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长达八年耗资无数,为何还能创造出康熙盛世

三藩之乱,是清朝三个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发起的反清事件,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害怕手握重权吴三桂造反而作出撤藩的重大决定。这个决定直接激怒了吴三桂,吴三桂认为这是康熙皇帝不相信汉人故意撤藩,吴三桂暗中联系耿精忠打算起兵造反并于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四川官员纷纷投降。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长达八年耗资无数,为何还能创造出康熙盛世

吴三桂致书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旧将吏,并移会台湾郑经,邀约响应。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等随吴三桂反。可在1676年。以王辅臣败降平凉为转机,形势向有利于清军发展。随后,因郑经部争据福建漳、泉、兴、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敌,仓促撤兵请降。尚之信也相继投降,这时吴三桂走到了穷途末路,1679年称帝之后,不久就病死了,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清军趁机发动进攻,叛军士气全无被打的一蹶不振。

1681年冬,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对清朝来说此次的三藩之乱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国库已经所剩无几,所以清廷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没收藩产入官充当军饷。此次的武力撤藩,不仅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还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百万民众流离失所。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长达八年耗资无数,为何还能创造出康熙盛世

可是平三藩消耗了如此大的国力为什么还能创造出后面的康熙盛世呢?原来通过这次的平定三藩,不仅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一次国家大分裂,更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时中央集权制力量得到加强,提高了抗御外敌的能力。

虽然在经济上消耗巨大可是彻底消除了藩镇制,使三藩割据之害的人民解放,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更有利于边疆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清廷注重行政和财政经济的调整改革。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长达八年耗资无数,为何还能创造出康熙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