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櫻桃流膠病的確切病因與有效防治措施

大櫻桃流膠病在國外又叫細菌性潰瘍病,主要危害櫻桃及其他核果類果樹。該病在我國櫻桃主產區的發病範圍廣、危害大。感病樹輕者樹勢衰落、落葉及果實發育畸形,影響產量和質量,重者整枝甚至整株死亡。國內一直對這種病害的致病菌種類、分離鑑定、轉播方式及等研究報道不多,防治措施也五花八門,但都效果不佳。而國外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較大進展,現簡介如下。

1、發病症狀:

病菌不止侵染大櫻桃的枝幹,流膠也只是症狀的一種。侵染葉片後產生葉斑。葉斑脫落形成不規則穿孔。侵染幼果可使果面形成凹陷斑。侵染芽會導致芽蔟死亡。最常見的枝幹染病後形成潰瘍,有時出現流膠。

甜櫻桃流膠病的確切病因與有效防治措施

天水大櫻桃熱銷

從症狀表現及發病情況看,在不同樹齡上的發生情況,其症狀和發病程度明顯不一樣,一般幼樹及健壯的樹,發病較輕,老樹及殘、弱樹,發病較重。病菌侵入當年生新枝後,以皮孔為中心發病,病斑大小不等,膠液初為無色半透明稀薄而粘的軟膠,不久變為茶褐色,質地變硬,結晶狀,吸水後膨脹,成為膠狀體。潛伏在枝幹中的病菌,在適宜的條件下,繼續蔓延,一旦病菌侵入皮層或木質部後,形成環狀病斑,造成枝幹枯死。病菌侵入多年生枝幹後,皮層先呈水泡狀隆起,造成皮層組織分離,然後逐漸擴大並滲出膠液。病菌在枝幹內繼續蔓延危害,且不斷滲出膠液,使皮層逐漸木栓化,形成潰瘍型病斑。

甜櫻桃枝幹發生流膠病的部位與生長的部位有關。一般情況下,直立生長的枝,基部發病重於上部,枝幹分叉部位發病重於其它部位。上述情況,可能與枝幹易受傷害以及雨水容易積聚,利於病菌侵入有關。

2、傳播途徑:

病菌主要靠雨水和器械傳播。將病菌接種在健壯且無病的枝幹上,15~20天即可發病,發病率為81%,如果在陰雨天氣,發病速度加快。從主幹上發病情況觀察,在雨前選定發病部位,雨後調查表明,所選的發病部位,均在向下的部位發病,而向上的部位很少發病。由此說明,膠液隨雨水沿樹幹流下黏附在枝幹上,成為侵染源的可能性很大,而枝幹皮孔和傷口則是病菌侵入的主要渠道。

影響發病的因素與溫、溼度有密切關係, 春季隨溫度的上升和雨季的來臨,開始發病,且病情日趨嚴重。在降雨期間,發病較重,特別在連續陰雨天氣,病部滲出大量的膠液。隨著氣溫的降低和降水量的減少,病勢發展緩慢,逐漸減輕和停止。

甜櫻桃流膠病的確切病因與有效防治措施

南京櫻桃的分支

發病與否也與病蟲危害及其它相關因素有關。 一是與蟲害發生程度密切相關,危害枝幹的吉丁蟲、紅頸天牛、桑白蚧等,是流膠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霜害、凍害、日灼傷;三是機械損傷造成的傷口;四是生長期修剪過度及重整枝,結果過多,施肥不足;五是土壤過於粘重、排水不良等都能引起流膠病的發生。

3、病原菌:

據美國康乃爾大學和紐約州立農業實驗站的研究,大櫻桃流膠病的致病菌主要有兩種,一種叫作丁香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e), 另一種叫核果樹細菌性潰瘍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orsprumorum )。二者皆為植物附生性細菌類病原菌。據研究該致病菌喜冷涼氣候,試驗發現在6℃的低溫下即可進行侵染。在12~21℃時為侵染盛期。雨水可使病源物迅速散佈到易感組織如氣孔、凍害部位等。露水、降雨及灌溉等形成的露滴和溼度是該植物附生性致病菌繁殖的必要條件。在大多數情況下,枝幹等被侵染產生的潰瘍部位還會被另一種次生的半知菌亞門殼囊胞屬的蘋果腐爛病菌(Cytospora .sp)再次侵染。因此大櫻桃流膠病的發病菌類複雜,既有真菌又有細菌,相互交織,使防治難度加大,這也是目前該病難於根治的主要原因所在。

4、侵染循環:

越冬代細菌潛伏於發病的枝幹潰瘍部組織、被侵染的葉、芽及雜草中。主要通過葉脫落後產生的葉痕、氣孔及傷口處侵入。紅頸天牛、桑白蚧等危害枝幹造成的傷口、凍害、日灼傷及機械損傷、修剪造成的傷口等都是侵入部位。晚秋和冬季開始侵染,早春形成潰瘍組織。樹體在夏季時對潰瘍的產生有抑制作用。大多數的致病細菌在夏季死亡或隨潰瘍組織脫落。被侵染的枝幹在夏秋季有流膠現象,可能與蘋果腐爛病菌的再侵染有關,需進一步證實。

5、防治技術:

該病的防治主要側重於越冬階段和細菌散佈、侵染兩個階段。

(1)園址的選擇:不宜選擇酸性土和沙土地建大櫻桃園,這兩類土容易造成樹體營養失蘅,減弱樹勢;不宜選擇積澇和乾旱缺水的地塊建園;不宜選種過櫻桃或距離野生櫻桃屬植物近的地點建園。

甜櫻桃流膠病的確切病因與有效防治措施

特寫“拿破崙”櫻桃葡萄

(2)品種和砧木的選擇:不同品種對該病的敏感性不同,依次為那翁, Emperor Francis,Gold,Nelson, Ulster,Sam,Vega。另外砧木的選擇也影響接穗的敏感性。在目前廣泛使用的砧木中,F12/1和 MxM 系列是基於觀察到它們在田間有抗細菌性潰瘍病而選出的。Gisela 6、Gisela7、Gisela 10經測驗與F12/1有同等的抗性。

(3)果園管理:一些闊葉類雜草可能是病菌的窩藏地,因此注意清除這類雜草。整形修剪過程中注意加大分枝基角,往往看到因分枝基角過小造成劈裂,病菌侵染後發生流膠的現象。另外秋末冬初進行樹幹塗白,預防冬季凍害的發生。

(4)藥劑防治:由於該病屬細菌性病原,因此有效的防治藥劑為銅製劑和農用鏈黴素。在秋季落葉和早春休眠期噴銅製劑和農用鏈黴素3~4遍以減少和避免初次侵染。二者均作為保護劑使用。銅製劑的殘效期更長。另外石硫合劑作為剷除劑對真菌和細菌均有效,在休眠期對地面和樹體進行全面覆蓋不但可殺死各種病菌還可殺死害蟲,效果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