略 開啟"萊蕪製造"品質革命。(媒體相關轉載46篇)

(萊蕪日報)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發展標準經濟作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以標準引領經濟轉型提升,走出了一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轉型之路。

萊蕪市出臺了《萊蕪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的意見》等政策文件,設立了“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獎勵專項資金,總額達800萬元,最高可獎勵100萬元,引導支持各行業、各企業瞄準國內外先進標準,積極開展“尋標、對標、提標、達標”活動,紮實深化“標準引領競賽”,提高市場競爭力。以標準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始終是開展“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的重頭戲和主戰場。萊蕪市在工業方面積極鼓勵有條件的骨幹企業建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導或參與起草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積極打造“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的標準運作模式。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7. “大閘蟹品牌聯盟”成立規範行業好蟹標準。(媒體相關轉載59篇)

(人民網)近日,“中漁商貿-‘大北農’首屆大閘蟹品牌論壇暨產品營銷溯源系統演示大會”於上海銀冠假日酒店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漁業協會水產商貿分會主辦,CCTV全程跟蹤報道,是大閘蟹行業的年中盛會。

“聯盟”要求所有品牌在自身營銷方面規範管理,保護消費者利益,確保大閘蟹經營者誠信交易,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以自律的態度,共同翻開大閘蟹行業的新篇章。“中華好蟹”名單出爐所有大閘蟹品牌都宣稱自己的蟹是“好蟹”,但所謂的“好蟹”究竟有什麼具體標準?在本次大會上,聯盟宣佈了“中華好蟹”的規格標準,並首次建立由消費者監督的溯源系統,真真正正實現讓消費者全權把關。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吳旭幹詳細解讀了大閘蟹品質標準草案,以體重、顏色、氣味、口味、活力等可量化的指標詳盡劃分大閘蟹的品質,制定數字化“好蟹”標準。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8. 我國金融領域首批公司治理團體標準發佈。(媒體相關轉載62篇)

(中國保險報網)8月28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發佈《保險業公司治理實務指南》系列標準,包括4項團體標準。這是保險業乃至我國金融領域的首批公司治理團體標準,填補了金融領域公司治理標準空白。

據瞭解,此次發佈的4項團體標準分別為《保險業公司治理實務指南總體框架》《保險業公司治理實務指南—會議運作第1部分—股東(大)會》《保險業公司治理實務指南—會議運作第2部分—董事會》《保險業公司治理實務指南—會議運作第3部分—監事會》。其中《保險業公司治理實務指南總體框架》共7章20條,結合保險業自身特點和實操經驗,搭建治理結構、治理機制、治理監督三維度框架體系,明確了公司治理的內涵和外延,初步形成了一套統一的體制機制。其中“三維度”體系是公司治理監管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總結,針對公司治理的痛點、難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金融監管規則發展的新趨勢,從理論上建構起相對成熟和完備的監管模型,從制度上形成完整、統一且彼此相照應的規範體系。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9. 讓更多非洲人知道“中國標準”。(媒體相關轉載108篇)

(國資委)2018年,非洲首條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正式開通商業運營。該鐵路是我國海外首條全產業鏈“中國化”鐵路項目,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設計了吉布提全境線路。

亞吉鐵路樹起了中國標準“走出去”的一個重要標杆,圍繞亞吉鐵路建設產生的“亞吉模式”,對於助推“一帶一路”落地非洲具有重要意義。設計是海外項目運作的龍頭,是項目收益的關鍵。中國鐵建“走出去”的最高境界是中國標準的輸出。標準出不去,難以保證中國鐵建海外經營“名利雙收”。以高鐵為例,採用中國標準,中國鐵建設計建成了世界商業運營速度最快和海拔最高的鐵路,項目被海外譽為“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一些前來考察的海外發達國家代表團都對中國鐵建的技術水平和設計業績表示了高度認可。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10. 企業制“三文魚標準”後虹鱒滯銷,純屬自食其果。(媒體相關轉載225篇)

(新京報)日前有媒體記者發現,出臺《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起草單位之一的民澤公司,旗下的天貓龍羊峽旗艦店內共有12款產品,目前折扣在4.9-7.7折不等。但月銷售量卻很低,除去兩款肉鬆產品,10款虹鱒產品中,4款月銷量為0。另外一家參與標準起草的上海荷裕冷凍食品有限公司,京東自營店已被下架。

市場經濟講究誠信透明,這份標準雖然在爭議中矇混過關,消費者還是會用腳投票。現在的資訊如此發達,企業和產品的口碑能夠快速傳播,參與標準制定的水產品公司為了賣貨而罔顧常識,漠視消費者的知情權,甚至刻意用虹鱒充當三文魚來賣,如此做法可謂吃相難看。不把消費者放在眼裡,那麼所謂推動行業規範,不過是企業自私逐利的舉動,絕不是什麼“永遠是正確的”。幾家水產公司閉門造車的標準,最終只換來電商平臺的慘淡銷量,這個結果喜聞樂見,也是企業為自己的我行我素買單。它也提醒商家,無視消費者權益,不可能有好的回報。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一周标准化舆情摘编|2018年8月27日—9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