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15页的“幼升小”简历轰动了上海家长群!

一份15页的“幼升小”简历轰动了上海家长群!

这两天上海的各大家长群都被一份15页的简历给炸锅了,这份简历不是应聘什么外企高端职位而是人家一个5岁小孩“幼升小”的简历。看了那份简历可以说让不少家长们都叹为观止,一个5岁的小孩居然读了那么多书,关键人家都还是英文的,我们不禁要问5岁小孩中文的都不太明白居然人家已经开始看英语的。关键一点人家父母都是复旦毕业生,当然是复旦本科,夜大,成人大学还是MBA研究生都为未可知了。但是就一点,这对父母在孩子身上的确是用心了。那么对于大多数家长,要不要也去学样呢?

星哥要是让大家放任自流,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估计会引来不少的口诛笔伐,毕竟人家的孩子在参加早教,有的已经小小年纪获了不少奖牌而你要是放任自流,那么不好意思,这孩子未来大概率就没多大出息。虽然70后,80后的家长都明白这未来孩子成才与否和学习的关系并不很大,但是就是这样一种大家参加补习班的氛围逼的大家不得不鸡血。而这样的鸡血也未必能够培养一个健全成功的小孩,当然估计那些培训机构和教育产业相关的老板开心的快笑不动了。尤其是周末,上海各大商圈生意最好的除了吃饭就是各类少儿补习班了。

当然我们再来分析那份简历,据说孩子的妈妈是某国际咨询工资的总监,爸爸是某外资车企的高级工程师,果不然,这种简历风格也只有这种外资企业能做出来。但是熟悉外资企业的朋友都明白,现在的外企已经大不如前和企业员工的素质下降和浮华不无关系。那个15页简历活脱脱就是一个咨询案例分享,如果真正的内行人会发现没有多少实际内容。很多时候一页纸能够说的清楚的,咨询工资往往喜欢用十多页来阐述。当然这样可以显得专业化,毕竟有些外企咨询案例是以内容字数多少来收费的。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真是很难相信就算读了那么多书,他能够理解的又有多少呢?

英国的知名纪录片《人生七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跟踪拍摄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最后惊人的发现原来一个人要突破阶层是很困难的,中产的孩子大概率还是中产而穷人家的孩子要突破阶层唯有依靠教育。或许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上海这么多白领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了。道理很简单那些从苦日子过上所谓中产阶级的外企白领家庭还是非常渴望自己有一个不错的未来和发展,那么以他们的生活认知或许只有在教育上鸡血才能够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传承。但是这样的鸡血最后失去的往往是孩子的快乐童年,毕竟并不是每一个小孩都是读书的料,或许她的爱好在体育,在文娱了。对于15页5岁孩子的简历,我们除了感叹,或许也有一点对于这种鸡血氛围的无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