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往夢似曾見,復與大師相見,帶你了解更深的《射鵰英雄傳》

忘記是誰說過這是一個巨星隕落的時代,是啊,武俠泰斗金庸先生也離開了我們。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天,可是娘娘還是久久回不過神來。金庸先生最令我敬佩的,是那一部部可以將武俠世界和歷史進行無縫連接的鬼斧神工。眾多作品中我本人最為喜歡的一部是《射鵰英雄傳》,相信對文學有所涉獵的朋友對這部作品都不會陌生。我認為,這是金庸先生里程碑般的一部著作。當中以郭靖的視角展開故事,就像金庸先生本人說的那樣,武俠的魅力在於給讀者的代入感。娘娘覺得,不僅

如此,還有那些歷史人物半真半假的身份,給這份本來虛構的故事,帶來了一份真實感,讓人慾罷不能。今天愛說歷史的娘娘便來說說,射鵰英雄傳中那些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通過了解他的作品,幫助您進一步緬懷金庸先生。

依稀往夢似曾見,復與大師相見,帶你瞭解更深的《射鵰英雄傳》

金庸


有意思的是,最初射鵰英雄傳發行的名字叫做大漠英雄傳,可這也不奇怪,畢竟整部作品有四分之一的故事都在蒙古草原上發生。對比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鐵木真一統蒙古,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等等。還有鐵木真的兒子、部下,乃至對手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

依稀往夢似曾見,復與大師相見,帶你瞭解更深的《射鵰英雄傳》

成吉思汗


主角郭靖的原型,流傳著幾種說法,很多人都說他的原型是元朝的郭寶玉將軍,這一點娘娘有不同看法。因為他們兩個人的共同之處只有屈指可數的三點:都是姓郭的漢人;隸屬成吉思汗手下;參與了花剌子模一戰。除去這些,二人便再無相同的地方。郭寶玉本來是金國的將領,投降蒙古之後,既不會彎弓射鵰,更不會降龍十八掌,在西征途中便早早病逝了。況且,射鵰中對郭靖的人物設定是一個憨憨的傻小子,歷史上的郭寶玉本身戰略頭腦極強,善於領兵作戰,為上商策攻宋。放到郭靖身上,他非但沒有這般頭腦,而且也絕對不會讓成吉思汗對大宋起心思。

依稀往夢似曾見,復與大師相見,帶你瞭解更深的《射鵰英雄傳》

郭靖


王重陽和全真七子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還發揮過不少現實作用。全真教在歷史進程中,曾經依附政權過活,這點咱們這裡便不贅述了。全真教的團寵周伯通呢?在典籍中確實有關於他的記載,說他曾是寧海富家子弟,對王重陽的學說推廣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是並未拜在全真教門下,到底是何緣故,典籍中並未註明。丘處機勸說成吉思汗休養生息是真,但是時間進程和書中略有出入。有趣的是,歷史上的成吉思汗對待丘處機的態度是非常和藹的。丘處機回去之後,成吉思汗還特意修書一封進行問候,結尾一句非常有趣: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常人不知道的,更像兩情相悅的男女之間的書信。

依稀往夢似曾見,復與大師相見,帶你瞭解更深的《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


至於書中德高望重的一燈大師,在歷史上的原型是宣宗段智興,因為不理朝政一心修佛,導致國家入不敷出,百姓怨言載道。而在歷史上,他並未能如己所欲避位出家,而是崩逝在皇位上。

依稀往夢似曾見,復與大師相見,帶你瞭解更深的《射鵰英雄傳》

歷史


說回射鵰這部作品,其中囊括的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雖然充滿了矛盾,可是卻又不乏單純的一面。細看發現,幾乎每個人的性格都是貫徹始終的。我想這或許是因為成書時金庸先生的年紀,後來的天龍八部和鹿鼎記等作品,人物的性格便複雜的多了。可是為什麼這部作品被世人如此推崇呢?除了本身跟歷史有聯繫且極具故事性外,還有一方面是符合了很多人的本心,體現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呼應了大多人潛在的想法。金庸先生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如此可愛的武俠世界,雖然他去了,可是留下來的精神世界始終陪伴在我們身邊,哪一日,我們再復讀書,便又與他相見。為了緬懷金庸先生,娘娘近期將就他作品中的歷史人物寫一系列文章,歡迎關注娘娘說歷史。

依稀往夢似曾見,復與大師相見,帶你瞭解更深的《射鵰英雄傳》

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