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兰亭序》是李世民的陪葬品,为何会出现在武则天的墓中?

史记《兰亭序》是李世民的陪葬品,为何会出现在武则天的墓中?

如果被问及世界上哪座皇帝的陵寝最难挖,那毋庸置疑的就要属从古至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陵墓了:乾陵。

她的陵墓被远古时代的刀剑劈过,被近代的机枪、大炮轰过,千百年来,只要能叫得上名字的盗墓者最少也有十七名左右,在这之中,人数最多的一次人数就达到了四十多万的人,这座陵墓所在的山头梁山,差不多被挖走了一大半,然而尽管是这样,乾陵至今依旧如一座巍峨的大山一样伫立在那里,就像忠诚的侍卫一动不动的守护者这里的主人一样,大家肯定会奇怪,就连汉武帝的陵寝都被抢空了,唐太宗的也被一扫而空了,就连康熙帝,现在连尸骨都难以凑齐了,怎么就偏偏武则天的陵墓可以独自撑到了现在呢?

史记《兰亭序》是李世民的陪葬品,为何会出现在武则天的墓中?

这还的要从整个陵寝的修建开始说起,乾陵所在的位置在现今的陕西省,梁山之上,距离西安也就几十公里,乾陵的修建耗费了二十三年之久,才得以修建完毕。梁山的地貌是一座天然的石灰岩材质的山,其中有三个山峰,北边的那个山峰最高,海拔足有一千多米,南边第二个山峰稍微低一点,两座山峰对立,因为形似女人的两个乳房,更是被称为奶头山。从陵寝的东边向西望去的时候,梁山的形态就像女性的身躯一样横卧在大地之上,北边的山头就像人的头部一样,中间的两个山峰就像女性的两个胸部,所以人们经常说这就刚好像武则天的象征一样。唐朝的时候很多风水家都说梁山这里对女性非常吉利,于是武则天就将丈夫和自己的陵寝就修建在了这个地方。

史记《兰亭序》是李世民的陪葬品,为何会出现在武则天的墓中?

在唐高宗因病去世之后,武则天就令当时非常有名的两名风水人士,下令让他们给选取风水宝地。随后着两个人在全国各地都走遍了,回来了以后,两个人竟同时选择了在了现如今的梁山之上。然后武则天就派前去查看,等到了梁山以后,其中一个学士说他在这里埋下过一个铜钱,另一个人说他在那里钉入了一颗钉子。等挖开土之后,刚好发现了那个人的钉子就钉在了另一个人的铜钱之中,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惊奇,于是乎武则天就把陵墓的位置选择在了这里,也就是现在的乾陵,就光从风水学历来说,乾陵已经在唐朝的陵墓中完胜了。

史记《兰亭序》是李世民的陪葬品,为何会出现在武则天的墓中?

乾陵在修建的时候,正是唐朝繁华的时候,国力强大,国库充裕,整个陵墓的建造,规模之大,建筑之华丽,简直堪称所有陵墓之最,在唐代初期,李世民吸取了古往今来,没有永远不灭亡的朝代,更没有不被盗的墓之说,谨记这些历史的教训,从他和长孙皇后的陵墓修建起,就开创了把陵寝建于山中的葬墓制度,有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两个兄弟设计,陵墓的建筑和雕刻融为一体,参差不齐的在山峰之中。

史记《兰亭序》是李世民的陪葬品,为何会出现在武则天的墓中?

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陵墓,延续并完善了李世民的陵墓制度,陵园仿造着都城长安的外观修建的,分别修建了皇宫,宫墙和外城,其中整个中轴线就达到了4.9公里,根据有关文献记载,陵园的内城大约是个正方形,整个宫墙长达 1450 米,东边的墙有1582米,西边有1438米,整个总面积达到了230 万平方米。城里有宫殿,房间,阁楼,走廊,和60多位朝臣的祠堂等多座繁华的建筑。

史记《兰亭序》是李世民的陪葬品,为何会出现在武则天的墓中?

但是至于里面的珍宝到底有多少,在经过专业仪器的多年考察勘探中,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一位相关人员透露,这里面的珍宝至少有500吨左右。在前后过道的两边,分别还有四个石洞,洞中装满了唐朝鼎盛时期最宝贵的东西。在通往金刚墙的两边过道旁,放满了大量的金质器具,而最让人激动的就是那个国宝级的宝物,《兰亭序》。根据历史记载,李世民的遗书来看,上面所写《兰亭序》是要放在他的头下面的,也就是说,这件宝物应该是在李世民的墓里面,怎么会出现在武则天的乾陵里呢?但是在古代盗墓贼温韬的盗物清单里并没有见过《兰亭序》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把昭陵盗了,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 却并没有《兰亭序》的记录,那么《兰亭序》肯定就在乾陵里面,在乾陵周围的民间也早有传闻说,《兰亭序》是武则天的陪葬品。

史记《兰亭序》是李世民的陪葬品,为何会出现在武则天的墓中?

如此丰厚的宝藏,使得乾陵就像一块肥肉一样,一直被各路的盗墓贼惦记着,就连土匪,军阀还有起义军都会拿着铁锹和锄头来刨几下,自从武则天进入陵寝的那一天开始,整个梁山就没有停止过挖掘。

但是都无功而返,因为他们不论是个人还是整个军队来盗掘,都没有成功,不是挖错了地方就是找不到洞口,从而使得乾陵躲过了一劫,成为了唐代唯一保留完整的帝王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