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老 子》前十篇

今天寫完《老子》第十篇,對老子的理解好像有深了一層。

大道至簡,事物的運行規律本身就是產生,發展,繁榮,消亡週而復始,不同的事物的運行週期不同,這是無法改變的。外在的干涉只能使事物的運行週期發生變化,如果幹涉比較強,就會呈現明顯的波峰波谷。

人類的形成是從獨立到團體,從團體到社會的形成過程,這個過程使人通過團體加強抵禦外來危險的能力,同時使人類逐步喪失獨立能力,包括獨立生存,獨立思考,獨立應對外界危險的能力,同時由於大多數人依賴團體,團體的資源有限,爭奪有限的資源放大人們的自私,貪婪。

信息社會大多數人越發迷茫,進一步放大自私,貪婪,盲從,使得群體性效應越來越明顯,由於信息傳播,使得小事情可能產生很大的影響,事物的波動會越來越頻繁,修正也會越來越明顯,所以,當前社會,風險管理遠遠大於對錯,只要看清事物的本質,錯了通過時間可以修正。

比如股市,如果沒有人的干涉,股價應該和企業業績變化一致,現實股價繞著企業的業績呈現震盪波,但是從大週期來講,基本上金融龍頭股利在6%-7%,此時基本上是股價比較低,其它股利在4-5%是比較合理的。

人性造成股價股價處於不斷的震盪,不可預測,但是週期性可測,此時通過倉位可以糾正週期預測的錯誤,這樣雖然單此盈利較少,但可以穩定盈利。

策略,高速增長不建,高速轉低俗,低速建,轉高速出。

結合大盤和個股,兩個形成地點,此時建倉風險小,高漲賣,低漲買。

弱市一次下跌,二次彈,觀察,等趨勢少緩,大盤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