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所謂“硃砂奠基葬”,是指在墓室底部專門鋪撒一層硃砂來安葬死者的一種特殊喪葬儀式。由於這一喪葬儀式與考古所見城牆、夯土建築、大型廣場等建築所進行的奠基活動在形式及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處,再加上墓葬本身就是一類特殊的建築,故本文提出“硃砂奠基葬”之概念,旨在突出其葬禮特性及“奠基”內涵。在考古發掘的墓葬中,若發現在棺槨、隨葬品、頭骨或肢骨、墓底、填土中有使用硃砂的現象,學界一般將其歸屬於“硃砂墓”或“硃砂葬”的範疇;把墓底鋪撒硃砂現象歸結為硃砂墓的一種形式,未能從喪葬禮儀層面對硃砂奠基葬充分認識,更沒有深入探索這種喪葬儀式是如何起源與發展演變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擬對夏商時期硃砂奠基葬的發展演變過程及這種喪葬儀式推行的原因、含義進行探討,以期對全面認識夏商墓葬和社會生活有所裨益。

一、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二里頭文化為夏文化、二里岡文化為商代前期文化、殷墟文化為商代後期文化,這基本已成為夏商考古界大多數學者的共識。分析發現,早於二里頭文化的新砦期遺存以及王灣三期文化不見硃砂奠基葬;但到了二里頭文化第二期,硃砂奠基葬驟然大量出現,直至二里岡文化時期皆為其興盛期。考古發現屬於二里頭至二里岡時期的硃砂奠基葬數量最多,佔硃砂墓總數量的比例較大,尤其以貴族墓葬和都邑墓葬最為常見。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據早年考古材料統計,二里頭文化的墓葬數量為430餘座(其中材料較為詳盡者115座),近年又有新發現,故墓葬總數當超過450座。其中,二里頭文化硃砂墓的數量,鄭若葵先生統計有37座,方輝先生統計有61座。筆者分析甄別原有材料,加上新公佈的二里頭遺址材料,統計出二里頭文化硃砂墓有64座,約佔已發現墓葬總數的14.2%。墓葬使用硃砂的方式較為複雜,主要有隨葬器物塗朱、人骨塗朱、棺內鋪朱、墓底鋪朱等類別(共68例),個別墓葬兼有人骨塗朱和墓底鋪朱。在這64座硃砂墓中,屬於硃砂奠基葬的墓葬至少有51座,約佔硃砂墓總數的79.7%(表一)。長2米以上的大中型墓幾乎都使用硃砂,且硃砂遍佈墓底,鋪撒較厚,如二里頭遺址82ⅨM15、75ⅥK3墓底硃砂厚5~6釐米,81ⅤM4墓底硃砂厚達8釐米。由此可見硃砂奠基葬在二里頭文化中盛行之程度。

表一 二里頭文化硃砂墓統計表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從表一還可以發現,二里頭文化硃砂奠基葬有兩個特點。一是硃砂奠基葬大多集中於二里頭遺址等大型都邑性聚落,共44座,佔86.3%;其他一般性聚落髮現數量較少,僅7座,佔13.7%。這說明這種喪葬儀式主要在都邑貴族階層或統治階層中推行。二是硃砂奠基葬在二里頭文化二期、三期發現最多,分別為20、24座;四期也有,統計出7座;但一期尚未見到。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二里頭文化一期不見硃砂奠基葬,其原因值得探究。對此,方輝先生認為可能與陶寺文化晚期衰落之後丹江通道不暢有關。這種解釋雖然部分說明了當時的實際情形,但並不全面。在二里頭文化分佈中心的豫西地區,使用硃砂見於仰韶文化時期的洛陽王灣遺址第一期文化以及屬於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期的第二期文化,墓葬中人頭骨塗朱現象較為普遍;但到屬於龍山文化的王灣三期文化階段,豫西地區卻罕見使用硃砂現象,更不見硃砂墓,說明二里頭文化的硃砂奠基葬並非直接來源於豫西地區的龍山時代文化。之後的新砦期也不見硃砂墓,僅發現個別使用硃砂的現象,如河南鞏義花地嘴遺址發現一對硃砂繪陶甕,但被認為是來自東方地區的山東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屬於夏文化,但其並非全部的夏文化,應存在比二里頭文化更早的、屬於夏王朝早期的文化遺存,即“早期夏文化”,這在學界已幾乎成為共識。新砦期遺存與早期夏文化關係密切,王灣三期文化為先夏文化遺存,或曰王灣三期文化晚期、新砦期遺存屬於早期夏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所謂的早期夏文化、先夏文化遺存中皆少見硃砂墓,更不流行硃砂奠基葬,這就充分說明二里頭文化一期及其之前的整個“夏族群系統”遺存皆不流行硃砂墓。因此,二里頭文化一期不見硃砂墓和硃砂奠基葬與陶寺文化晚期的衰落似乎沒有根本性的關係,當另有其他原因。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二里頭文化一期不見硃砂奠基葬的原因牽涉到該文化硃砂墓的來源問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就是硃砂墓的流行區域實際上是從龍山時代的晉南地區轉移到二里頭時代的豫西地區,二者之間無疑應存在一定的聯繫。在與豫西相鄰區域中,硃砂墓早在晉南地區的龍山時代文化中就已流行。山西芮城清涼寺史前墓葬中使用硃砂的現象較多。該墓地在2003年秋至2004年初冬發掘的262座墓葬中,部分死者骨骼上有塗朱現象,且有的墓室底部均鋪撒一層硃砂。其中M100是一座豎穴土坑墓,該墓平坦的底部全部鋪撒硃砂,當為硃砂奠基葬。襄汾陶寺遺址大中型墓葬使用硃砂現象較為普遍,並且這一現象貫穿陶寺文化的整個存續時間。據筆者初步統計,硃砂墓在陶寺遺址中至少有65座,其中能確定硃砂使用方式者有42座(表二)。從表二來看,陶寺遺址墓葬內硃砂使用方式已較為複雜,主要有隨葬器物塗朱、葬具塗朱、人骨塗朱或者在屍身上下撒朱、棺內鋪撒硃砂、墓底鋪撒硃砂等(共45例),也存在硃砂奠基葬現象。一般認為,晉南地區的陶寺文化所代表的族群主要是陶唐氏堯和有虞氏舜,陶寺遺址是堯舜之都;二里頭文化主體是夏代中晚期的夏族群文化。准此,則硃砂奠基葬在兩族群所形成的考古學文化中先後存在,這必然與它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有密切聯繫。在龍山文化時代晚期,王灣三期文化與陶寺文化曾發生一定的文化交流,文獻記載夏族群禹還曾到達晉南地區活動,但夏族群文化並未取代當地文化,陶寺晚期文化整體上仍是當地文化體系的自然延續,晉南地區陶寺文化對豫西地區的夏族群文化體系影響也不大。至二里頭二期前後,二里頭文化北向晉南地區擴展,導致陶寺文化的中斷與東下馮類型在晉南地區的形成;同時,晉南地區當地文化對豫西二里頭文化產生重要影響,豫西地區的二里頭文化吸收或繼承了晉南地區部分固有的文化因素,從而為硃砂奠基葬在二里頭文化二期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因此,二里頭文化一期及其以前夏族群文化體系不見硃砂墓、二期硃砂奠基葬始才流行的原因,當與二里頭文化所屬的夏族群北上晉南、吸收當地文化因素並傳入到豫西地區夏王朝腹地的夏都及周邊夏文化區有直接關係。

表二 陶寺遺址硃砂墓統計表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硃砂奠基葬在二里頭文化第二期推行伊始,夏族群即對其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致使這一喪葬儀式迅速發展,並延續到該文化第四期。這一發展態勢的主要原因,除了二里頭文化居民尤其是貴族階層偏愛硃砂奠基葬等因素,也應與夏王朝實力的強大、硃砂的穩定輸入有關。在我國,硃砂的主要產地集中在南方的貴州、湖南、廣西、重慶等地。《尚書·禹貢》對硃砂(丹)的輸入有明確記載,“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於海……厥貢羽、毛、齒、革……丹……浮於江、沱、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從這裡可知,硃砂等物品的進貢路線是先從長江流域的水路到漢水,再由陸路到洛河,最後通達於黃河沿岸地帶。相關研究明確指出丹水是南方重要資源北上中原的重要通道。從發展態勢上看,二里頭文化第二期開始進入穩健發展期,主要表現在具有都邑性質的二里頭遺址面積擴大至300萬平方米並開始向周邊地區文化擴張等方面。夏文化向豫西南擴張的直接結果就是二里頭文化下王崗類型的形成。該類型主要分佈在南陽盆地、丹江口庫區西部等地,年代上限不超過二里頭文化二期,大體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三期前後。下王崗類型的存在以及夏族群對豫西南的控制,為硃砂資源得以源源不斷地運往豫西地區提供了保障。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殷因於夏禮”。正是因為如此,代夏而立的商王朝繼承了諸多夏文化因素,其中包括硃砂奠基葬這種喪葬儀式。在屬於商代前期的二里岡文化時期,硃砂奠基葬仍有較多發現。據統計,在發現的二里岡文化420座以上墓葬中,硃砂墓的數量至少有55座(表三)。商代前期硃砂墓延續二里頭文化的主要方式,如隨葬器物塗朱、人骨塗朱(或撒在屍身上下)、葬具內鋪朱、墓底鋪朱等(共57例)。其中硃砂奠基葬共計34座,佔硃砂墓的比例高達61.8%。由此可見,商代前期硃砂奠基葬仍然較為盛行。

表三 二里崗文化硃砂墓統計表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與二里頭文化相比,商代前期的硃砂奠基葬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分佈範圍增大,設置有腰坑等。硃砂奠基葬除了在鄭州商城最為集中外,在偃師商城、輝縣孟莊、黃陂盤龍城、濟南大辛莊等周邊中心聚落也都有一定程度的發現,這種情況應是商文化向四邊擴張所致。部分硃砂奠基葬在墓室底部還設置有腰坑,如鄭州商城BQM1、BQM2、C8M3、CNM5、C11M146、C11M148、C11M150,黃陂盤龍城PL2M2、PLWM4、PLWM3、PLWM5,濟南大辛莊11M1等。腰坑通常被認為是殷商葬俗的一種。關於腰坑的意義,有學者認為墓中設置腰坑與商人的奠基行為相關,筆者也持此種看法。因此,與硃砂奠基葬相似,設置腰坑也是一種喪葬活動中的奠基形式,可稱作“腰坑奠基葬”。商代前期開始出現硃砂奠基葬與腰坑奠基葬的配合使用。據統計,在甄別出的商代前期34座硃砂奠基葬中,兼而使用硃砂奠基和腰坑奠基的墓葬共12座,佔硃砂奠基葬總數的35.3%左右。這一變化表明,商人在繼承夏人硃砂奠基葬葬俗的基礎上,在喪葬儀式方面開始出現革新的趨勢,這種趨勢一直到商代後期才最終完成。

二、硃砂奠基葬的式微

商代後期,硃砂奠基葬仍然被應用到喪葬活動中,但與商代前期相比整體上明顯處於式微之勢。歷年發現的商代後期墓葬數量至少在萬座以上,但硃砂墓的數量卻相對較少。據初步統計,能完全確定下來的硃砂墓只有72座(表四,硃砂使用方式共73例)。在這72座硃砂墓中,葬具內使用硃砂的墓葬共26座,約佔硃砂墓總數的36.1%;能確認的硃砂奠基葬有19座,僅佔硃砂墓總數的26.4%。這種現象反映出在葬具內使用硃砂成為商代後期硃砂使用的主要方式,而硃砂奠基葬明顯趨於衰落的態勢。

表四 商代後期部分硃砂墓統計表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硃砂奠基葬在商代後期的衰落與腰坑的盛行密不可分。商代前期,商人的葬俗已經出現革新之勢,腰坑奠基葬開始較多出現。

有商一代,腰坑奠基葬發展自成一系,從早到晚呈現出急速發展的態勢。據統計,早商時期的鄭州商城遺址發現的腰坑墓佔墓葬總數的50%左右,而晚商時期的安陽殷墟發現的腰坑墓佔墓葬總數的50~70%。毫無疑問,腰坑奠基葬在晚商時期的興盛應該是硃砂奠基葬逐漸衰落的主要原因。此外,從考古學文化發展態勢上來看,晚商時期的商文化在南方地區大範圍收縮,桐柏山以南地區已經基本上不見商文化分佈,而被性質不同的考古學文化所取代。這種現象意味著商人獲取南方地區硃砂資源的能力大為削弱。正是上述兩種原因的共同作用,促使硃砂奠基葬在商代後期的式微。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西周以後,硃砂奠基葬僅在部分地區仍有殘留。如北京琉璃河燕國墓地發現墓主人的屍骨下多有硃砂,陝西周原齊家村遺址發現的4座墓葬墓底均鋪有硃砂,陝西鳳縣雙石鋪戰國秦墓棺底有厚0.2釐米的硃砂。由於人們對硃砂用途認識的擴展,硃砂大量被用於製作丹藥及汞的提煉,使得硃砂奠基葬在戰國秦漢以後逐漸消失殆盡。

三、硃砂奠基葬的含義

對於硃砂的用途,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數學者認為硃砂的使用與人們對於紅色的信仰存在某種聯繫;或認為硃砂在墓葬內使用既是出於美化棺槨的需要,又可能具有斂葬的意義;也有學者從葬儀的角度對其予以闡釋,認為硃砂是早期國家葬儀複雜化的組成部分,包括葬儀在內的宗教儀式對於政權的延續與社會穩定意義重大。毫無疑問,上述分析都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問題是硃砂的使用形式多種多樣,分佈位置各異,用意應有所不同,如器物塗朱可能意在鮮豔、醒目,棺槨塗抹硃砂可能有美化的目的;而硃砂鋪底現象當為一種專門的喪葬禮儀,有著獨特的發展軌跡、分佈區域和使用族群。

硃砂是一種天然紅色礦石,主要化學成分為硫化汞(Hg S)。在我國古代,硃砂有著廣泛的用途,既可用作書畫之顏料,又可為術士煉丹所用,同時又在喪葬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目前考古材料來看,距今8000多年的史前時期先民對硃砂已有一定程度地認知,且多使用於日常生活中。如距今8500~7500年的湖北宜都城背溪遺址,出土一件塗有硃砂的陶盤。距今7000~60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第三層出土的木質漆碗,器壁外塗有硃砂。河南靈寶西坡遺址仰韶文化中期房址F106的地面、半地穴北牆壁的表面均有塗朱現象。在仰韶文化中晚期,硃砂開始使用於人們的喪葬活動中,如靈寶西坡墓地M27墓壙西南角距墓口深約1米處發現有兩小片硃砂痕跡。這個時期硃砂墓分佈地域較廣,使用方式多樣,主要包括填土中加入硃砂、隨葬器物塗朱、人骨塗朱、葬具塗朱等。與此同時,硃砂鋪撒墓底現象在個別遺址開始出現,但所佔比例較低,而且往往是墓底局部鋪朱,如花廳遺址M4,說明硃砂奠基葬正在萌芽孕育之中。進入龍山時代,硃砂墓分佈地域有所縮小。目前材料顯示,豫西地區的王灣三期文化不見硃砂墓;而江蘇江陰高城墩遺址良渚文化中期墓葬M1、M2、M5、M6、M8、M11,山東茌平尚莊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M23[45]等為硃砂墓。除此之外,硃砂墓主要在晉南地區龍山文化中流行,且在陶寺文化中已經出現硃砂奠基葬。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分析夏商時期硃砂奠基葬的孕育形成、興盛、式微及相關歷史背景可以發現,硃砂奠基葬在二里頭文化中最為規範化、制度化,並且所佔比例較高,推斷其應為夏族群尤其是貴族階層特有的喪葬儀式和葬禮的重要組成部分。逮至商代,硃砂奠基葬在一定範圍內仍繼續存在,應是該葬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自然延續。之所以夏商時期硃砂奠基葬流行,這與當時人對硃砂的認識和注重墓葬奠基密切相關。

研究發現,用於墓葬之中墓主人肢體和墓底的硃砂,其功用可能主要是辟邪。辟邪觀念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至少在史前時期已經產生。由於當時人對自然界及生命現象的認知不足,從而普遍相信鬼神的存在。人們一方面對鬼神敬畏有加,另一方面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又產生了驅鬼、鎮邪的思想與儀式。後者往往需要藉助一些特殊的器物來實現,如桃木、符咒、畫像等。除此之外,硃砂作為一種顏色純正的大紅色物質,長期以來被人們當作辟邪的重要物品。硃砂的辟邪功用往往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為生者辟邪,這一點與硃砂的特點及其醫用功能可能有密切關係。硃砂最直觀的特點是在於它鮮紅的顏色,在古代先民的觀念裡,其是陽剛至強之物,具有“殺精魅邪惡鬼”之功能。此外,硃砂有著比較重要的醫用價值,在治療心悸易驚、失眠多夢、癲癇發狂、抗菌等諸多方面都有明顯的效果。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因此,人們往往採用佩戴硃砂香囊的形式以去邪醫病。二是為死者辟邪,這是人們用硃砂為生者辟邪觀念在喪葬活動中的具體應用,是“事死如事生”觀念的產物,考古學及民俗學為其提供了相關證據。如貴州務川大坪漢墓群的16座墓葬底部均發現有硃砂;而民俗學調查表明,務川當地的陰陽先生認為硃砂是一種靈性物質,在風水不佳之地投放硃砂可改變風水,達到為墓主人辟邪改運的目的。除此之外,硃砂用於墓底或墓主人肢骨,可能與古人的黃泉觀念有關。《左傳·隱公元年》記載鄭莊公對其母親所說之話,“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有學者認為,“黃泉觀念”在商代已經萌芽,殷墓中腰坑及殉狗可能是黃泉的入口與守護者。生者對未知的“黃泉”世界的恐懼,以及期望死者在通往冥界道路中避免鬼神侵擾,往往採取一些辟邪措施。與商人在腰坑裡殉狗類似,夏商族群用於墓底部及墓主人肢骨的硃砂可能也是出於辟邪的需要。

硃砂奠基葬有著明顯的“奠基”意義,反映的是夏商時人對墓主人在冥界的保佑之意,目的是依託硃砂的辟邪作用來保衛墓主人在冥界的安全。所謂“奠基”,就是為了奠定建築物(包括墓室)的基礎而舉行的某種儀式。這一行為目前最早可追溯到仰韶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逐漸增多,夏商時期逐漸系統化,並呈現出建築儀禮等級化的現象。實際上,墓室內的奠基行為在先秦時期普遍存在,只是各個階段表現形式略有差異而已。《周禮·夏官·量人》記載量人“掌喪祭奠竁之俎實”,鄭玄注:“竁亦有俎實,謂所包譴奠”。“竁”的意思為墓室,“俎實”即為陳設祭品,量人的職責主要是負責奠竁禮中陳設祭品這一活動。鄭玄注說“藏苞筲於旁”,即將祭品陳放在墓室棺材一側。有學者曾對商代的奠竁禮進行分析,論證商代奠基活動的普遍性。雖然“奠基”一詞不見於早期文獻,但與“奠竁”含義相近,硃砂奠基葬即應為夏商墓室奠基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當時葬禮的重要組成部分。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貴族階層與下層民眾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大。屬於文明社會的夏商時期,貴族們用一套非常複雜的禮儀規範來彰顯自己的身份與地位,反映在喪葬活動中,就是存在一套比較嚴格的葬禮葬儀。有關學者曾對商人的“落葬禮”進行過研究,認為包括備穴、奠基、沉棺、放置隨葬品、填土等環節。與商代相似,二里頭時期的夏代貴族喪葬活動中的“落葬禮”也應是普遍存在的,用硃砂對墓室進行“奠基”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硃砂奠基葬的形成與興盛

四、結語

硃砂奠基葬作為一種特殊的喪葬形式,在史前至夏商時期經歷了孕育形成、興盛及式微的發展過程。總體看來,仰韶時代中晚期,史前先民將硃砂應用於墓葬之中,這為硃砂奠基葬的孕育準備了前提條件。最遲到龍山時代晚期,硃砂奠基葬在晉南地區有了一定的發展,為該葬俗在夏代二里頭文化的推行奠定了基礎。二里頭文化二期伊始,硃砂奠基葬大量出現並隨後迅速發展,其原因應與二里頭文化所屬的夏族群北上晉南地區的歷史進程及夏文化向南擴展密切相關。商代前期,硃砂奠基葬俗在商文化中仍然發現較多,這是“殷因於夏禮”的具體體現。與此同時,商代前期存在硃砂奠基葬與腰坑奠基葬大量混合使用的現象,表明這一時期商人葬俗開始出現革新的趨勢。商代後期,由於富有商人特色的腰坑奠基葬的興盛及商文化在南土大範圍的收縮,使得硃砂奠基葬出現式微之勢。由此可知,硃砂奠基葬在二里頭文化時期最為流行,與夏族群關係最為密切,可認為是夏代貴族頗具特色的一種喪葬儀式,具有明顯的奠基意義,目的是保護墓主人在冥界的安全。137510519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