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電子設備不可怕,可怕的是關掉手機後,孩子面臨的孤獨

1

前不久和朋友聊天:他不到10歲的女兒整天抱著手機和Pad打遊戲,起床開打,飯後開打,睡前開打,無論用多麼溫和或兇狠的口氣管教,總免不了鬧上一場大別扭。

無奈之下甚至求助了心理醫生,過一陣子正式準備開始“觀察病情”以便“實施治療”。

朋友很糟心,竹筒倒豆般一番訴苦。

我故意逗嗑:打遊戲也是活動腦子,挺好的事,怎麼是“病”呢?

他答:擔心影響學習,現在孩子想的都是遊戲,不愛出門,也不愛說話,看著都著急。

我問:那你們準備了什麼辦法了麼?

朋友:這不說了麼,看醫生。

我歪頭:除此之外?

朋友盯著我沉默了片刻,也跟著我歪了歪頭。

當他歪頭的時候我就明白,如果不從作為父母自己本身上找問題,單單依靠心理醫生,醫術再高明也是白找,他只不過是把教育孩子的一部分責任和壓力,分攤給了一個“專業的”外人而已。

因為沉迷,本身並不可怕,甚至非常美好。

人的一生難免會沉迷於很多東西:電子遊戲、讀書、寫作、飆車、栽花養鳥、釣魚、戲曲、繪畫、健身、旅遊——簡直不勝枚舉。

有時它和“業餘愛好”還得區分開來。同樣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提升生活情趣,業餘愛好更多情況下像是生活的調味料,錦上添花,卻很難帶給我們刻骨銘心的回憶。

換言之,沉迷更像是人們生活的特定時期,特定狀態下的一道主菜,是那段生命的色彩,是獲得某些難以在現實生活尋求的精神體驗的高速公路。

缺什麼,就自然找什麼,現實裡得不到的,總有一個領域能夠滿足自己,這就是沉迷的原理。

這個玩意兒,既千奇百怪,也喜歡住在尋常百姓家。

我開導朋友:我小時候也泡過網吧,咱回憶一下自己沉迷遊戲的時光,是個什麼狀態?

朋友笑了:我一直沒沉迷過啥。

我替他遺憾。

愛玩電子設備不可怕,可怕的是關掉手機後,孩子面臨的孤獨

2

相信有很多家長——包括十幾年前我親愛的爹媽——都有過這樣的思維:

我的孩子本是優秀的,懂事的,活潑的,可萬惡的網絡遊戲攻破了我家寶貝脆弱的心理防線,一舉俘虜了寶貝的靈魂,讓我家寶貝成為了不優秀的、不懂事的、不活潑的孩子,作為家長,要和網絡遊戲不共戴天。

我私下把這種思維稱作“狐狸精邏輯”。

如同於傳統禮教對女性的人格踐踏:

一個男人本該是優秀的,懂事的,神武的,可萬惡的女人像狐狸精一樣,用妖豔和魅惑使男人脆弱,糊塗,無恥,懶惰。

每當歷史的節點,總會有一個可惡的禍水紅顏葬送一切大好形勢。如果沒有女人,男人可以在道德禮教的作用下,衝出銀河系,哪怕統一宇宙也都是時間問題。

我對這種邏輯不作評價,因為我從中和大家分享的是另一個思路。

有沒有發現?上述二者都在逃避某樣東西?

對,主動擔責

在家庭教育上,家長越迴避什麼,就越被什麼所控制。

很多家長懶得去擔責,沒有魄力擔責,甚至壓根沒有意識去擔責。

從性意識的教育,到試錯教育,到自我意識培養,再到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對於這些教育話題的迴避,恰恰證明了父母們腦子裡對它們的消極態度,以及無可奈何。

無可奈何就是沒有辦法,而憤怒往往都來自於沒有辦法。

我勸朋友:靜心想想,為什麼小姑娘會沉迷於遊戲。

現在想來,這句話我應該這麼問更有穿透力:為什麼沒有讓孩子沉迷於你?

如果家長沉迷於孩子的教育,沉迷於呵護孩子的身心健康,沉迷於培養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沉迷於帶領孩子學會尊重、換位思考、照顧自己、探索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我不相信一個9歲的女孩會抱著某個遊戲愛不釋手。

她不是愛這個遊戲,是除了扎進這個遊戲,無處可去!

我9歲那年,小學三年級。暑假時語文老師佈置一個課外作業,每個小朋友在暑假裡自己隨便背誦唐詩自我積累,開學之後搞一個比賽,看看誰背的多,最多的那個同學擔任下學期語文課代表。

我爸知道這事後,一個暑假兩個月的時間裡,抱著那本《唐詩三百首》以及憑自己的記憶裡的幾十首宋詞,把每篇的作者和創作背景以及表達內涵講的頭頭是道。

包括當著我的面開始表演背誦《琵琶行》和《阿房宮賦》——讓那個當時對詩詞只停留在“鵝鵝鵝”和“床前明月光”程度的我,對唐詩有了全新的認識,對古代文學創作有了最深刻的啟蒙——原來古詩詞還能這麼寫。

從此對我爸有了一種蜜汁崇拜。

我學會了趁我爸不在家的時候偷偷翻他的書櫃,果然翻到了一本,激動的看了一下午,那是我看的第一本不帶插畫的書。

那本書是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上下兩本,書上還有我爸閱讀時的標註和筆記。

我至今仍然感謝他對我的培養,因為這個領域真的很奇妙,很美。喜愛文字藝術,喜愛閱讀的快樂,如同彩虹,遇上方知有。

我對朋友說:不是我炫耀自己的爹,而是從此我把他當做了我的標準,當爹起碼得當成這樣。

說誇張點,家長的魅力如果足夠,一個10歲不到的小孩每天崇拜你都來不及,聽你講各種新鮮的玩意兒都來不及,哪有閒工夫沉迷什麼遊戲?

愛玩電子設備不可怕,可怕的是關掉手機後,孩子面臨的孤獨

3

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都是獨一份,他們的家庭環境也是獨一份。

所以教育本身不存在什麼固定套路,更不存在照貓畫虎,一切行動都以充分了解孩子為基礎即可。

對於心理醫生,再高明也只是輔助作用。

孩子在醫院裡恢復得再好,回到家裡還是要和父母生活。如果父母依然意識不到問題的所在,又有什麼用呢?

我並不相信心理醫生給孩子提出的問題有多麼高深莫測,他們的第一步也一定是先了解這個孩子內心在想什麼,這個孩子的內心到底想要什麼,這個孩子的內心認為這個世界是什麼。

而這些問題,如果家長能夠明白,其實也就不需要什麼醫生了,不是麼?

回到這個“網癮”小姑娘身上,這個小傢伙從會說話到10歲才短短几年光陰,僅僅這幾年連自己的親生女兒的心智發育都摸不清楚,我口氣稍加強硬地問過朋友,

家裡是幹多大買賣,忙成多焦頭爛額?

如果覺得教育孩子和工作掙錢無法做到精力上的均攤,以工作繁忙作為忽略家庭教育的藉口,那我們當初又何必把這個小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

悉心養育生下來的孩子,是對妻子負責。

悉心教育生下來的孩子,是對孩子負責。

再累再苦,也要主動在生計和教育中來回穿梭,是對這個家負責。

如果各位的寶貝們看起來也“沉迷”於某款遊戲,在此,我很樂意將我提供給朋友的建議分享給大家:

多用溝通、好奇的語氣問孩子“為什麼這個遊戲好玩”,而不是一把奪走手機再罵一句“這遊戲有什麼好玩”。

只會傻學的孩子沒意思,只會玩遊戲的孩子也沒意思,如果這兩種孩子你都嫌棄,那麼請你先主動成為一個有意思的父母。

愛玩電子設備不可怕,可怕的是關掉手機後,孩子面臨的孤獨

如果你的孩子有朋友,從孩子的朋友入手,瞭解你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朋友,請你想方設法成為Ta的朋友,不然請不要把鍋推到“狐狸精”的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