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忘了一个人,结果15年后篡位称帝

唐末以来,一向是“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的确,自五代以来,在所有的朝代政治局面变换之中,兵权往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手握兵权的大将,纷纷建国称帝,这才造成了五代十国这一乱世局面。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对此更是深有体会,因为他就是通过陈桥兵变继而夺取政权。所以,宋代推行“强干弱枝”政策,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就是赵匡胤为了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而采取的措施。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忘了一个人,结果15年后篡位称帝

在烽火乱世中,只要手上握有兵权,便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在那个时候,赵匡胤就生活在乱世之中,后来,周世宗柴荣很看好他,所以很快他的手上就握有军权,当柴荣死后,赵匡胤又发动兵变,因为当时后周是孤儿寡母,没有能力去安定朝局,所以赵匡胤很容易就夺取后周天下。由于他的这个位置得到的太容易了,所以反而他很害怕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并且有一点不信任他们,当他统一天下之后,就把跟他出生入死的几个兄弟叫到一起宴请他们,并且用言语恐吓他们,所以他的几个兄弟就主动衣锦还乡安享晚年去了。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忘了一个人,结果15年后篡位称帝

这下赵匡胤彻底解决了外姓将军手握兵权的问题。但是,赵匡胤却漏掉了一位,那就是跟自己征战沙场的弟弟赵光义,其当时的兵权不但没有解除,反而加强了。赵光义被封为殿前都虞候,泰宁军节度使,后来还做了开封府尹,掌管首都卫戍。而且赵光义那也是一起拼杀起来的猛将,尤其威猛,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后来,赵匡胤还封了赵光义为晋王,从这也可以看到,赵匡胤对外姓将军的不信任。但是对自己的弟弟却是信任到了极点,这直接埋下了隐患。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忘了一个人,结果15年后篡位称帝

在赵匡胤当了15年皇帝之后,他已经走到了自己的人生尽头,在赵匡胤50岁的时候,身体情况慢慢开始下滑,所以就召赵光义进宫商讨传位一事。相传当时是在夜晚,兄弟二人坐在桌前喝酒,赵匡胤将身边的人全部支走,问弟弟传位的意见,当时外面的人只听到里面有争吵,还有兵器舞动的声音,但是由于赵匡胤的命令,谁也不敢进去。最后赵光义走了出来,第二天赵匡胤就驾崩了,而遗诏上写着继位人赵光义,虽说只是猜测,但是根据很多史料考证,赵光义篡位的目的已经成为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封建王朝的残酷。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忘了一个人,结果15年后篡位称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