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十八)最关键的三年级,语文成绩不能差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十八)最关键的三年级,语文成绩不能差


一、原文阅读: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亮,连风儿都变得温暖怡人!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了不起!”

二、提升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示例:又瘦又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死气沉沉——________ 冷若冰霜——__________

3、对“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点儿也不动。

B形容没有任何改变。

C一丝一毫也没有变化。

D纹理和丝路都没有变化。

4、小花苗看不见阳光,不仅仅是因为它又瘦又小,还有什么原因?

5、小蜜蜂和小蜗牛分别给了小花苗怎样的帮助,有效果吗?

6、孩子们赞美小花苗了不起,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十八)最关键的三年级,语文成绩不能差


三、阅读指导:

做课外阅读,阅读文本的过程一定要格外重视。一般情况下,对文本的阅读,至少要三遍。是的,读三遍以上,对文章内容和写法才能把握得更准确,答题才能更顺利。。

第一遍通读,了解内容。

对于文本的第一遍阅读,尤其要细心。读后,必须要完成以下任务:明确文章内容,并完成概括。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很简单,可以根据这样的句子形式完成概括:文章中写了谁,做什么,怎么样?

这篇文章属于一个童话故事,。写了一棵小花苗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爬到了高墙上,享受到了阳光,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第二遍浏览,梳理线索。

第二次阅读,可以浏览完成,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帮助自己快速地梳理文章线索和写作顺序。记叙文还可以根据文章的记叙要素来理清线索,梳理脉络。第二遍浏览阅读文本的目的,就是通过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为快速、准确地完成试题解答做好基础。

这篇文章共有六个自然段,可以划分出三个结构部分。

第一部分:(1段),交代故事的起因:一颗花的种子被吹到高墙下面的阴影里。

第二部分:(2—5段),记叙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小花苗因为看不到阳光而悲伤,在小蜜蜂和小蜗牛的帮助下,她依靠自己的力量爬到了高墙顶上,长大并开花。

第一层(2段),小花苗哭泣

第二层(3段),小蜜蜂帮助它推墙,没有成功。

第三层(4段),小蜗牛鼓励它自己爬到墙顶。

第四层(5),小花苗通过不懈努力,终于爬到了墙顶,享受到了阳光。

第三部分(6段),孩子们赞美小花苗。

第三遍,带题读文,思考答案。

带题读文,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答题前,一定要认真读题,思考答案,打好腹稿,小心作答。

答理解性试题,一定要回到原文,细心寻找问题句所在段落,然后找到问题句,再找到关键词,整理答案,组织语言。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十八)最关键的三年级,语文成绩不能差

四、审题指导:

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思考、分析,了解试题的基本要求,确定作答采用的方式、内容和方向。做课外阅读理解的关键一步,就是审题。准确地了解题意、弄清试题要求,是正确作答的前提。

1、照样子写词语。

示例:又瘦又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仿写词语,要看清示例词语的规律,再结合平时词语积累,写出合适的相同结构的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死气沉沉——________ 冷若冰霜——__________

分析:写反义词,首先要了解所给词语的大概意思,然后再看关键字,确定好关键字的反义词。比如“死”对“生”,“冷”对“暖”,这样,再回原文去找答案,就非常容易了。

3、对“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点儿也不动。

B形容没有任何改变。

C一丝一毫也没有变化。

D纹理和丝路都没有变化。

分析:选择题的审题更要慎重,尤其是找“不正确”的选项,很容易弄混,搞错。做关于这道词语解释的选择题,首先要明确词语的基本意思,再分别细读各个选项,逐一排查。

4、小花苗看不见阳光,不仅仅是因为它又瘦又小,还有什么原因?

分析:如果没有这道题,很多学生一定会简单地认为小花苗看不见阳光的原因只是因为自己又瘦又小。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就确定了导致小花苗看不到阳光的原因中还有其他因素。学生就必须要回到原文,再次仔细查找,认真分析。这对于引导学生学习挖掘文本,进行深入阅读是非常有好处的。

5、小蜜蜂和小蜗牛分别给了小花苗怎样的帮助,都有效果吗?

分析:这道题也是有难度的,因为小蜜蜂的帮助带有实际行动,很容易判断;而小蜗牛的帮助只是一句话,就需要学生概括回答小蜗牛给予了小花苗的帮助是属于什么范畴。“鼓励”这个词语,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阅读中是否能准确概括出来,还要看平时的阅读积累。

6、孩子们赞美小花苗了不起,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分析:这样的渐进式问题,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会越来越多。首先,一般情况下,这样的问题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并且占有一部分分值,学生必须要重视,要明确做出肯定回答。第二个问,则需要回到原文找到依据,可能有原句能做答案,也可能需要学生自己概括,并组织语言。这道题的第二个问题,就属于后一种,有难度,也有挑战性。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指导(十八)最关键的三年级,语文成绩不能差


五、参考答案:

1、又高又大 又白又胖

2、生机勃勃 温暖怡人

3、D

4、还因为它生长在大墙下的阴影里。

5、小蜜蜂要帮助小花苗推到大墙,结果没有成功;小蜗牛鼓励小花苗自己爬到墙顶,去接近阳光,小花苗成功了。

6、有道理。因为小花苗依靠自己的力量,享受到了阳光的照射,长大并开出了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